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7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351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988篇
预防医学   32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04篇
  18篇
中国医学   840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694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b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估膀胱癌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膀胱癌患者(64个病灶),均接受常规MRI和DWI,梯度扩散因子b值分别取0、600、1 000和1 500 s/mm2,根据膀胱癌病理表型将其分为低、中、高侵袭性。测量不同b值下的肿瘤ADC值,分析膀胱癌侵袭性与ADC值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价ADC值在膀胱癌侵袭性上的诊断效能。结果 高侵袭性组膀胱癌平均直径(3.37±1.58)cm,显著大于低侵袭性组[(2.18±0.51)cm]和中侵袭性组[(2.32±0.53)cm,P均<0.01);ADC值与膀胱癌侵袭性呈负相关(r=-0.673,P<0.05);b值取1 500 s/mm2时可清晰显示病灶,图像对比度较高;ADC值对于直径<2.5 cm肿瘤的诊断特异度及准确度更好;ROC曲线显示ADC值0.93×10-3 mm2/s是判断膀胱癌侵袭性的最佳阈值。结论 DWI及ADC可用于预测膀胱癌侵袭性,尤其是小直径膀胱癌,并为后期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形态和功能。方法 收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房内径指数将其分为左心房无扩大(NLAE)组(n=35)和左心房扩大(LAE)组(n=35),并收集3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RT-3DE检测最大、最小和收缩前左心房容积(LAVmax、LAVmin、LAVpre),计算左心房每搏输出量(LASV)、总射血分数(LA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和被动排空分数(LApEF)。采用2D-STI计算左心房壁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mSRa)。比较3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2D-STI与RT-3DE测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LAE组LAaEF、mSRa增高,LApEF、mSRs、mSRe降低(P均<0.05);与NLAE组比较,LAE组LAVmax、LAVpre、LAVmin、LASV、LAaEF、mSRa增高,LAEF、LApEF、mSRs、mSRe降低(P均<0.05)。NLAE组和LAE组中,mSRs与LAEF(r=0.70、0.77)、mSRe与LApEF(r=0.80、0.82)、mSRa与LAaEF(r=0.87、0.89)呈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在重构前即已发生功能改变;RT-3DE和2D-STI技术可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CEUS对颈部不同大小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将经病理证实的142枚颈部增大淋巴结(良性68枚,恶性74枚)按最大径分为<1 cm、1~2 cm和>2 cm组,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其常规超声特征及造影灌注模式,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良性淋巴结55.88%(38/68)表现为均匀高增强型,26.47%(18/68)表现为有规则无灌注区的不均匀增强型或环状增强型;恶性淋巴结中72.97%(54/74)表现为有不规则灌注缺损区的不均匀增强型,14.86%(11/74)为微弱增强型。常规超声鉴别诊断<1 cm、1~2 cm和>2 cm 3组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率分别为62.16%(23/37)、69.49%(41/59)和78.26%(36/46),CEUS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1.08%(30/37)、86.44%(51/59)和86.96%(40/46);相比常规超声,CEUS能够显著提高对最大径1~2 cm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P=0.02)。结论 CEUS对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价值,尤其对最大径1~2 cm淋巴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肛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肛瘘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比较2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尿潴留、排便不畅、肛门坠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时间=1 342.02,P<0.001;F组间=55.25,P<0.001;F交互=9.36,P<0.001),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8.09,P=0.02),尿潴留、排便不畅、肛门坠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3.449,P=0.001)。 结论 复杂肛瘘住院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减少尿潴留、排便不畅、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药康肾合剂(KSP)对酒精性肾损害模型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各22只。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酒精组给予无水乙醇每日2次灌胃,中药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基础上,加用KSP水煎剂每日2次灌胃,共12周。于实验第4周、8周、I2周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检测肾组织NF-κB活化及IL-6水平变化。结果:酒精组大鼠肾组织NF-κB活化较正常组显著上调,IL-6水平明显上升(P0.05);中药组NF-κB活化及IL-6水平明显低于酒精组(P0.05)。结论:KSP干预酒精性肾损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降低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糖尿病的中医外治法和食疗规律特点。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集有关糖尿病所有文献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数据分层算法,运用SQL软件对数据进行专业处理,并根据医学专业知识进行降噪,最终挖掘出糖尿病中医外治法以及食疗规律,并对挖掘出的数据进行一维频次解释及二维频次网络图展示,全面解析挖掘数据情况。结果:通过文本挖掘得出当前文献已有报道中糖尿病最常用中医外治法依次为针灸(频数为2 079),光疗(频数为1 237),中药外敷(频数为348),穴位注射(频数为327),按摩(频数为207),最常用的食疗对象依次是:三七(频数为446),山药(频数为262),柠檬(频数为234),枸杞子(频数为143)。结论:文本挖掘结果,选取高频数参与网络关系图构建,直接客观的反应临床应用现状。本研究通过文本挖掘以及回溯文献,并结合人工阅读降噪,从文献报道频数方面比较客观的总结糖尿病中医外治法和食疗规律,为中医临床医师诊治方案制定提供有益的探索与依据,并为临床其他疾病施治中如何选择最佳中医适宜技术提供了方法学参考,而对于糖尿病应用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具体作用机制、适应症状等方面,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紫穗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豆科紫穗槐属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紫穗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紫穗槐含有黄酮、二苯乙烯苷、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保肝、杀虫、抗菌等药理活性。目前对紫穗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抗肿瘤和保肝、杀虫中的作用受到医药领域的关注,但是缺少其具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紫穗槐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充分利用天然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吕金丹 《河南中医》2015,35(1):162-163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尖放血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63.6%,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100.0%,两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远期有效率为42.4%,观察组远期有效率为96.9%,两组远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强心化痰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痰饮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痰饮阻肺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化痰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力衰竭疗效、中医证候疗效、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结果:(1)心力衰竭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T-pro BNP: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化痰汤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痰饮阻肺证患者的症状,并可通过补肺清肺、化痰利水、宣通肺气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