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903篇 |
免费 | 35809篇 |
国内免费 | 218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37篇 |
儿科学 | 6069篇 |
妇产科学 | 2331篇 |
基础医学 | 22960篇 |
口腔科学 | 7436篇 |
临床医学 | 43598篇 |
内科学 | 31778篇 |
皮肤病学 | 4113篇 |
神经病学 | 8564篇 |
特种医学 | 147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30830篇 |
综合类 | 99111篇 |
现状与发展 | 89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41759篇 |
眼科学 | 4852篇 |
药学 | 44408篇 |
600篇 | |
中国医学 | 37351篇 |
肿瘤学 | 173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09篇 |
2023年 | 5051篇 |
2022年 | 12688篇 |
2021年 | 15753篇 |
2020年 | 13495篇 |
2019年 | 7742篇 |
2018年 | 8201篇 |
2017年 | 10754篇 |
2016年 | 8454篇 |
2015年 | 14920篇 |
2014年 | 18925篇 |
2013年 | 23589篇 |
2012年 | 33552篇 |
2011年 | 35660篇 |
2010年 | 31398篇 |
2009年 | 28006篇 |
2008年 | 28952篇 |
2007年 | 27509篇 |
2006年 | 24262篇 |
2005年 | 19199篇 |
2004年 | 13325篇 |
2003年 | 10885篇 |
2002年 | 8245篇 |
2001年 | 7391篇 |
2000年 | 5401篇 |
1999年 | 2281篇 |
1998年 | 648篇 |
1997年 | 608篇 |
1996年 | 541篇 |
1995年 | 420篇 |
1994年 | 418篇 |
1993年 | 218篇 |
1992年 | 195篇 |
1991年 | 164篇 |
1990年 | 155篇 |
1989年 | 98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97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8篇 |
1982年 | 26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25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7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咽旁间隙原发性239例肿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良性肿瘤患病比为61.09%,其中上皮源性肿瘤患病比最高,占19.25%;神经源性肿瘤第二位,占17.57%。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患病比为35.15%,其中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患病比最高,占21.76%;恶性淋巴瘤第2位,占7.95%。炎症的患病比为3.77%,其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最高。结论: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良性肿瘤的患病比最高,恶性肿瘤次之,炎症居第3位,比例约为17:9:1。 相似文献
52.
53.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比值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有眼眶扩大患者的后部眼眶容积、观察眼球内陷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研究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关系比值,为病情预测和眶内填充手术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数据。方法:将96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病例组(60例、受伤时间1周以内)和晚期病例组(36例、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早期组除进行后部眼眶容积测量外,分别于1周、2周、3周测定眼球突出度(相差>1mm为阳性),记录眼球内陷出现时间,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晚期组测量后部眶容积增大值和眼球内陷量,对其相关性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早期组60例患者中,(58.33%)例患者在1周内出现眼球内陷,4(880%)例在2周内出现内陷,3周时有5(388.33%)例呈现出内陷;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的例数与1周时有显著性差异(χ2=62.484,P<0.001),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无差异(χ2=1.563,P>0.05),1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有显著差异(χ2=76.885,P<0.001),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的比值约为1.0,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4,P<0.001),即后部眶容积每增加1ml,产生1.0mm的眼球内陷。结论: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3周出现,3个月时趋向稳定;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产生比值为1.0,呈正相关;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比值可预测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为手术矫正眼球内陷提供可靠、精确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护士执业权是依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以护士名义为社会提供护理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权利和相关权益,是护士执业规则的核心内容,护士执业权属于公民劳动权益的范畴,是一种具有职业特权性质的特殊劳动权,应立法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护士执业权的法理初步探讨,结合目前存在的侵害护士执业权的突出现象分析,提出保护该项权利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5.
56.
应付方式是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报道了119名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的应对方式特点。 相似文献
57.
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植入动物体内后与机体的关系。方法: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两端闭合,内充DMEM培养液,埋入家兔皮下,观察宿主生命情况,于术后1、2、4、6周取出标本,行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结果:家兔在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及DMEM培养液后存活情况良好,DMEM培养液在1周时即已完全无色透明;4周时膨体聚四氟乙烯与周围组织有粘连,6周时粘连紧密;光镜下观察,各时间点材料间隙均可见着色,1周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血管及组织细胞。材料内壁未见细胞附着。结论: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少量DMEM培养液对宿主动物存活无影响;管内外液体可相互交通,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可作为组织工程化尿道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8.
Min Zhang Wen-Bin Li Jin-Xia Geng Qing-Jun Li Xiao-Cai Sun Xiao-Hui Xian Jie Qi Shu-Qin Li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2007,27(7):1352-1368
Glial glutamate transporter-1 (GLT-1)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removing glutamate from the extracellular space and maintaining the glutamate below neurotoxic level in the brain. To explore whether GLT-1 plays a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brain ischemic tolerance (BIT) induced by 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IP),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observe in vivo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GLT-1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in the CA1 hippocampus during the induction of BIT, and the effect of dihydrokainate (DHK), an inhibitor of GLT-1, on the acquisition of BIT in rats.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GFAP showed that the processes of astrocytes were prolonged after a CIP 2 days before the lethal ischemic insult, which could protect pyramidal neurons in the CA1 hippocampus against delayed neuronal death induced normally by lethal ischemic insult. The prolonged processes extended into the area between the pyramidal neurons and tightly surrounded them. These changes made the pyramidal layer look like a 'shape grid'. Simultaneously, the prolonged and extended processes showed a great deal of GLT-1.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GLT-1 expression after the CIP, especially when it was administered 2 days before the subsequent lethal ischemic insult. Neur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by thionin staining showed that DHK dose-dependently blocked the protective role of CIP against delayed neuronal death induced normally by lethal brain ischemia. It might be concluded that the surrounding of pyramidal neurons by astrocytes and upregulation of GLT-1 induced by CIP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BIT induced by CIP. 相似文献
59.
矢状缝早闭(舟状头)全颅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矢状缝早闭(舟状头)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David“‖”形颅缝重建法(6例)、旋转骨瓣截骨法(2例)、梅花颅骨瓣头颅盖成型法(3例)等术式对舟状头进行矫治。结果11例患儿均治愈,外形满意。结论1~3个月舟状头宜采用简单的David“‖”形颅缝重建法进行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儿可选用浮动颅骨瓣头颅成型术、梅花瓣法颅骨瓣头颅盖成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