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65篇
  免费   4606篇
  国内免费   1868篇
耳鼻咽喉   289篇
儿科学   713篇
妇产科学   252篇
基础医学   2806篇
口腔科学   561篇
临床医学   5452篇
内科学   3223篇
皮肤病学   550篇
神经病学   847篇
特种医学   1389篇
外科学   3303篇
综合类   1240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5169篇
眼科学   438篇
药学   4991篇
  44篇
中国医学   4050篇
肿瘤学   1551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670篇
  2023年   639篇
  2022年   1385篇
  2021年   1631篇
  2020年   1517篇
  2019年   816篇
  2018年   823篇
  2017年   1198篇
  2016年   842篇
  2015年   1638篇
  2014年   2105篇
  2013年   2769篇
  2012年   3943篇
  2011年   3981篇
  2010年   3540篇
  2009年   3489篇
  2008年   3280篇
  2007年   3090篇
  2006年   2852篇
  2005年   2316篇
  2004年   1540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960篇
  2001年   829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海口地区少年儿童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本地区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国家研究此方面的课题提供资料数据对比,对今后研究青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对海口市112例少年,年龄12~14岁,其中男生61例,女生51例儿童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其左手桡骨远端的BMD。每次测量前进行仪器性能校正检测,并由同一人负责测量。测量对象取坐位,左臂平放,测量其左手桡骨远端1/3BMD,测量时保持标准体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的BMD也随之增长;但其运动时间、睡眠时间及营养状况的重视程度却逐年下降。结论运动、睡眠及营养状况是少年儿童骨密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海口地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期提高骨密度的重视度。  相似文献   
32.
负性情绪刺激的反应启动效应事件相关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许多研究观察到,有机体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反应比对中性或正性刺激快,本研究应用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单侧化准备电位将反应时划分为刺激加工阶段和反应准备阶段,从而得以直接观察负性刺激的反应启动效应。方法:本研究选取国际情感图片系统的正、中、负性图片作为剌激材料,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令其按键表示对图片情绪属性的判断,同时记录脑电。结果:正、负性情绪刺激引起的刺激锁定单侧化准备电位的潜伏期比中性条件下的潜伏期缩短,观察反应锁定单侧化准备电位的潜伏期可见,负性刺激引起的潜伏期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条件。结论:对情绪性刺激的心理加工评价过程较短,观察反应锁定单侧化准备电位的潜伏期可见,负性剌激引起的潜伏期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条件,表明负性刺激具有反应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33.
丁基苯酞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基苯酞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缺血、脑外伤、记忆障碍、惊厥等有治疗作用。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复检率及其术中情况.方法240例拟行检查病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胃镜和肠镜各120例.分别记录其用药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焦虑评分值、病人遗忘程度、术中操作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复检率和术中表现情况.结果药物组检查中应用丙泊酚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焦虑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术中感受情况良好,遗忘程度高,术中操作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较短,愿意复查率高.结论消化内镜检查时应用丙泊酚安全度高、舒适感好、副作用少,能使病人无痛苦及焦虑,大大提高检查和复检率.  相似文献   
35.
36.
37.
红细胞长期保存中保护剂添加、洗涤过程会引入红细胞渗透性损伤.在冻干保存研究中,由于多种保护剂同时使用,保护剂的类型和功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很少有从渗透性损伤角度分析保存方案合理性的报道.目前相关文献、专利中所用的保护剂总渗透压差别很大,细胞保存后回收率差异也较大.文中用NaCl溶液实验模拟红细胞保存中保护剂添加、洗涤过程.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添加、洗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渗透损伤.就红细胞而言,1.5Osmol/kg左右是保护剂总渗透压的一个重要阈值,总渗透压低于该阈值时,渗透性损伤较小;高于该阈值时,渗透损伤随着渗透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所以选择保护剂时,首先应该根据总渗透压来排除渗透压过高的保存方案,否则红细胞在添加和洗涤保护剂时已经损伤很大.该研究对其它细胞长期保存中保护剂的选择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血液形态学检验对于缺铁性贫血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确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20例,并对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转归信息进行随访,随访中除常规进行血液检测还同时辅以形态学检查,对比评价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充分可比.随访收集患者病情进展以及不良预后(感染、复发以及死亡)情况,检出病情进展患者16例,不良预后患者7例,A组患者外周血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50.0%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学正常,10.0%患者检出附红细胞体,6.7%患者检出口型红细胞,1.7%患者检出寄生虫,13.3%患者可见异性淋巴细胞,3.3%患者发现异常细胞,还检出15.0%患者有感染.对比单纯血生化检测与血生化联合形态学检测辅助评价患者随访1年后的结果,血生化联合形态学检测辅助评价的灵敏度为90.0% (9/10),评价漏判率为10.0% (1/10);特异性为96.0% (48/50),误判率为4.0% (2/50).对比之下单纯血生化检测的灵敏度仅为53.8%(7/13),评价漏判率为46.2% (6/13);特异性为89.4%(42/47),误判率为10.6% (5/47).结论 血生化联合形态学检测辅助评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减少误判和漏判情况的发生,特别是误判率低.对指导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价值.而单纯血生化检测评估预后灵敏度不高,特异性尚可,其效率远远不如联合检测的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39.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2-back任务下长时间的工作记忆所诱发的脑力疲劳的脑电特征变化,从而获取脑力疲劳评价的客观指标。3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年龄22~28岁,均分为两组:疲劳组和正常组。疲劳组通过连续执行100 min 2-back任务来诱发脑力疲劳,而正常组在前后分别执行10 min的2-back任务,中间80 min休息。采集实验过程中的主观疲劳评分值、行为绩效及脑电信号并进行分析。任务后疲劳组与正常组相比,思维清晰度和注意力明显减弱,困倦程度增加,综合疲劳感上升,且操作2-back的反应时明显延长,正确率下降,即从主观评价和行为绩效相结合的角度验证了所诱发的脑力疲劳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比较疲劳组与正常组的ERP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比正常组,随着脑力疲劳的加深,疲劳组的P300(F=2.539,P <0.05)和错误相关负波(ERN)(F=10.040,P <0.05)的波幅都明显下降,其他参数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均有P> 0.05)。因此,P300和ERN被证实可以作为评价长时间工作记忆任务下脑力疲劳模型的潜在指标,为后期研究脑力疲劳对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归纳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一般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20年8月所有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中术前明确诊断2例。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例[2例术程平稳;2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经过积极降压1例最终完成手术、另1例取活检后终止手术(院外积极酚苄明准备,3月后再次入院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剜除术,术程平稳;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3例(包括上述因术中血压无法有效控制中止手术者1例),平均手术时间130(30~180)min,平均术中出血30(20~50)mL。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3~5 d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发现肿瘤远处转移建议转外院继续治疗。7例均获随访,全身转移1例于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其余6例症状均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复发征象。远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往往误诊为膀胱恶性肿瘤。手术为一线治疗方式,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体现出微创优势,术后恢复快,部分选择性病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同样可取得良好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