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40篇
  免费   5531篇
  国内免费   2753篇
耳鼻咽喉   383篇
儿科学   956篇
妇产科学   371篇
基础医学   3662篇
口腔科学   782篇
临床医学   7761篇
内科学   4576篇
皮肤病学   719篇
神经病学   1165篇
特种医学   1953篇
外科学   4748篇
综合类   1701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7398篇
眼科学   594篇
药学   6953篇
  62篇
中国医学   5540篇
肿瘤学   2182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1635篇
  2021年   2054篇
  2020年   1873篇
  2019年   984篇
  2018年   1083篇
  2017年   1597篇
  2016年   1121篇
  2015年   2261篇
  2014年   2885篇
  2013年   3928篇
  2012年   5634篇
  2011年   5739篇
  2010年   5241篇
  2009年   4919篇
  2008年   4835篇
  2007年   4664篇
  2006年   4254篇
  2005年   3419篇
  2004年   2267篇
  2003年   1639篇
  2002年   1282篇
  2001年   1137篇
  2000年   834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胃癌形成中NF-κB的表达和其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cancer,GC)形成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appaB,NF-κB)的表达规律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NF-κB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3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30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和40例GC组织中NF-κBp65、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NGM→IM→Dys→GC的形成过程中,NF-κBp65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其阳性表达GC组(62.50%)和NGM组(6.70%),GC组和IM组(20.00%)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GC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则呈递增趋势,GC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程度癌前病变中NF-κBp65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NGM→IM,NF-κBp65与AI呈正相关(r为0.52,P<0.05);从Dys→GC,与AI负相关(r为-0.49,P<0.05)。在GC形成整个过程中,NF-κBp65与PI呈正相关(r为0.57)。结论在GC形成过程中,NF-κBp65的表达呈递增趋势;NF-κB的表达上调可能是GC形成的早期事件;NF-κB在GC形成的不同阶段均有促进细胞增殖作用,但对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同,早期促进细胞凋亡,后期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和活检肝组织的APOBEC3G(A3G)mRNA表达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A3G mRNA转录表达水平与血清HBV DNA、ALT、PT水平及乙型肝炎肝组织学活动度Knodell计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相对定苗RT-PCR的方法 检测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及肝组织中A3G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血清HBV DNA;常规检测TBil、ALT、PT及乙型肝炎肝组织学活动度Knodell计分.同时设15例健康体检者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肝组织均表达A3G mRNA.PBMC A3G mRNA表达水平与活检肝组织A3G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57,P<0.05);②PBMC A3G mRN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负相关(r=-0.441,P<0.05);③PBMC A3G表达水平与HBV DNA呈正相关(r=0.299,P<0.05),与TBil、ALT、PT无相关性.结论 本组研究显示:①体内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3G mRNA抗HBV作用,可首选外周血作为临床适用样本.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 A3G mRNA水平可预测其肝组织损害程度,PBMC A3G mRNA水平越高,肝组织损害越轻.  相似文献   
83.
三维超声技术及其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原理,讨论三维超声在肝癌的诊断性应用及在肝脏手术和介入中的治疗性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短肠综合征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肠道面积及吸收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2例短肠患者(短肠组)和33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瓜氨酸水平。短肠患者残存小肠长度及直径采用X线造影检测,并测定短肠患者尿D-木糖排泄率和肠道蛋白吸收度。分析短肠患者血清瓜氨酸与残存小肠长度、面积、蛋白及D-木糖吸收的相关性。6例行肠康复治疗的患者测定康复治疗前后瓜氨酸、D-木糖及蛋白吸收水平的变化。结果短肠组血清瓜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94±2.65)比(16.87±5.97)μmol/L,P〈0.01]。短肠组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与残存小肠长度(r=0.82)及表面积(r=0.86)呈正相关,与尿D-木糖排泄(r=0.56)及肠道蛋白吸收(r=0.48)也呈正相关。6例行肠康复治疗的患者治疗后血清瓜氨酸水平、蛋白及D-木糖吸收均显著增加,但3者增加百分比之间并无相关。结论血清瓜氨酸水平与短肠患者的小肠吸收面积和吸收功能呈正相关,能反映短肠患者小肠功能和衰竭程度,是康复疗效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5.
体外震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骨科领域,目前,它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骨相关疾病。为指导其进一步用于临床治疗并提高疗效,了解它对正常骨组织的影响和对骨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非常重要。现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就体外震波对骨和骨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6.
槐耳清膏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对人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以及其对裸鼠皮下接种肝癌细胞形成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作用于人胎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观察其对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附壁能力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同时观察其对裸鼠皮下接种肝癌细胞形成肝癌过程的影响。结果 槐耳清膏≥ 2mg/ml时可显著降低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 ,减少血管形成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黏附 ,从而降低微血管密度。槐耳清膏 ( 3g/kg) MMC( 5 0 0 μg/kg)同时作用于裸鼠的肝癌组织 ,其抑瘤作用最强 ,后依次为MMC组 ,槐耳清膏 ( 3g/kg)组。结论 槐耳清膏对肝癌有抑制作用 ,其可能机制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附壁能力及血管生成 ,从而抑制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 ,降低肝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而发挥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总结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症、优点及其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6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24例,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2例获随访,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膝痛、跛行、膝关节僵直等.结论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固定牢固、坚强,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不需要C臂X线机和骨科手术牵引床,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8.
针刺对海洛因依赖的脱毒疗效及其防复吸潜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比较针刺、针刺加阿片、阿片加丁丙诺啡及阿片加韩氏戒毒仪4种方法的脱毒疗效及其对脱毒末期稽延性戒断症状和心理渴求的影响。方法 应用戒断症状量表观察脱毒疗效,应用视觉类比量表(VAS)研究心理渴求程度。结果 针刺改善海洛困依赖者戒断症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治疗的第6天以后,改善渴求心理的优势表现在第8天以后,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针刺具有防复吸潜力。可作为解决稽延性戒断症状和消除心理依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90.
孟凡光  刘晓平 《中国骨伤》2007,20(9):610-610
患者,女,20岁,因右膝痛伴外侧肿物6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始觉右膝疼痛,时痛时止,曾在本地市人民医院检查诊为“生长痛”,未予处理。2个月后发现右膝外侧有一肿物约0.5cm×1cm×0.8cm,时有时无,疼痛无规律性,与天气变化无关,口服止痛药物效不显。1个月前,疼痛突然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