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4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357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583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910篇
内科学   760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67篇
特种医学   2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31篇
综合类   1600篇
预防医学   614篇
眼科学   157篇
药学   878篇
  20篇
中国医学   651篇
肿瘤学   45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单侧上斜肌麻痹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124例单侧上斜肌麻痹患者,据Knapp上斜肌麻痹手术方案,结合眼球运动及眼球旋转情况选择术式。垂直斜视角在5△~20△之间行单纯上斜肌折叠或单纯下斜肌后徙术;垂直斜视角>25△者,除上、下斜肌手术外,若麻痹眼为主眼,则同时选择对侧下直肌后徙术;若非麻痹眼为主眼,则同时选择同侧上直肌后徙术。若伴水平斜视,据常规手术量设计,同时予以矫正。结果垂直斜视治愈109例占87.90%,头消失107例占86.29%。其中单纯上斜肌折叠和单纯下斜肌后徙的垂直斜视治愈率分别为84.21%和92.31%,无统计学意义(x2=1.03,p>0.25);头位消失率分别为84.21和86.54%,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75)。结论合理选择术式是矫正单侧上斜肌麻痹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期间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具有干眼症症状患者280例28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人工泪液种类的不同,分为四组:(1)对照组:术后连续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术眼1wk,3次/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术眼1wk,3次/d;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mo,4次/d.(2)聚丙烯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丙烯酸点术眼1mo,4次/d;(3)聚乙二醇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聚乙二醇点术眼1mo,4次/d;(4)玻璃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连续使用玻璃酸钠点术眼1mo,4次/d.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1、2、3wk及1mo时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干眼症状评分、角膜染色评分等.结果:(1)BUT:四组患者治疗后BU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BU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术后2wk的BU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Ⅰt:四组患者治疗后SⅠt均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的SⅠ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玻璃酸钠组治疗后SⅠt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眼症状评分:四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聚丙烯酸组、聚乙二醇组及玻璃酸钠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组治疗后3wk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角膜染色评分:治疗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wk各组角膜染色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wk,1mo玻璃酸钠组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后干眼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含有玻璃酸钠成份的泪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3.
目的獉獉:探索反复吗啡暴露后短期戒断时,大麻素信号对大鼠伏核中等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獉獉: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组和对照组,并分别按10 mg.kg-1.d-1的剂量腹部皮下注射吗啡和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在药物戒断后的d3分别制备伏核脑片,在全细胞膜片钳模式下分别记录两组大鼠伏核中等有棘神经元所接受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观察两组电流的频率和幅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两者对大麻素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性的异同。结果獉獉:(1)在戒断3 d后,吗啡组和对照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分别为23.40±s 3.9 pA,21.60±s 4.1 pA,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频率分别是1.62±s0.47 Hz,1.46±s 0.51 Hz,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灌流大麻素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后,吗啡组和对照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分别为基线水平的75.1±s 7.6(%)和93.7±s 8.4(%),两组差异显著(P<0.05);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64.6±s 6.3(%)和89.8±s 9.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獉獉:大鼠反复吗啡暴露后短期戒断时,伏核大麻素CB1受体功能发生变化,表现为其对吗啡组伏核中等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优选胃痛宁合剂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其含量,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试验L9(3^4)筛选胃痛宁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胃痛宁合剂的最佳水提工艺为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为胃痛宁合剂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建立龙生蛭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双波长线性扫描 :λS=5 30 nm ,λR=6 90nm ;狭缝宽度 :0 .4 m m× 5 .0 mm ;灵敏度 :中 ;展开剂 :氯仿 -甲醇 -水 (6 5∶ 35∶ 10 ) 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结果 :黄芪甲苷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0 .80~ 4 .80μg;回归方程 Y=2 80 .6 7X +6 7.71,r=0 .9990 ;平均回收率 98.12 (n=5 ) ,RSD=2 .4 6 %。结论 方法简便 ,准确、易行 ,可作为龙生蛭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7.
薛防震  陈立军  褚武 《新中医》2022,54(2):83-85
目的:观察苁蓉益肾颗粒辅助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四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2组均给予复位手术及(或)高分子石膏外固定治疗,4周后拆除石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锻炼及口服维生素D滴剂、牡蛎碳酸钙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苁蓉益肾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研制开发刺五加复合果醋.方法 以刺五加、五味子、苹果为原材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酿造复合果醋.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与感官评价实验获得色泽、口感最佳的复合果醋.结果 正交实验确定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28℃,初始糖度20%,酵母接种量0.6%,初始pH为3.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醋酸菌接种量0.0...  相似文献   
70.
背景 抑郁症和失眠症常共病存在,两者存在一些共同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受相同的多效性基因调控。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一般采用单性状研究,在解释基因多效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狭窄性。目的 识别与失眠症和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检验抑郁症和失眠症是否存在共同的遗传因素。方法 抑郁症GWAS数据来自精神疾病遗传学联盟(PGC),共包含246 363例抑郁症患者和561 190例正常对照。失眠症GWAS数据来自睡眠障碍知识门户,共包含1 331 010例受试者。采用条件错误发现率(cFDR)和联合的条件错误发现率(ccFDR)方法筛选与抑郁症和失眠症相关的遗传位点,采用通路富集分析检验这些位点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抑郁症和失眠症存在显著的多效性富集现象。利用cFDR方法,以cFDR<0.01作为显著性阈值,鉴定出21个易感位点与抑郁症相关(其中17个是新识别的),38个易感位点与失眠症相关(其中28个是新识别的)。以ccFDR<0.05为显著性阈值,识别出16个多效性位点与抑郁症和失眠症均相关,其中15个是本研究新识别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抑郁症和失眠症均关联的易感位点富集于突触传递相关通路,如突触后密度(GO:0014069,P=4.91E-04,FDR=4.84E-03)、不对称突触(GO:0032279,P=5.09E-0,FDR=4.84E-03)、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受体水平的调节(GO:0099072,P=5.11E-04,FDR=1.69E-02)。结论 失眠症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多效性富集现象,其共病机制与突触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