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366篇
  免费   46496篇
  国内免费   28581篇
耳鼻咽喉   4702篇
儿科学   6793篇
妇产科学   4130篇
基础医学   38726篇
口腔科学   9210篇
临床医学   58158篇
内科学   49683篇
皮肤病学   5528篇
神经病学   15566篇
特种医学   187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42680篇
综合类   113161篇
现状与发展   108篇
一般理论   22篇
预防医学   45807篇
眼科学   7986篇
药学   55790篇
  677篇
中国医学   42011篇
肿瘤学   27886篇
  2024年   1635篇
  2023年   6365篇
  2022年   14997篇
  2021年   21367篇
  2020年   17394篇
  2019年   11537篇
  2018年   12555篇
  2017年   14304篇
  2016年   11896篇
  2015年   20280篇
  2014年   25339篇
  2013年   28942篇
  2012年   41785篇
  2011年   44447篇
  2010年   36112篇
  2009年   31289篇
  2008年   34381篇
  2007年   32717篇
  2006年   29564篇
  2005年   24696篇
  2004年   16743篇
  2003年   14111篇
  2002年   10978篇
  2001年   9926篇
  2000年   8339篇
  1999年   5503篇
  1998年   2604篇
  1997年   2614篇
  1996年   2060篇
  1995年   1939篇
  1994年   1738篇
  1993年   1029篇
  1992年   1382篇
  1991年   1217篇
  1990年   974篇
  1989年   900篇
  1988年   795篇
  1987年   660篇
  1986年   497篇
  1985年   443篇
  1984年   220篇
  1983年   196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123篇
  1980年   80篇
  1979年   108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51篇
  1976年   43篇
  1974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体外循环(CPB)中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5~30kg蒙古犬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D-1过滤组(LD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使用白细胞滤器;LD组将白细胞滤器LD-1安装于CPB的静脉回流端,在CPB开始2min后打开滤器,过滤5min。分别于CPB前、CPB10min、40min、75min、停CPB和CPB后2h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WBC)数量、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并测定红细胞脆性。结果在CPB中各时间点LD组WBC数量均显著低于CPB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后显著降低,而LD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停CPB及CPB后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在CPB后各时间点LD组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停CPB和CPB后2h,红细胞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所需的氯化钠浓度明显高于LD组(P<0.05);CPB后两组血浆FHB浓度均升高(P<0.01),但LD组在CPB40min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CPB中能有效去除白细胞,保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氧自由基对红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2.
993.
MHC—I类抗原加工途径异常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武 《中国肿瘤》2003,12(3):160-163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MHC-I类抗原呈递细节已逐渐明晰,全面认识肿瘤细胞MHC-I类相关抗原加工途径缺陷或改变与肿瘤生物学及肿瘤临床的关系,将有助于肿瘤的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994.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气道重建方式,以彻底切除病变并最大限度保存肺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道重建中的外科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研究2003年1月~2005年6月2206例肺癌手术中100例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42例,腺鳞癌23例,腺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样囊性癌4例,类癌3例及其它混合散在分布类型12例。ⅠB期34例,ⅡB期23例,ⅢA期23例,ⅢB期20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42例,右下叶袖状切除1例,左上叶袖状切除24例,左下叶袖状切除4例。两叶袖状切除8例,隆凸成形重建17例,肺叶袖状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4例。结果97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3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术后住院日为4~27日(中位11日)。99例治愈出院,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1%。结论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适当的气道重建方式,符合外科手术原则,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血管、气管、支气管的处理技巧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重组O-GLcNAc糖基转移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质的 O- Glc 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细胞核蛋白与细胞浆蛋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不同于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糖基化修饰 ,与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相似。催化蛋白质 O- Glc NAc糖基转移酶 ( OGT)已被克隆。用Hi5昆虫细胞系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活性的重组 OGT。在 Hi5昆虫细胞中表达的鼠肝 OGT带有一 His 6标记片段。经镍离子螯合柱纯化后 ,其比活性达到 0 .88nmol· min- 1·m g- 1 OGT。因此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蛋白 O- Glc NAc糖基化修饰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96.
The brief anesthesia with isoflurane induces rapid tolerance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and aden-osine A1 receptor antagonist, DPCPX, attenuat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isoflurane preconditioning.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诱导脂质体介导的p16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抗癌作用。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介导重组质粒Egr-p16转染人HeLa细胞,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了。Coγ射线照射转染后的人HeLa细胞剂量效应和时程变化,用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研究证实0.5~8Gv照射后p16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在2~4Gy照射后达到峰值,2Gy照射后2—24h高于对照组,在照射后4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体外稳定转染联合。Coγ射线照射对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变化显示转染后的HeLa细胞经过照射后G0/G1期比例呈现剂量依赖性的下降,而S期则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G2/M期在2Gy出现明显的阻滞,在5和10Gy时逐渐下降,但是仍然高于对照组。结论^60Coγ射线可诱导转染的HeLa细胞p16转录水平的增强,同时在细胞增殖上出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糖蛋白 (E1E2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研究HCVE1E2蛋白属性及基因免疫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HCVE1E2区基因上、下游引物 ,分别引入BglⅡ及EcoRI酶切位点 ,以含有HCVH株基因序列的质粒pBRTM/HCV1- 30 11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HCVE1E2区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然后通过酶切和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 ;将此表达载体转化入表达菌BL2 1(DE3)pLySs诱导表达 ,并采用SDS -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经酶切及序列测定分析表明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HCVE1E2 ;SDS -PAGE显示目的蛋白大量表达 ,且呈非溶状态。结论 :HCVE1E2融合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 ,为HCVE1E2蛋白的制备及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讨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26例鼻腔填塞失败的鼻出血患者行27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治疗。结果27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全部成功,达到止血目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疗程短、痛苦小、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总结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3届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口腔固定修复学临床前期实习教学的经验,针对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