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26篇 |
免费 | 892篇 |
国内免费 | 1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47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123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322篇 |
内科学 | 194篇 |
皮肤病学 | 54篇 |
神经病学 | 54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215篇 |
综合类 | 934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358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62篇 |
18篇 | |
中国医学 | 820篇 |
肿瘤学 | 1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83篇 |
2023年 | 278篇 |
2022年 | 559篇 |
2021年 | 588篇 |
2020年 | 491篇 |
2019年 | 254篇 |
2018年 | 257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172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究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AASI)联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TRAF6)、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PCSK9)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 CWI)病人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至 2021年 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 96例急性 CWI病人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 8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TRAF6、 PCSK9水平及 AASI进行检测;根据研究组病人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和预后不良组( 29例)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 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 AASI与血清 TRAF6、PCSK9对急性 CWI病人预后评估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结果研究组血清 TRAF6(1.48±0.34)μg/L、PCSK9(97.25±14.25)μg/L水平及 AASI(0.56±0.15)高于对照组( 0.87±0.19) μg/L、(82.78±9.17)μg/L、(0.36±0.11)(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空腹血糖、狭窄程度及血管斑块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 TRAF6(1.77±0.37)μg/L、PCSK9(104.82±17.93)μg/L水平及 AASI(0.62±0.12)高于预后良好组( 1.35±0.21)μg/L、(93.97±12.65)μg/L、0.53±0.09(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NIHSS评分、狭窄程度、血管斑块性质、 AASI、血清 TRAF6、PCSK9水平是急性 CWI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 P<0.05)。 AASI联合血清 TRAF6、PCSK9预测急性 CWI病人预后的 AUC是 0.92,灵敏度为 93.10%,特异度为 76.12%,Youden指数为 0.69,优于 AASI、TRAF6、PCSK9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 CWI病人血清 TRAF6、PCSK9水平显著升高,联合 AASI对病人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的合理干预和改善病人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泻肺利水中药心康方 (葶苈子、杏仁、茯苓、黄芪、陈皮、三棱) 调控受磷蛋白 (PLN) 磷酸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48 只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诺欣妥组 (25 mg•kg-1)及心康方低、中、高剂量组 (0.455、0.91、1.82 g•kg-1) ,每组 8 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力衰竭小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按照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每天 1 次,持续 4 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短轴缩短率 (LVFS)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HE 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qRT-PCR 法检测心脏组织中 BNP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Jess 法检测心脏组织中 PLN、p-Thr17-PLN、p-Ser16-PLN、肌浆网钙 ATP 酶 2a (SERCA2a)、蛋白激酶 A (PKA)、p-PKA、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计算SERCA2a/PLN 蛋白表达比值;定磷法检测心脏组织中 SERCA2a 的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 LVEF、LVFS 显著降低 (P<0.01),LVEDD、LVESD 显著升高 (P<0.01);HE 染色显示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心脏组织中 BNP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1);心脏组织中 p-Thr17-PLN、p-Ser16-PLN、p-PKA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p-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SERCA2a/PLN 蛋白表达比值及 SERCA2a 活性显著降低 (P<0.01)。与模型组比较,心康方中、高剂量组小鼠的 LVEF、LVFS 显著升高 (P<0.01),LVEDD、LVESD 显著降低 (P<0.01);HE 染色显示心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心脏组织中 BNP mRNA 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P<0.01);心脏组织中 p-Thr17-PLN、p-Ser16-PLN、p-PKA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1),p-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5),SERCA2a/PLN 蛋白表达比值及 SERCA2a 活性显著升高 (P<0.01)。结论 心康方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小鼠的心功能,可能与其提高心脏组织受磷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析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 (miR-145) 、P53抗体在龙贝逍遥散治疗乳腺癌效果及预后评估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个性化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龙贝逍遥散治疗,疗程为3个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血清miR-145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血清P53抗体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iR-145、P53抗体表达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析血清miR-145、P53抗体与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血清miR-145、P53抗体在观察组预后不良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1)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miR-145检测值均呈上升趋势 (P<0.05) ,P53抗体检测值均呈下降趋势 (P<0.05) ,且观察组的血清miR-145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53抗体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观察组预后良好组的血清miR-145检测值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血清P53抗体检测值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45高表达是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53抗体高表达是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P<0.05) 。 (4) 血清miR-145、P53抗体联合预测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下面积 (AUC) 最大 (0.877,95%CI:0.769~0.985) ,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9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血清miR-145在乳腺癌预后不良中呈低表达,血清P53抗体在乳腺癌预后不良中呈高表达;龙贝逍遥散在乳腺癌患者中可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升血清miR-145表达水平、降低血清P53抗体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4.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肠道Treg/Th17细胞的平衡,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混悬液2mL(1×106/mL),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组、化疗组及中药+化疗组,每组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连续3d腹腔注射顺铂溶液液(0.1mg/d),荷瘤组连续3d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NaCl溶液。从第1天起中药+化疗组予以健脾固肠方0.6mL/d灌胃,荷瘤组和化疗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18只小鼠于干预21d后取材,测定3组肺癌小鼠体质量、种植瘤的瘤质量、肺转移灶个数;高通量测序法测试小鼠肠道菌群;RT-PCR实验分析小鼠小肠淋巴组织Th17和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化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化疗组抑瘤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化疗组的肺转移抑制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shanno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免疫指标FoxP3、RORγ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固肠方可能通过增加肺癌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Th17/Treg细胞平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改善机体免疫,进而抑制肺癌小鼠肺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95.
邹本良;李敏;范铁兵;王永炎;边永君;陈素平;陈扬;陈盈盈;丛晓东;董国菊;郭敬;胡力捷;黄璐琦;蒋建新;冷路兴;李斌;李东旭;李浩;李静;吕诚;吕文良;齐文升;苗青;石嘉恒;史华新;王冰;王刚;王健;王微;谢晓磊;缐永悦;徐春艳;徐明;闫蓓;杨金亮;杨志旭;张丽;周振琪;朱浩宁 《中医杂志》2020,61(15):1289-1293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非常关键,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就容易发展为危重型,甚至死亡。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机复杂,涉及毒、湿、寒、热、燥、瘀、虚多个因素。我们在分析疾病发展规律和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选定解毒化湿、清热平喘为核心治法,拟定化湿败毒方适时辨证施治,同时联合中药注射剂,发挥中医扶正祛邪和多靶点治疗的特点,有效缓解病情,最终达到治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6.
97.
吕明圣;张沂;张迪;金译涵;王雅惠;李金桐;张亚楠;贾海女;宋洁;晏军 《中医杂志》2019,60(19):1697-1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包括慢性气道炎症、氧化应激、黏液高分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气道重塑等。归属于\"肺胀\"\"喘证\"等中医肺系疾病范畴,其发病多与痰、瘀、虚有关。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中医药体现出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治疗特点,在干预COPD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中医药临床研究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或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基础研究难以形成临床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8.
霍炳杰;常靓;吕雅蕾;刘亚娴 《中医杂志》2017,58(2):147-150
目的研究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及最佳煎煮时间。方法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银翘散3、6、12分钟组及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以15LD50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感染,每只0.05ml。银翘散3、6、12分钟组在感染当天灌胃给予相应的银翘散煎煮液(分别煎煮3、6、12分钟),每天1次,每次0.5ml,给药7天;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27.5mg/(kg·d);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0.2ml/10g蒸馏水。比较各组小鼠第3、7天时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及脾指数,并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相对病毒载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第3天、第7天时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载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第3天时阳性对照组和银翘散3、6分钟组肺指数均明显降低,第7天时阳性对照组和银翘散各组小鼠肺指数、病毒载量明显降低(P<0.05)。各组小鼠第3天和第7天脾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和第7天,银翘散3分钟组肺指数抑制率、病毒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最为接近。结论银翘散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煎煮时间以36分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
周娇娇;彭迎春;吕璐丹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7):887-892
目的了解北京郊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医患信任现状,基于家庭医生角度厘清影响医患信任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的10个远郊区中分层抽取4个有代表性的区H、M、D、G作为研究现场,按家庭医生人数及岗位构成比例抽取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科医生、护士、防保人员共计202人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医患之间系统信任与人际信任程度,签约前后医患关系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医患信任的相关因素等。结果从家庭医生的视角来看,目前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比较信任和完全信任的有139人(68.8%);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可度较高和很高的有42人(20.8%)。家庭医生的履约行为、尊重和沟通程度会影响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系统信任,家庭医生的岗位及其在诊疗过程中所遵循的伦理准则及行为均对医患之间的人际信任产生影响。结论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意愿较强,但相应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京郊居民的信任模式仍以人际信任为主,系统信任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需关注签约居民的伦理诉求,建立医患互信的良善环境。 相似文献
100.
在介绍姑息照护人员组成架构与各成员职责分配,以及姑息照护对喉癌患者入院期间的生命质量照顾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从发热、疼痛、喉部伤口及皮肤、下呼吸道感染、语言障碍、睡眠/觉醒障碍等喉癌患者住院期的症状进行评估并给予对应治疗方式,用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进而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而对于进入生命终末期的患者,姑息照护的角色主要是临终关怀。同时,阐述了姑息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主要从心理社会评估、情绪评估及管理、社会系统评估及支持、临终教育评估及关怀、姑息照护临终关怀等方面进行,并介绍了姑息照护的伦理基础与认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