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8篇
  免费   2696篇
  国内免费   1406篇
耳鼻咽喉   192篇
儿科学   425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1391篇
口腔科学   355篇
临床医学   2778篇
内科学   2192篇
皮肤病学   190篇
神经病学   556篇
特种医学   862篇
外科学   1916篇
综合类   7176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941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2721篇
  42篇
中国医学   2733篇
肿瘤学   1211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805篇
  2021年   1001篇
  2020年   909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969篇
  2014年   1349篇
  2013年   1599篇
  2012年   2381篇
  2011年   2383篇
  2010年   2136篇
  2009年   1950篇
  2008年   1920篇
  2007年   1887篇
  2006年   1663篇
  2005年   1234篇
  2004年   865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2 84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我国现存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年龄结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9月~ 2 0 0 3年 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12 840例 ,实施手术 3 15 62次。从病人初次手术年龄、手术部位、下肢瘫痪情况、步态及手术类别进行统计归类。结果 :首次手术年龄 2 5岁以下者 1172 1例 ,占同期病例总数的 91 2 9% ,其中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 15 2 8% ,膝部占 3 0 19% ,踝足占 48 73 % ,下肢均衡术占5 14 % ,上肢手术占 0 5 %。结论 :现存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70 %以上年龄 <3 5岁 ,5 0 %以上的农村患者既往未实施过正确的矫形手术治疗。对中国遗留的百万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 ,仍是骨科界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82.
目的:提高对小儿早期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儿早期睾丸卵黄囊瘤的病例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前行阴囊B超示睾丸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7例可见睾丸内积液改变;甲胎蛋白(AFP)值均明显升高。12例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术前、术后均未行化疗,9例随诊5年未见复发,2002年就诊的3例目前未见复发症状。结论:小儿早期睾丸卵黄囊瘤可根据相关检查结果,结合病理检查确诊。治疗方法为行根治性睾丸切除,可不作化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3.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部分上皮性肿瘤中存在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EGFR的高表达与细胞恶变、肿瘤的增殖、转移和肿瘤血管形成等相关.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具有特异、广谱、高效的特点.现综述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程序的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秦焱  胡美浩 《免疫学杂志》2004,20(5):393-396
目的 将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的晚期表达蛋白E7上的抗原24肽(从第38位氨基酸到第61位氨基6病毒感染防治酸)与人免疫球蛋白G的重链恒定区融合表达,并以此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可能为HPV-1提供免疫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HPV-16 E7(38-61)24肽的DNA片段和人免疫球蛋白G的重链恒定区DNA片段,并构建到pEV21a表达载体上,转化入E.coli中表达,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的方法对表达结果进行鉴定。结果 构建的表达载体HPV16E7e/hIgGHCCR-pET21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显示序列正确;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的鉴定,重组融合蛋白Mr约40000,表达量可占菌体蛋白的20%左右。结论 成功构建HPV16-E7的抗原多肽片段和人免疫球蛋白G的重链恒定区的融合蛋白,并可在E.coli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85.
CpG ODN增强乙肝疫苗在老年小鼠中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pG ODN对老年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方法:选用老年C57BL/6小鼠,将乙肝疫苗和10μg、20μg CpG ODN同时或单独肌注到小鼠体内,两周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再过3周后摘除眼球取血,用EILSA方法检测抗HBs16;抗体和IL-12;无菌取脾脏作HE染色,观察脾脏淋巴细胞变化。结果:10μg和20μg CpG ODN与疫苗同时注射组产生的抗体绝对量分别是单独注射疫苗组的3倍和4倍;产生的IL-12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且20μg比10μCpG组产生的IL-12水平更高。光镜下各组的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如下:正常老年鼠组脾脏淋巴细胞较正常青年鼠组明显稀少;老年鼠 10μgCpG组脾脏淋巴细胞较正常老年鼠组有了明显增加,且细胞核也明显增大;20μgCpG组增加的更加明显。结论:CpG ODN能增强乙肝疫苗在老年小鼠中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腰麻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8例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43例)、对照组(185例),均取L_(1-2)棘突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对照组常规用药,试验组另取L_(3-4)棘突间隙行腰麻,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术中探查牵拉子宫时病人的反应,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良好率、肌松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骶神经阻滞情况试验组完全阻滞,而对照组出现骶神经阻滞不全,首次剂量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牵拉子宫后各组病人血压、心率均较牵拉前下降,且与牵拉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麻辅助硬膜外麻醉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有一定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7.
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茶氨酸予处理组和茶氨酸治疗组。麻醉后分离血管,采用基底动脉、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予处理组在缺血前应用茶氨酸,治疗组在缺血后应用茶氨酸,缺血组不作特殊药物处理。各组分别在规定时间点即缺血前、再灌注后30min、1h、2h采血测定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取脑组织活检观察超微结构,处死动物测定脑含水量。结果茶氨酸予处理组和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较脑缺血组有显著的改善,提示茶氨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实验还显示茶氨酸予处理组在再灌注30min时NSE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提示用茶氨酸予处理后可能使缺血后脑损害的发生延迟,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结论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加强眶隔及重叠缝合眼轮匝肌在睑袋修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应用加强眶隔及重叠缝合眼轮匝肌缘的方法治疗睑袋。方法:38例睑袋患者,应用加强眶隔及重叠缝合眼轮匝肌缘的手术方法去除睑袋,术后随访六个月。结果:术后27例得到1~6个月的随访,1例术后右眼外视时有牵扯感,2个月后消失。1例术后下睑皮下触及缝线结节,3个月后消失。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加强眶隔及重叠缝合眼轮匝肌缘的方法治疗睑袋,术后效果佳。  相似文献   
89.
Objective To invest the efficient method which can culture and induce embryonic stem cells to neurocyte in vitro. Methods Isolate the blastula of 3.5 d from BALB/c species mouse. Culture the cells from inner cell mass (inner cell mass, ICM) which were isolated by mechanical method on the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e cell (MEF) feeder layer or 0.1% gelatin coated dishes. The stem cells were identified by characterized morphology, 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 differential potency in vivo and immunochemistry stain. The isolated cells were differentiated by serial induction method that mimicking the intrinsic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he neural system. Results The isolated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alkaline phosphatatse and SSEA-1 (stage 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 1). Moreover they were identified pluripotent by differentiation in vivo. Therefore the isolated cells presented the characters of ESCs. Then the isolated cells were able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cytes in vitro. Conclusion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isolation,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患者或家庭成员使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小面积烧伤的疗效,探讨非专业科室或非医务人员使用MEBO治疗小面积烧烫伤的经验及家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不同深度,不同部位的小面积烧烫伤,医务人员进行首次清创换药后均改由患者或家庭成员涂药治疗,保证每6小时涂药1次,适时清除创面药物及分泌物。结果:本组23例中,15例热水、热液烫伤,2例火焰烧伤,3例电击伤,3例摩托车热排气管烧伤,深度为Ⅱ度-Ⅲ度,面积1%-8%TBSA不等,全部治愈。结论:患者或家庭成员使用MEBO治疗小面积烧烫伤,疗效可靠,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