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05篇
  免费   3251篇
  国内免费   1900篇
耳鼻咽喉   301篇
儿科学   488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1799篇
口腔科学   592篇
临床医学   4133篇
内科学   2520篇
皮肤病学   327篇
神经病学   584篇
特种医学   1386篇
外科学   3176篇
综合类   9531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3666篇
眼科学   407篇
药学   3955篇
  57篇
中国医学   3452篇
肿瘤学   1290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1051篇
  2021年   1305篇
  2020年   1182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661篇
  2017年   931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1236篇
  2014年   1756篇
  2013年   2225篇
  2012年   3071篇
  2011年   3237篇
  2010年   2858篇
  2009年   2621篇
  2008年   2630篇
  2007年   2659篇
  2006年   2319篇
  2005年   1753篇
  2004年   1289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751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S波段高功率微波(HPM)辐射后乳鼠心肌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平均功率密度为5~30mW/cm^2的S波段HPM模拟源辐射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辐射后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率、[Ca^2+]。及细胞膜形态。结果10—30mW/cm^2的S波段HPM辐射后6h,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率增加(P〈0.05或P〈0.01),且随辐射剂量增大,坏死细胞增多;30mW/cm^2 HPM辐射后即刻[Ca^2+]i升高(P〈0.01),细胞膜发生穿孔。结论10—30mW/cm^2的S波段HPM辐射可造成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Ca^2+];升高以及细胞膜穿孔,是S波段HPM辐射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CD26/DPPⅣ、半乳糖凝集素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其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了114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D26/DPPⅣ及半乳糖凝集素3的表达。结果CD26/DPPⅣ及半乳糖凝集素3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在甲状腺腺瘤及滤泡癌中少有表达,在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相对于甲状腺腺瘤而言,CD26/DPPⅣ诊断乳头状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分别为86.8%、97.2%、90.4%、98.3%.79.5%及0.80,半乳糖凝集素3分别为97.1%、91.7%、95.2%、95.7%、94.3%及0.89。结论CD26/DPPⅣ及半乳糖凝集素3均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较为可靠的标志物,可以辅助常规的病理检查进行乳头状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它们在甲状腺滤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综合评分法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对10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分>100以上者67例,诊断符合率为62.62%;80~99分者19例,60~79分者14例,40~59分者7例,39分以下者0例。结论综合评分法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C)对肝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 (I R)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 IPC对 P 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2 4只雄性肝硬化 SD大鼠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假手术组 (SO组 ) ,缺血再灌注组 (I R组 ) ,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组织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 (AMP)并计算能荷 (EC)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 DH) ,记录肝脏胆汁分泌量 ,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 (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 P 选择素蛋白表达 ,并计算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数和丙二醛含量 (TBA法 )。结果 :再灌注12 0分钟后 ,IPC组 ATP含量和 EC水平明显高于 I R组 ,AL T、AST、L DH释放受到明显抑制 (P均 <0 .0 0 1) ,肝组织胆汁分泌量明显多于 I R组 (P<0 .0 1) ,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数受到抑制 (P<0 .0 5 ) ,丙二醛产生明显减少 (P<0 .0 0 1)。与 I R组比较 ,IPC组肝细胞 P选择素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 (P<0 .0 5 )。结论 :缺血预处理通过抑制肝组织 P选择素的表达 ,减少中性粒细胞黏附浸润 ,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5.
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波  彭志红  姜军 《重庆医学》2003,32(11):1510-15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GIL-MAL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0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胃肠道MAL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7例患者平均年龄57.2岁,男女比例2.1:1。以腹痛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为胃32例,小肠4例,回盲部及盲肠5例,大肠6例。内窥镜下息内型15例,溃疡型25例,弥漫型7例。除1例为T细胞淋巴瘤,其余均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 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居多,临床误诊率较高。内窥镜下多次多点活检、深凿活检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6.
医科院校师生对考试现状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科院校的考试主要是学科考试。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对目前的学科考试模式评价均不高,存在的最主要弊端是考试方法单一,考试管理不够科学、严谨,考风不好;认为作弊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己学习不努力、社会风气影响以及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因此,要搞好考试改革,提高考试质量,必须着重从改革考试方法、加强考试管理的改革与研究、整顿考风、制定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加强能力考核、实施教考分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总结和分析神经内镜术后发热反应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病人按手术方式分为5组:外侧裂蛛网膜囊肿造瘘组(SAC)、脑室内蛛网膜囊肿切除组(VAC)、透明膈造瘘组(SPF)、第三脑室底造瘘组(ETV)、脉络丛烧灼术组(CPC),分别总结各组病人的术后发热反应特点。结果术后发热反应以CPC组最重。术后达到最高体温的时间所有病人均不超过术后第3天。ETv组术后最高体温可出现在手术后当El的数小时内.而非ETv组病人无此现象。结论电凝烧灼、坏死组织残留、下丘脑刺激、脑脊液循环能力等多种因素.使神经内镜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反应。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延髓内脏带(MVZ)与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之间是否存在往返渗透压投射通路。方法通过给予大鼠饮用3%氯化钠的方法制作高渗刺激模型,并用WGA-HRP逆行追踪、抗Fos、抗酪氨酸羟化酶(TH)或加压素(VP)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四重标记方法,观察MVZ、PVN和SON中WGA-HRP、Fos、TH、VP和GFAP阳性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高渗刺激后MVZ、PVN和SON内Fos阳性细胞明显增多;GFAP阳性结构也明显增多,其分布与Fos阳性细胞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胞体肥大、突起粗长。星形胶质细胞(AST)紧密包绕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神经元-AST复合体(N-ASC)。结论神经元和AST以N-ASC的形式共同参与渗透压调节反应,体内存在MVZ和SON或PVN之间往返的渗透压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139.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预后因素,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68例ACST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χ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影响ACST的预后因素有年龄、入院时休克与否、是否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而既往有无胆管炎发作史与预后无明显相关。结论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时采取手术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自限感染和慢性感染与粘病毒抵抗基因-1(MxA)启动子的-88位点G/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抗-HBs和抗-HBc阳性的HBV自限感染者和340例慢性感染者的外周全血,提出基因组DNA;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为基础的方法进行MxA-88G/T基因分型;采用单因素Odds ratio和x^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xA-88G/G基因型(低表达型)检出率为50.2%(221/440),T/T基因型(高表达型)检出率为5.5%(24/440),G/T杂合型检出率为44.3%(195/440)。与慢性感染患者相比,自限感染患者携带较低的G/G基因型(41.0%与52.9%,P〈0.05)、G等位基因(62.5%与75.3%,P〈0.01)和较高的T/T基因型(16.0%与2.4%,P〈0.01)、T等位基因(37.5%与24.7%,P〈0.01),而两者之间的G/T杂合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xA-88G/T基因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HBV感染的自然转归,有望成为临床上HBV感染转归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