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篇
  免费   111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59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396篇
内科学   253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1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9篇
  20篇
中国医学   1045篇
肿瘤学   195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692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结核抗体检测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12日就诊于北京老年医院的961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组;包括36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通过细菌学诊断确诊)和59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通过临床进行诊断)]和非结核病的1046例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同时使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及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生产的结核抗体金标试剂(分别为TB-DOT、ASSURE TB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结核抗体;961例结核病组中的574例及1046例对照组中的664例患者同时使用T-SPOT.TB试剂盒和2种结核抗体金标试剂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采用3种实验室技术进行检测或联合检测(包括串联与并联),对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B-DOT和ASSURE TB检测结核病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86%(508/961)、74.95%(784/1046)和45.99%(442/961)、76.00%(795/1046)。TB-DOT 和ASSURE TB对菌阳和菌阴肺结核患者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64.84%(236/364)、62.09%(226/364)和45.56%(272/597)、36.18%(216/597);菌阳肺结核患者TB-DOT和ASSURE TB检测的敏感度均高于菌阴肺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0.99、33.69,P值均<0.05)。结核病组和对照组患者在2种结核抗体金标试剂和T-SPOT.TB试剂盒的串联联合检测中,敏感度为24.04%(138/574),但特异度达到89.91%(597/664);并联联合检测中,特异度为21.23%(141/664),但敏感度达到89.55%(514/574)。结核病组和对照组在ASSURE TB、TB-DOT和T-SPOT.TB 3种检测方法中,均为阳性和均为阴性两种谱型的构成比分别为24.04%(138/574)、10.09%(67/664)和10.45%(60/574)、21.23%(141/6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3.37和26.32,P值均<0.05)。 结论 两种结核抗体与T-SPOT.TB行串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特异度,并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检测敏感度;串联联合检测时,3种检测方法结果均为阳性和均为阴性两种谱型在临床上对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异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74例(NTM肺病组)和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结核组)的HRCT表现,比较两组病变分布及HRCT表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CT分型比较,NTM肺病组结节-支气管扩张型(51.4%,38/74)多于肺结核组(14.0%,14/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8.316, P=0.000);肺结核组结节-肿块型(21.0%,21/100)多于NTM肺病组(8.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392,P=0.020)。肺结核组病变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82.0%,82/100)明显多于NTM肺病组(59.5%,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817,P=0.001); NTM肺病组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16.2%,12/74)较肺结核组(5.0%,5/100)患者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69,P=0.014)。比较HRCT表现,肺结核组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61.0%,61/100)较NTM肺病组(93.2%,69/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3.403,P=0.000);且NTM肺病组支气管扩张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中叶和(或)舌叶者(39.1%,27/69)多于肺结核组(13.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138,P=0.001);而肺结核组分布优势部位位于上叶者(70.5%,43/61)多于NTM肺病组(39.1%,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813,P=0.000);肺结核组实变影(86.0%,86/100)较NTM肺病组(67.6%,50/7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465,P=0.004)。NTM肺病组空洞位于肺周边邻近胸膜增厚者(95.1%,39/41)较肺结核组(61.8%,42/68)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909,P=0.000)。NTM肺病组中结节<1cm者(88.5%,54/61)较肺结核组(54.9%,50/9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9.059,P=0.000);肺结核组中多种大小不等的结节混合存在者(31.9%,29/91)较NTM肺病组(8.2%,5/61)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784,P=0.001)。肺结核组并发胸腔积液(34.0%,34/100)较NTM肺病组(20.3%,15/74)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63, P=0.047)。 结论 NTM肺病和肺结核HRCT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及相异性。CT分型、支气管扩张的分布及优势部位、实变的发生率、结节的大小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3.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是一种重症结核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影像学诊断报告也常常滞后,早期诊断困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血液病,早期临床症状和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一般不具有特异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常导致病情互相掩盖,易漏诊、误诊。笔者报道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以“头晕、乏力3个月,发热2个月” 收治入院的1例患者,初步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全血细胞严重减少,早期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肺部病变及血液系统表现均一度好转,但后期在肺部病变进一步好转的同时,血液系统异常却再次加重,最终经多次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并发MDS。笔者希望通过对诊治过程的分析讨论,提高临床医生对两病并存的诊断认识,分享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尘肺并发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96例尘肺并发肺结核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对并发结核病变的发生部位、范围、形态、类型及并发其他脏器结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96例患者中,尘肺Ⅰ期1例,Ⅱ期23例,Ⅲ期72例。受累范围:多肺叶90例(93.8%)。发生部位:尖后段93例(96.9%),前段48例(50.0%),中叶或(和)舌段49例(51.0%),背段68例(70.8%),基底段53例(55.2%)。病变形态:斑片状影85例(88.5%),大片状影48例(50.0%),空洞64例(66.7%)[其中多发空洞占67.2%(43/64)],树芽征56例(58.3%),胸腔积液36例(37.5%),胸膜增厚72例(75.0%),纵隔淋巴结肿大85例(88.5%),纵隔淋巴结钙化58例(60.4%)。Ⅱ期尘肺患者薄壁空洞发生率为47.8%(11/23),高于Ⅲ期尘肺患者[15.3%(11/72)](χ 2=10.378,P<0.05)。Ⅲ期尘肺患者大片状影、树芽征、厚壁空洞、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9.7%(43/72)、69.4%(50/72)、56.9%(41/72)、83.3%(60/72)、93.1%(67/72)、69.4%(50/72),高于Ⅱ期尘肺患者[分别为21.7%(5/23)、26.1%(6/23)、8.7%(2/23)、52.2%(12/23)、78.3%(18/23)、34.8%(8/23)](χ 2值分别为10.061、13.541、14.489、9.224、4.051、8.808,P值均<0.05)。 结论 尘肺不同分期患者并发肺结核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以浸润灶为主,常伴有多发空洞、树芽征、胸腔积液、肺外结核等。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综合状况,为提高老年女性生活质量以及围绝经期盆底预防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北京医院接受常规妇科体检的45~60岁女性,共123例,以绝经状态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CIQ)、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盆腔脏器脱垂量化分期(POP-Q),以及盆底肌电检测综合评价受试者盆底功能状况。结果①绝经后组PFDI-20与PISQ-12评分明显高于绝经前组(P<0.05),而两组ICIQ与OABss问卷评分无统计学差异;②绝经后组盆底Ⅰ类肌纤维平均肌电位、Ⅱ肌纤维最大肌电位均明显低于绝经前组(P<0.05)。结论绝经后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较绝经前显著下降,并影响女性老年生活质量,需要制订必要的干预和治疗办法,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运用功能性心肌血流指数(MBFI)评价缺血性冠心病(ICAD)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同期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导管法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共81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8例,年龄(59.27±9.09)岁;计算MBFI;以FFR≤...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00例,分别给予NOAC(NOAC组,42例)或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VKA组,58例)治疗,3个月后复查经胸超...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衢州市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状况以及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方法 采用针对莱姆病螺旋体5S~23S基因间隔区的巢式PCR方法检测鼠脾标本,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及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在378份鼠标本中检出莱姆病螺旋体核酸阳性57份,阳性率15.08%。有Borrelia garinii(B.g)基因型、Borrelia valaisiana(B.v)基因型Borrelia spielmanii(B.sp)基因型。结论 衢州境内鼠类存在至少3个型别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应加强该病原体的检测和莱姆病的防制。  相似文献   
70.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以“皮肤、巩膜黄染20 d”为主诉,于2016年12月6日来本院肝胆胰脾外科治疗,伴尿色加深,近期体质量减轻约5 kg。吸烟史50余年,20支/d;饮酒史50余年,350 g/d。入院时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明显腹部压痛。血常规:白细胞4.29×109/L,红细胞3.96×1012/L,血红蛋白119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