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81篇
  免费   3192篇
  国内免费   1675篇
耳鼻咽喉   252篇
儿科学   655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1900篇
口腔科学   742篇
临床医学   3920篇
内科学   2602篇
皮肤病学   365篇
神经病学   715篇
特种医学   1131篇
外科学   2748篇
综合类   8725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3992篇
眼科学   266篇
药学   3923篇
  34篇
中国医学   3203篇
肿瘤学   143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966篇
  2021年   1154篇
  2020年   1034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938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1266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986篇
  2012年   3048篇
  2011年   3055篇
  2010年   2855篇
  2009年   2612篇
  2008年   2710篇
  2007年   2575篇
  2006年   2336篇
  2005年   1763篇
  2004年   1248篇
  2003年   966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目的:探讨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模型,分别应用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观察皮瓣成活面积及组织改变。结果:术后7天时皮瓣成活面积分别为:假性实验组为100%;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8.3±19.6)%;实验组为(85.63±22.05)%。组织学观察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组织肿胀、大部分皮肤组织坏死;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使用实验组则炎症症状明显减轻、坏死组织减少,基本与假性实验组近似。结论: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成活面积。  相似文献   
142.
外伤性颅骨缺损钛网修补3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对38例外伤后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三维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条件允许下宜尽早进行,术中几点技巧的应用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异搏定区域动脉灌注在阻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5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静脉治疗组及动脉灌注组。入院后,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静脉治疗组行合理液体治疗,静脉注射异搏定;动脉灌注组液体补充同时采用持续动脉灌注异搏定1~2周。测定治疗后1、4及7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黏附分子-1(I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结果治疗后4、7d,血清TNF-α和P-selectin水平动脉灌注组较静脉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IL-1β水平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治疗组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ICAM-1水平动脉灌注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持续区域动脉灌注异搏定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黏附分子P-selectin和ICAM-1的上调,阻止急性胰腺炎重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4.
目的研究蟾酥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S180和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小鼠 S180和人结肠癌 HT-29裸鼠两种荷瘤小鼠模型,观察药物对上述肿瘤的抑瘤作用,并镜下观察后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荷瘤阴性对照组比较,蟾酥注射液各剂量组对小鼠 S180抑瘤率( IR)为 19.1%~38.2%(P<0.05),呈量效关系;而对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的 IR为 9.5%~15.8%(P>0.05),也呈量效关系,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环磷酰胺则能显著抑制小鼠 S180和 HT-29细胞裸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 IR分别为70.7%和 67.1%, P<0.01),镜检可见其有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未发现实验药物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该实验所用的蟾酥注射液,对小鼠 S180有抑制作用,而对人结肠癌 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则作用不明显,表明不同类型的肿瘤对其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45.
吴向武  潘宏武 《中国骨伤》2007,20(6):406-407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效果欠佳,术后可出现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并发髋内翻畸形等.自2003年7月-2005年12月,采用DHS加TSP(股骨大粗隆稳定钢板),对32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部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6.
重组型Caspase3对U251胶质瘤细胞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由野生型人Caspase3大小亚基颠倒构建的重组型Caspase3促U251胶质瘤细胞的调亡活性。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技术,使Caspase3基因大小亚基颠倒构建,并将重组基因克隆入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转染人U251胶质瘤细胞。利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结果成功地获得了重组型反向Caspase3基因。经限制酶酶切分析鉴定释放330及550bp片段,PCR法鉴定反向重组成功;构建了重组型Caspase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U251胶质瘤细胞后,重组型Caspase3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电镜显示细胞呈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可见细胞凋亡峰。结论重组型Caspase3可促进U251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7.
海南省黎族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干预提高黎族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降低黎族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方法:采用集中授课、播发VCD等方式进行干预,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干预对象进行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均有不同程序的提高,最高提高22.90个百分点,最低提高6.50个百分点,平均提高15.46个百分点;艾兹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和医生,分别占58.00%和22.00%。结论:在黎族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且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8.
单侧唇裂继发畸形整复术的术式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术式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效果.方法 手术切几线与口鼻轮廓线相一致,片使鼻翼外侧脚整体旋转复位,重建鼻槛及鼻底,通过鼻腔的V-Y黏软骨瓣使鼻翼软骨上推,矫正鼻畸形.结果 自2000年以来,应用此方法对69例单侧唇裂继发唇、鼻畸形患者进行了修复,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术后瘢痕线不明显.结论 轮廓线切口以及鼻翼软骨上推复位的方法符合唇、鼻的解剖特征,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9.
13例舌血管瘤的电化学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舌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13例。治疗电压5—8V,电流50—80mA,参考治疗电量50—80C/cm^3瘤体。治疗中观察瘤体变化,瘤体固缩变硬时治疗结束。结果: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0.5a以上。13例中完全治愈6例、部分治愈6例,有效率92、3%。结论: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是目前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易于为患者接受,是治疗舌血管瘤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0.
足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足跖骨缺损重建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足骨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多跖骨缺损对足弓的影响,同时,对临床采用带血管自体骨重建后足的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在足骼骨三维模型上模拟出胫侧组、腓侧组跖骨正常和缺损不同情况,以有限元法计算足弓应力和位移的改变;并结合临床评价采用自体骨重建后足位移及应力恢复数据和结果。结果多跖骨缺损后,其有限元模型显示:足弓应力和位移发生明显改变,对足功能影响较大,髂骨重建后,足弓及足支撑点恢复,有限元模拟结果及临床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通过足骨有限元模型分析,我们认为:前足损伤致足多跖骨缺损临床上应予重建修复,恢复足的三点支撑和足弓。采用带血管游离自体骨加皮瓣组合移植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