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7篇
  免费   964篇
  国内免费   593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697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1128篇
内科学   860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171篇
特种医学   348篇
外科学   1147篇
综合类   2437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179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1318篇
  11篇
中国医学   1215篇
肿瘤学   380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957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992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对比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分别为(42.2±6.7)min、(3.2±0.5)d、(3.4±0.7)cm,均短于对照组的(60.1±4.7)min、(5.9±1.9)d、(5.7±1.3)cm,术中出血量(8.1±2.3)ml少于对照组的(36.2±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安全性及美观度更高,相比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无手术禁忌的患者来说,可首选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应用内窥镜技术进行双平面隆乳术在解剖型假体隆乳手术中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施隆乳手术的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隆乳手术,实验组运用内窥镜进行双平面隆乳。结果: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的相关标准。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患者对隆乳效果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美学效果明显,乳房形态优美,具有更好的手感、动感,未出现包膜挛缩、血肿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内窥镜微创技术时,实现由腋窝切口完成双平面隆乳手术,手术切口隐蔽,且全程均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且患者恢复较快,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乳房形态更加自然,与传统隆乳手术相比,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1~71岁,体重50~77kg,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患者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PCIA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和48h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IL-6及IL-10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尿潴留、低氧血症(SpO290%)、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追加哌替啶例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CNA组术后6、12hIL-6和术后6、12、24h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6h时PCIA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VAS评分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恶心、嗜睡、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TKA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手术是UTUC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超过50%患者术后局部或远处复发。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对UTUC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UTUC术后辅助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后42 d来院复查中有轻、中度尿失禁产妇76例,采用法国杉山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3次,每次20~30 min,10~15次为1个疗程;同时结合kegel盆底肌锻炼,疗程结束后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问卷调查及尿垫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76例患者中有45例轻度尿失禁患者完全治愈(占59.2%);31例中度尿失禁患者中治愈21例(占27.6%),有10例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占13.2%)。结论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治疗和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致痫性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MR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分析FCD的发病特点,探讨最佳MR扫描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40个病灶)FCD患者的MR表现及扫描方法.根据Palmini病理分型,将FCD的病理结果分为FCD Ⅰ型及FCDⅡ型.观察各型病灶在脑内分布及合并海马硬化的比例,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FCD各型在脑内分布的差异性.将轴面FSE T2WI、SE 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定义为常规扫描,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增加斜冠状面FSE T2WI及FLAIR定义为优化扫描.患者均进行常规扫描和优化扫描,评价FCD主要征象在各扫描方位、序列的显示情况,应用McNemar检验比较2种扫描方法对不同部位FCD及海马硬化显示的差异性.结果 36例(40个病灶)FCD患者中,病变位于颞叶29个(72.5%),额叶9个(22.5%),顶叶2个(5.0%).FCD Ⅰ型27例(29个病灶),颞叶病灶25个;FCDⅡ型10例(11个病灶),颞叶病灶4个,2种类型在病灶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合并海马硬化者共14例,其中,FCD Ⅰ型13例,FCDⅡ型1例.优化扫描对于颞叶FCD、海马硬化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颞叶FCD的阳性率从44.8% (13/29)提高到65.5% (19/29),合并海马硬化FCD的阳性率从42.9%( 6/14)提高到85.7%(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颞叶FCD x2=4.167,P=0.031;海马硬化x2=4.167,P=0.031),对额叶FCD病灶的显示2种扫描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04,P=1.000).结论 FCD好发于颞叶,其次是额叶,FCDⅠ型好发于颞叶,且更容易合并海马硬化.垂直于海马长轴的全颞叶优化扫描是针对FCD发病特点的优化扫描序列组合,有助于病灶的显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数据管理方案,用于卫勤部门管理下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方法:按照数据服务层、应用服务层、表现层的逻辑功能设计总体方案,利用关系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卫勤资源数据的存储、转换和关联.结果:该系统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和卫勤专题信息的导入、导出、维护、汇总、查询分析等功能.结论:该系统为提高卫勤保障能力和卫勤管理效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latelet-derived membrane microparticles,PM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释放出PM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P的释放量,确定制备PMP时凝血酶的最佳应用浓度。以体外培养HUVEC为载体,通过噻唑蓝(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不同浓度的PMP对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2、1.5、1.0和0.5U/ml凝血酶激活血小板后PMP的释放率分别为28.7、47.7、50.1和43.9%;HUVEC的增殖与PMP呈剂量依赖关系。在培养液中添加40μg/mlPMP时,HUVEC增殖是空白对照组的1.8±0.3倍;10μl/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的HUVEC增殖是空白对照组的1.9±0.5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MP能抑制HUVEC的凋亡,40μg/mlPMP组的细胞凋亡率为(3.9±0.4)%,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9.4±0.5)%(p〈0.05)。VEGF(10μl/ml)对HUVEC细胞的凋亡无明显抑制作用,其凋亡率为(8.0±0.8)%。结论:用1U/ml的凝血酶刺激血小板释放的PMP较为均一,且释放量最大,可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体表电刺激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应和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腹子宫切除术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于硬膜外麻醉后切皮前、术后4、8h,体表电刺激仪各刺激30min,术后行PCEA;B组:单纯行术后PCEA;C组(对照组):不用PCEA。术后随访镇痛效果、镇痛药用量、血清皮质醇含量、焦虑情绪和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A组镇痛药用量少于B组(P<0.01),术后皮质醇浓度下降幅度大于B组。A组术后48h内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复合应用体表电刺激,可增强镇痛效应,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