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6篇
  免费   3201篇
  国内免费   1924篇
耳鼻咽喉   202篇
儿科学   379篇
妇产科学   246篇
基础医学   2458篇
口腔科学   538篇
临床医学   3883篇
内科学   3069篇
皮肤病学   298篇
神经病学   1090篇
特种医学   1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632篇
综合类   7905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004篇
眼科学   367篇
药学   3519篇
  60篇
中国医学   2774篇
肿瘤学   1820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477篇
  2022年   1142篇
  2021年   1500篇
  2020年   1337篇
  2019年   761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982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1336篇
  2014年   1774篇
  2013年   1789篇
  2012年   2640篇
  2011年   2867篇
  2010年   2355篇
  2009年   2031篇
  2008年   2123篇
  2007年   2134篇
  2006年   1898篇
  2005年   1549篇
  2004年   1084篇
  2003年   921篇
  2002年   750篇
  2001年   636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对103例手术治疗的胸椎OLF患者中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发生硬脊膜损伤,发生率为29.13%;22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21.36%,其中21例患者经以俯卧位为主的综合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伤口全层裂开,二次手术后痊愈。结论: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是胸椎OLF手术易发生的并发症;俯卧位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案,但患者较痛苦,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2.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系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42例胆道梗阻患者进行MRCP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或 /和其它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结果 ①本组MRCP定位诊断率为 10 0 % ,定性准确率为 83 % ;②扩张的胆道表现为枯枝状 2 3例、软藤状 15例、腊肠样 4例 ;③梗阻端呈倒杯口状 6例、截断状 5例、杵状 17例、鸟嘴状 9例、鼠尾状 5例。结论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 ,结合MRI及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诊断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是一种安全快捷、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能为胆道梗阻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
15种生药提取物抑制痤疮致病菌的活性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 15种生药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抑制痤疮致病菌活性进行敏感性测试。方法 :采用最大浓度抑菌试验和最低抑菌浓度 (MIC)比较其抑菌效果。结果 :丁香生药挥发油对痤疮致病菌痤疮短棒菌苗 (P .acne)、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 (S .epidermidis)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厚朴、艾叶油、金银花、蒲公英等有中等程度的抑菌作用。结论 :丁香酚的抑菌效果在所试药物中最好。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生物衍生骨与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 MSCs)复合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血管化过程,了解其修复长段管状负重骨缺损的血管化情况. 方法制备生物衍生骨作为支架材料,培养、诱导MSCs作为种子细胞,二者在体外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20只山羊双侧胫骨中段制备成20 mm长的骨-骨膜缺损模型,采取自身左右侧对照,实验侧(右侧)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对照侧(左侧)植入单纯支架材料,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后2、4、6及8周用墨汁灌注透明标本及血管面积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血管化过程,组织学观察血管形成及成骨情况. 结果术后2、4周,实验侧血管形成较对照侧少(P<0.05);术后8周,两侧均完全血管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于术后6、8周新骨形成逐渐增加,材料降解吸收较对照组快;对照侧术后8周材料孔隙内仍无明显新骨形成. 结论生物衍生骨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能够较快发生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成骨能力较单纯支架材料强.  相似文献   
95.
输尿管硬镜处理复杂肾结石残余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复杂肾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输尿管硬镜在术中从肾实质切口,术后从肾造接口取肾内残余结石。结果:5例手术中取石,4例取净;11例手术后取石,其中3例一次取石,5例二次取石,3例三次取石,7例取净。结论:复杂肾结石术中、术后配合输尿管硬镜取石可有效处理残余结石。  相似文献   
96.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电生理检测在外周神经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例17条外周神经分三组行术中电生理检测,指导术中决策和判断预后,并与术前肌电图结果或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对比。结果臂丛损伤组9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与核磁共振对检查完全根性损伤的检出率,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对臂丛损伤的大体定位,术前结合体格检查、肌电图及核磁共振结果的诊断与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完全吻合。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组5条神经,3条术前肌电图结果与术中检测完全相符,2条不符。神经肿物组3条神经,在摘除神经瘤体后,术中电生理检测提示1例好转,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受损改变,术后随访与术中电生理检测的提示相符。在本组所有17条神经中,共有5条神经因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而改变了手术方案。结论 外周神经术中电生理检测的准确性优于术前的肌电图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具有准确、简便、实时等特点,可直接指导术中手术方案的选择;对神经肿块等原因引起的神经压迫损害,术中电生理检测可评价手术疗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调查D4S1647、D6S241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蒙古族、藏族群体中的遗传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308份血及唾液标本应用PCR技术,扩增产物用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显色分析。结果 两位点各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每一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群体间无显著差异;通过对10个汉族家系的遗传模式分析,证实了两位点等位基因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 D4S1647、D6S241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蒙古族,藏族群体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运用新建雷公藤多甙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探讨保肝解毒胶囊对该模型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效果和机理。方法:连续5d给小鼠灌服保肝解毒胶囊制剂,而后以雷公藤多甙片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匀浆中过氧化物(LPO)含量,并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保肝解毒胶囊可以对抗肝损伤,其疗效和剂量有关;保肝解毒胶囊保护肝细胞的机理与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结论:保肝解毒胶囊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不同剂量环孢素A对肾移植病人精液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剂量环孢素A(CsA)对肾移植病人精液主要参数和精子形态学的影响。 方法 :对 18例应用不同治疗剂量CsA的肾移植病人的精液进行主要参数和精子形态学分析 ,并与 12例正常男性精液进行比较。 结果 :CsA剂量在 1.5~ 3.0mg·Kg-1·d-1及 3.1~ 5 .5mg·Kg-1·d-1时 ,病人精液的主要参数与正常男性精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病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与正常男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不同治疗剂量的CsA对肾移植病人的精液主要参数无明显影响 ,但对精子形态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热应激条件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进一步从DNA损伤后P5 3mRNA、P2 1mRNA表达改变角度探讨增殖调控的机理。方法 以建立的血管内皮细胞热应激 (4 3℃ ,2小时 )为实验模型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热应激后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 4的细胞周期变化 ,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观察热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DNA的损伤 ,RT PCR检测P5 3mRNA、P2 1mRNA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热应激可使血管内皮细胞DNA产生显著损伤 (P <0 .0 5 ) ,继而P5 3mRNA表达增高 ,并促进P2 1mRNA的上调表达 ,最终使细胞产生G1期阻滞。结论 热应激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DNA ,并通过P5 3、P2 1通路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