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99篇 |
免费 | 1080篇 |
国内免费 | 4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篇 |
儿科学 | 246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628篇 |
口腔科学 | 186篇 |
临床医学 | 1448篇 |
内科学 | 861篇 |
皮肤病学 | 107篇 |
神经病学 | 167篇 |
特种医学 | 218篇 |
外科学 | 633篇 |
综合类 | 2840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395篇 |
眼科学 | 117篇 |
药学 | 1405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1143篇 |
肿瘤学 | 4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325篇 |
2020年 | 342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90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191篇 |
2015年 | 436篇 |
2014年 | 540篇 |
2013年 | 689篇 |
2012年 | 1131篇 |
2011年 | 1176篇 |
2010年 | 1024篇 |
2009年 | 896篇 |
2008年 | 958篇 |
2007年 | 820篇 |
2006年 | 732篇 |
2005年 | 518篇 |
2004年 | 341篇 |
2003年 | 221篇 |
2002年 | 138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采用速度编码相位对比MRI( VE-PC MRI)技术研究正常人小腿肌肉在体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24名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 40岁)和老年组(60~78岁).所有受试者平卧于MR仓内,进行周期性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应用VE-PC MRI技术,采集左小腿胫骨前肌(TA)、腓肠肌内侧头(MG)和比目鱼肌(SOL)的运动图像,1个屈伸运动周期包括20个时相.通过软件分析小腿肌肉的收缩速度,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小腿肌肉在体收缩速度的差异.结果 在踝关节进行周期性屈伸运动时,背伸阶段(1 ~10时相),2组受试者TA均表现为向心收缩;跖屈阶段(11 ~ 20时相),2组受试者MG及SOL均表现为向心收缩.在背伸阶段中的第3~6时相,青年组TA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 37.66、-53.00、- 60.66、-56.00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30.33、-42.49、-53.00、-48.67 mm/s),在跖屈阶段中的第13 ~ 15时相,青年组MG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47.66、-60.00、- 66.33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25.17、-37.99、-50.98 mm/s),跖屈阶段中的第12 ~ 14时相,青年组SOL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 27.21、- 40.10、-49.13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 20.66、-29.61、-37.16 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踝关节周期性屈伸运动时,老年组TA、MG及SOL收缩功能下降.VE-PC MRI技术可以反映小腿肌在体活动的生物力学特点,为肌肉功能在体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以期对家庭访视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且按随机数字表法和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建立随访档案,其中对照组采取出院常规指导、接受电话询问、定期复诊,观察组采取家庭访视,同时对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和肾病综合征复发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合理饮食、按时复诊、定期检查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庭访视能显著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遵医行为,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仙人掌对实验性高血脂小鼠血清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3月龄的40只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以猪油造成的高脂模型对照组、仙人掌干粉实验组、仙人掌浸出液实验组。15天后小鼠断头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出动脉硬化指数(AI)。结果与高脂对照组比较,仙人掌干粉组和仙人掌浸出液组小鼠的血清TC、TG含量和AI均极显著的降低(P<0.01),并且HDL-C含量也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饲喂仙人掌能够显著降低实验小鼠血清TC、TG含量及AI水平,明显升高HDL-C含量。仙人掌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天然保健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及早期预测方法。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5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病例和同期无PPHN的相对健康儿50例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感染性肺炎(OR=43.665)、新生儿窒息(OR=33.682)、先天性心脏病(OR=30.548)、性别(OR=18.337)、宫内窘迫(OR=17.727)、混合性酸中毒(OR=7.975)、出生体重(OR=1.002)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测回归模型P=1/1+Exp∑(-13.511+2.909X1+3.777X2+3.517X3+2.875X4+3.419X5+2.076X6)的适配度的Chi-square检验结果为86.807,提示P0.01,模型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对高危患儿应尽早采取措施,减少患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34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和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KB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常规药敏试验,选取34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并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其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PER,VEB。结果:34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0.5%~100%,PCR检测出TEM为44.1%,SHV为11.8%,VEB为5.9%,PER为0%。结论: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以TEM为主。 相似文献
16.
莫丽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25-27
目的 调查缺铁性贫血(IDA)患儿智能发育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儿科门诊诊治的118例IDA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盖塞尔发展量表(GDS)评估智能发育水平,将智能发育正常的患儿纳入正常组(n=85),将智能发育异常的患儿纳入异常组(n=33),分析IDA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上述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观察组给予CNP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5.1±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1±3.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0级占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疼痛Ⅲ级占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可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复方薏荷茶对C57BL/6J肥胖小鼠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薏荷茶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空白组给予标准饲料,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饲养6周。6周后给药组每日分别灌胃复方薏荷茶40,20 mg/kg。第11周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第12周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取肝脏组织分别用HE和油红O染色,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脏组织中GLUT4蛋白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脂肪组织中PI3K,Akt和GLUT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复方薏荷茶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降低肥胖小鼠的体质量,提高对葡萄糖的耐受量,降低血清中的TC、TG、LDL-C水平,改善肝脏组织病变,提高脂肪组织中PI3K,Akt,GLUT4和肝脏组织中GLUT4蛋白的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薏荷茶具有改善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可减轻肝脏组织中的脂肪堆积,从PI3K-Akt-GLUT4通路上调节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