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96篇
  免费   10853篇
  国内免费   6303篇
耳鼻咽喉   782篇
儿科学   1647篇
妇产科学   800篇
基础医学   8201篇
口腔科学   1990篇
临床医学   12163篇
内科学   11452篇
皮肤病学   985篇
神经病学   3944篇
特种医学   4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9282篇
综合类   22873篇
现状与发展   2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9167篇
眼科学   2180篇
药学   11375篇
  112篇
中国医学   8337篇
肿瘤学   6441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374篇
  2022年   3216篇
  2021年   4756篇
  2020年   3930篇
  2019年   2789篇
  2018年   2926篇
  2017年   3215篇
  2016年   2831篇
  2015年   4384篇
  2014年   5552篇
  2013年   6268篇
  2012年   8876篇
  2011年   9138篇
  2010年   7404篇
  2009年   6313篇
  2008年   6822篇
  2007年   6558篇
  2006年   6025篇
  2005年   4898篇
  2004年   3871篇
  2003年   3431篇
  2002年   2699篇
  2001年   2250篇
  2000年   1678篇
  1999年   1074篇
  1998年   549篇
  1997年   602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4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给予丙泊酚2.5mg/kg术前麻醉,对照组给予地西泮0.3~0.5mg/kg术前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不良反应少,效果好,操作时间短,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对比分析食管癌病例组与对照组血缘亲属食管癌患病风险,并了解食管癌家族中危险亲属人群患病的新线索.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食管癌病例组及对照组各720例进行逐层分析,以比较两组各血缘亲属父系、母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OR)的大小及差异.结果 (1)病例组Ⅰ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34%~2.24%)显著高于对照组(0.78%~1.21%)(P<0.01);Ⅰ级亲属中病例组父母亲食管癌患病危险度为6.11%,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亲食管癌患病危险度2.97%(P<0O01).(2)以血缘亲属中父系和母系亲属逐层分析可见,病例组父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87%~1.01%)与母系患病危险度(0.50%~0.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父系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53%~0.65%)与母系患病危险度(0.38%~0.47%)(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病例组父系中男性亲属与母系中女性亲属,即父系中祖父、父亲、叔伯食管癌患病危险度为2.68%与母系中外祖母、母亲、姨的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父系中男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1.50%与母系中女性亲属食管癌患病危险度0.92%(P<0.01).结论 山西省食管癌患者血缘亲属发病危险主要是父亲及其兄弟、母亲及其姐妹,其下代患食管癌风险要大.  相似文献   
133.
张义  齐涛  陈光 《中国骨伤》2007,20(4):278-278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由于高能伤所导致创伤骨科中骨折粉碎程度愈来愈重,甚至使骨骼失去完整形态,尤其在股骨干部位,治疗极其困难,开放复位损伤大且达不到满意的固定,疗效不佳。我们最大限度地使用外固定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样适用于肱骨和胫骨骨折。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平均31.3岁。左侧5例,右侧7例。其中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1例。闭合伤10例,开放伤2例。骨折均为粉碎性,无软组织及血管神经损伤。2治疗方法患者麻醉后仰卧于骨科牵引手术床上,注意使患肢靠外,消毒铺巾后,保持下肢中立位轻度…  相似文献   
134.
135.
ED是男科的常见病之一,其一线治疗方法是口服药物。阿扑吗啡(APO)作为中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其舌下含片几乎对不同程度的ED患者都有效,且起效快、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特别是对于接受硝酸盐治疗而禁用西地那非的患者。现对其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及疗效、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6.
真皮-脂肪颗粒混合液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将真皮颗粒和脂肪颗粒混合制成真皮-脂肪颗粒混合液,用2mm脂肪抽吸针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8例,17例1次填充成功,仅1例因缺损面积过大而补充填充1次,全部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外形明显改善。结论真皮-脂肪颗粒混合移植修复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手术简单易行,术后吸收少,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观察稀土永磁夹板对家兔骨折愈合质量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家兔50只,建立双前肢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左侧用稀土永磁夹板固定,作为实验侧;右侧用内镶铅片小夹板固定,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1、2、3、4、6周摄双前肢X线片后取材,进行HE及BMP-2、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结果X线片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比较,实验侧愈合明显快于对照侧。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侧在1、2、3、4周VEGF的表达均比对照侧强,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侧在2、3、4周BMP-2的表达均比对照侧强,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磁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加强BMP-2、VEGF的表达。自制稀土永磁夹板对实验性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难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积极、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例病程分别为5年和7年,狼疮肾Ⅲ级和Ⅳ级,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和浆膜炎的患儿进行CD34+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首先经惠尔血动员、CS-3000血细胞分离机获取单个核细胞,通过CliniMACS CD34+细胞分选仪分别得到了1.7×106/kg及1.0×106/kg CD34+细胞,采集物中分别尚存2×105/kg和1×104/kg的CD3+细胞.用CTX 50 mg/kg·d×4 d+ATG(Fresennius S 5 mg/kg·d×3 d)预处理.结果两患者分别于+9 d和+7 d获粒细胞重建,自+15 d起血小板维持于正常水平.现已分别随访13月和6月,原发病症状完全消失,自身免疫相关抗体全部转阴,但细胞免疫功能仍未恢复,CD4细胞仍处于低水平.结论CD34+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型红斑狼疮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9.
全血黏度的参考值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项研究根据年龄、性别的不同,分析和描述血液流变学检测值的分布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1999~2003年我院排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和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体检者,男性1578名,年龄22~88岁;女性547名,年龄20~87岁。血液流变学检测所用仪器是北京中勤世帝公司生产的R80血液黏度仪。取空腹静脉血,肝素抗凝,恒温37℃下分别测量全血黏度。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年龄因素对切变率的显著性;采用Kolmogorov Smirnov D统计量检验各变量的正态性;并各个年龄组利用正态分布给出各切变率95%的可信区间(CI)。  相似文献   
140.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最严重的临床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感染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AMI患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探讨AMI与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