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67篇
  免费   5592篇
  国内免费   2326篇
耳鼻咽喉   368篇
儿科学   867篇
妇产科学   306篇
基础医学   3445篇
口腔科学   701篇
临床医学   6727篇
内科学   4009篇
皮肤病学   673篇
神经病学   1040篇
特种医学   1796篇
外科学   4136篇
综合类   1548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6541篇
眼科学   547篇
药学   6306篇
  61篇
中国医学   5084篇
肿瘤学   1885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837篇
  2023年   786篇
  2022年   1724篇
  2021年   2050篇
  2020年   1867篇
  2019年   1029篇
  2018年   1030篇
  2017年   1513篇
  2016年   1052篇
  2015年   2064篇
  2014年   2593篇
  2013年   3471篇
  2012年   4902篇
  2011年   4907篇
  2010年   4465篇
  2009年   4267篇
  2008年   4086篇
  2007年   3939篇
  2006年   3558篇
  2005年   2885篇
  2004年   1928篇
  2003年   1437篇
  2002年   1192篇
  2001年   1062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天麻苷元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天麻苷元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为其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应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与在体肠灌流模型,考察天麻苷元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采用UPLC测定样品浓度,并计算相关肠吸收参数。结果:外翻肠囊实验结果表明,天麻苷元在各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其累积吸收量随药物浓度升高呈线性增加,高质量浓度(400 mg.L-1)时,天麻苷元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结肠的累积吸收量(Q)分别为224.33,225.81,233.18,189.25μg;在体肠灌流实验结果也证实天麻苷元的吸收不存在肠段差异性,药物在各肠段的吸收率(A)分别为45.8%,48.39%,47.00%,54.35%。结论:天麻苷元在肠道中主要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入体内,在各肠段中吸收均较好,不存在肠段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破损皮肤模型大鼠连续给予朱红膏4周和停药4周各相关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对汞蓄积和肾组织形态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破损皮肤对照组、朱红膏低、中、高剂量组。于连续给药4周和停药4周后,分别测定尿汞、血汞、肾汞、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蛋白(PRO)和尿液pH,计算肾脏系数,进行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连续给药4周,3个剂量组大鼠尿汞、血汞和肾汞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且存在量毒关系。停药4周,3个剂量组大鼠尿汞和血汞含量均恢复正常,肾汞含量仍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组大鼠NAG显著升高。停药4周,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对破损皮肤大鼠长期大剂量使用朱红膏会出现汞蓄积,有可能造成肾组织损伤,临床使用朱红膏应积极监测患者体内的汞含量和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柱色谱等分离手段,研究石菖蒲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并运用体外抗蟾蜍骨骼肌疲劳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疲劳活性研究.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细辛酮(1),环木菠萝烯酮(2),2,4,5-三甲氧基-2′-丁氧基-1,2-苯丙二醇(3),5-羟甲基糠醛(4),5-丁氧甲基糠醛(5).化合物3是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5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具有明显的体外抗骨骼肌疲劳活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黄蒲通窍胶囊中β-细辛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水-乙腈(63∶37),流速0.35 mL/min,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0℃。结果β-细辛醚在0.0343~0.17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2.1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黄蒲通窍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POF)卵巢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左归丸低、中、高剂量进行治疗,以泼尼松、己烯雌酚为阳性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卵泡、卵巢间质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卵泡及小卵泡Bcl-2蛋白的表达均减少,Bax蛋白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高剂量组大卵泡及小卵泡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卵巢间质Bcl-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大卵泡及小卵泡Bax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左归丸中剂量组卵巢间质Bax蛋白的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丸各剂量组卵泡Bcl-2蛋白的表达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卵泡凋亡过快可能导致卵巢早衰,左归丸可能通过上调卵泡及卵巢间质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卵泡的过快凋亡,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色谱技术分离,运用波谱技术和文献对照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2),槲皮素(3),山奈酚-3-O-[2′′-O-(E-6′′′-O-阿魏酰基)-β-D-葡萄糖]-β-D-半乳糖苷(4),反式-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5),2-羟基-3-甲基蒽醌(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7)。结论化合物1,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尝试内标校正法在栀子不同类化合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DAD-MS)对栀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内标校正法,以栀子苷或西红花苷I为参照物,考察其他成分相对参照物的校正因子(fkm),进行系统适用性考察,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分别以栀子苷或以西红花苷I为参照物,评价栀子中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含量是可行的,校正因子系统适用性良好(RSD<5%),内标校正法测定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RSD<5%)。结论内标校正法实用、高效,可用于特定不同类成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临床干预减少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将2011年1月至10月在我院妇科手术治疗患者386例作为观察组,行术后早期强化预防血栓的临床干预;回顾性地将2010年1月至l2月在我院妇科手术治疗患者360例采用基本生活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86例发生血栓2例,对照组360例发生血栓10例.结论:临床干预对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对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与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 Koch.干燥根的鉴定学比较研究,确定当归品质的评价依据.方法:采用传统鉴别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及薄层色谱图谱等方面对当归与欧当归进行比较研究,确定其品质优良度.结果:当归与欧当归在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效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结论:本研究为当归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示欧当归不能代替当归药用.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产地当归的鉴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客观评价甘肃岷县、宕昌、渭源、漳县以及云南鹤庆产当归质量。方法:从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4个方面对不同产地当归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岷当归表面颜色深,断面点状分泌腔多而明显,香气浓郁;渭源根当归表面皱缩明显,断面木部大,显柴性,质坚硬,气味最淡。云南马厂当归木部导管的排列既有放射状排列又有杂乱无序散开者,宕昌和漳县当归木部导管排列成放射状,岷当归和渭源根则杂乱无序散开。岷当归油室较其他4产地所产当归多,说明岷当归挥发油含量最高,渭源根裂隙较其他4产地所产当归多,油室最少。岷当归和马厂当归含杂质少,而渭源根杂质超标;岷当归和马厂当归挥发油含量差异不大,但都低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最低含量,可能是药材贮藏时间过长,挥发油挥发所致。结论:岷当归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产地所产当归,而渭源根由于其柴性大,杂质超标,不符合用药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