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41篇
  免费   4857篇
  国内免费   3493篇
耳鼻咽喉   542篇
儿科学   673篇
妇产科学   470篇
基础医学   5537篇
口腔科学   900篇
临床医学   6597篇
内科学   6766篇
皮肤病学   497篇
神经病学   2692篇
特种医学   18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4610篇
综合类   9568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3713篇
眼科学   1372篇
药学   5139篇
  45篇
中国医学   3073篇
肿瘤学   3799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924篇
  2022年   2257篇
  2021年   2668篇
  2020年   2084篇
  2019年   1733篇
  2018年   1790篇
  2017年   1740篇
  2016年   1513篇
  2015年   2405篇
  2014年   2834篇
  2013年   2637篇
  2012年   3962篇
  2011年   4084篇
  2010年   2655篇
  2009年   2124篇
  2008年   2568篇
  2007年   2573篇
  2006年   2507篇
  2005年   2460篇
  2004年   1532篇
  2003年   1386篇
  2002年   1247篇
  2001年   1039篇
  2000年   1006篇
  1999年   1089篇
  1998年   687篇
  1997年   728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195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9篇
  196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出血性蛇毒能专一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凋亡,研究人员已从中分离出5种VEC凋亡诱导成份,其中2种为L—aa氧化酶类,3种属于金属蛋白酶/解整联蛋白家族。研究证实前者可通过氧化VEC细胞膜上的L—leu产生H2O2而诱导其凋亡,后者则通过干扰膜整联蛋白与其配体的结合而使VEC凋亡。在由蛇毒诱导的VEC凋亡过程中,p53和bcl-2基因表达增加,且bcl-2的mRNA被剪辑成2条。已证实锚定依赖性信号分子αvβ3和磷脂信号分子PC-PLC参与该过程的信号转导。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有望从蛇毒中纯化出或人工构建出专一地诱导肿瘤血管细胞凋亡的成分。本文总结了出血性蛇毒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2.
PFT-α对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p53抑制剂(p-fifty three inhibitor—alpha,PFT-α)对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PFT-α对热化疗损伤结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顺铂联合温热处理原代培养结肠七皮细胞30min,对比加入不同浓度PFT-α后,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结肠上皮细胞Cyclin B1和Cdc2(Tyr15)表达。结果不同浓度PFT-α作用于热化疗处理的结肠上皮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在运用PFT-α后,结肠上皮细胞的G2/M延长,CyclinB1和Cde2(Tyr15)蛋白表达随PFT—α的剂量升高而逐渐增强。结论PFT-α可能通过促进CyclinB1蛋白表达,Cde2(Tyr15)磷酸化水平升高,降低CyclinB1/Cde2活性,细胞停滞于G2/M期,减轻热化疗对结肠上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方法 对我院 2002 年 5 月~2004 年 7 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胃癌 11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 例胃癌中,手术切除 101 例(91 .82%),其中根治性切除91例,姑息性切除10 例;远侧胃切除 78 例(77 .23%),近侧胃切除 7 例(6 .93%),全胃切除16例(15 .84%);行消化道重建的 104 例中,手法吻合 13 例(12 5%),单吻合器67例(66. 42%),双吻合器 24 例(23. 08%)。术后病理早期癌 9 例(8. 18%),进展期胃癌共 101 例(91 .82%)。术前肠外营养支持5~7天14例(12. 73%),术后行肠道营养86 例(85 15%),肠外营养90例(89 .11%)。手术死亡1例(0 .9%),12例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9. 09%)。结论 胃癌患者早期诊断仍困难,但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较以前明显升高,吻合器使用明显增加,有助于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需长时间营养支持时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容易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04.
黄芪、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崑  毛炜  庞嶷 《中医研究》2005,18(4):9-11
目的:观察黄芪和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黄芪药物血清,雷公藤多甙药物血清,并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梯度,观察药物血清对正常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采用细胞ELISA法测定IL-6含量.结果:黄芪、雷公藤多甙各不同剂量组均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L-6,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殖,其中尤以雷公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黄芪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黄芪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这一作用与雷公藤类似.这可能是黄芪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5.
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负荷肾病大鼠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负荷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方法 摘除SD大鼠右肾,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建立蛋白负荷肾病模型后分成模型组和去甲斑蝥素组;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尿蛋白定量(24 h)。第5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作病理学检查。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重/体重、各时间点尿蛋白定量(24 h)、肾小球硬化指数、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积分均显著升高(P均 < 0.01), 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降低(P < 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区有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融合;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沉积于系膜区(3+~4+)。去甲斑蝥素干预后,肾病大鼠除Alb升高(P < 0.01)外,上述其余指标均显著降低(P < 0.05或0.01);系膜区有散在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灶状融合;IgG和C3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减弱。各组间Scr、BUN、ALT及血常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去甲斑蝥素能显著降低蛋白负荷肾病大鼠尿蛋白,减轻其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且无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DCE—MRI)表现的形态学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与病理学反应性的关系。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乳腺DCE—MR检查及手术治疗。应用AW4.2图像工作站观察残余肿瘤强化的形态和TIC类型(共3型)。由病理科医师对乳腺癌化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反应性进行评估,分为1~5级,5级为病理完全缓解,4级和5级为组织学显著反应。分析病理反应性级别与DCE—MRI残余强化的TIC类型、形态的关系,统计方法采用精确概率法。结果45例中病理反应性5级7例,4级16例,3级16例,1和2级共6例。20例I型曲线中组织学显著反应者占70.0%(14/20),而6例Ⅲ型曲线均为组织学反应不显著者。TIC类型在不同的病理反应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学显著反应且有残余强化者共18例,其中非肿块性强化11例。残余强化的肿块(非肿块)形态表现在不同病理反应性分级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DCE—MRI的形态及血液动力学表现特点与化疗后病理反应性相关。非肿块性强化和I型TIC与组织学显著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7.
骨髓输液在PICU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骨髓输液在PICU的适应证、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PICU危重症建立静脉通道困难患儿 30例 ,采用 7号骨穿针或 7~ 9号头皮针于胫骨粗隆下 1~ 2cm穿刺、固定 ,接入医嘱液体 ,记录穿刺所需时间、入液速度及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等。结果  2 8例 1次成功 ,2例用头皮针者有堵塞 ,换针后重新穿刺成功 ,穿刺、固定到接入液体平均时间 (30± 10 )s。速率 :一般压力 (8± 3)ml (kg体重·h) ,加压下 (17± 6 )ml (kg体重·h) ,所有病例均达到了医嘱要求。骨髓输液持续时间 3~ 2 2h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骨髓输液在PICU危重症抢救中可迅速建立液体通道 ,争取抢救时间。头皮针比骨髓穿刺针易于固定 ,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利用医院局域网对医院感染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采用Windows98平台,应用Access建立数据库,进行感染监控。[结果]局域网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医院感染监控及时、准确。[结论]利用医院局域网对医院感染可进行实时性监控,减轻了医护人员和专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9.
余甘子是一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类SOD活性物质和其他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衰老等保健作用。作者提出了余甘予保健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流程及配方,并采用改良的Marklund方法测定了类SOD的活力,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肾脏自分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结扎胆总管(BDL)制备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 ,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鼠仅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 5、1 0及 1 5d ,两组各取 1 0只大鼠检测其肾脏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CPAH)、菊粉清除率 (CIN)和钠排泄分数 (FENa+) ,并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 (EX)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肾动、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 5d仅FENa+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术后 1 0d起 ,CPAH、CIN及FENa+呈进行性下降 ,术后 1 5dFENa+已较对照组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②实验组术后血浆EX水平呈进行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③实验组术后肾动脉血浆ET 1水平呈持续性降低 ,而肾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呈持续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④血浆EX水平与肾组织ET 1含量呈正相关 (r =0 .762 4 ,P<0 .0 1 ) ,肾组织ET 1含量与CPAH和CIN呈负相关 (r=- 0 .883 2 ,P<0 .0 1 ;r =- 0 .945 2 ,P<0 .0 1 )、与FENa+呈正相关 (r=0 .873 4 ,P<0 .0 1 )。结论 内毒素血症及其诱导的肾内ET分泌增加在阻塞性黄疸所致大鼠肾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