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04篇
  免费   5148篇
  国内免费   2739篇
耳鼻咽喉   586篇
儿科学   689篇
妇产科学   383篇
基础医学   3303篇
口腔科学   831篇
临床医学   6357篇
内科学   4410篇
皮肤病学   446篇
神经病学   1211篇
特种医学   2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297篇
综合类   13945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5903篇
眼科学   701篇
药学   6641篇
  68篇
中国医学   5279篇
肿瘤学   2521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672篇
  2022年   1694篇
  2021年   2026篇
  2020年   1823篇
  2019年   1014篇
  2018年   1012篇
  2017年   1401篇
  2016年   1069篇
  2015年   2045篇
  2014年   2678篇
  2013年   3365篇
  2012年   4841篇
  2011年   4941篇
  2010年   4476篇
  2009年   3927篇
  2008年   3961篇
  2007年   3869篇
  2006年   3403篇
  2005年   2801篇
  2004年   2150篇
  2003年   1535篇
  2002年   1169篇
  2001年   1129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1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在肠癌手术412例术后早期肠梗阻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经手术探查发现以机械性梗阻占多数(18/20),手术治愈18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延误手术时机造成;非手术治愈9例。结论:大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虽有梗阻症状,但由于术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缺乏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处理中先进行适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者再手术。  相似文献   
102.
月经及生殖状况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与月经及生殖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调查91例病例组及67例对照组病人的月经及生殖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均内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及t初产年龄≤24岁、N孕次≥2次及使用避孕器避孕这4个因素为可能的保护因素。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24岁与使用避孕器避孕有正交互作用,并对发病有保护作用。而单因素分析中,t初孕年龄≤24岁等4个可能的保护因素却未能显示与发病有联系。结论:原发性痛经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的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防治原发性痛经有助于预防内异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过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体内过氧化反应。方法:测定正常初产妇、妊高征孕妇妊娠晚期母血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DOD)的含量。结果:1.高龄初产妇母血LPO较非高龄初产妇明显升高,SOD明显下降,P<0.05。孕妇年龄与母血LPO呈明显正相关,与SOD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2.妊高征孕妇LPO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SOD显著下降,P<0.05,并随病情加重LPO水平升高、SOD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3.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母血LPO含量较非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明显增高,P<0.05,而SOD则无显著变化,P>0.05。4.妊高征孕妇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P<0.025,各组脐血清LPO、SO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体内过氧化作用明显增强,LPO水平的升高可能为高龄初产妇妊高征发生率及IUGR发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抗—HCV阳性单采浆供血员HGV感染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单采浆供血员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及其转归,对102名抗-HCV阳性单采浆供血员冻存血清进行抗-HGV和HGVRNA检测,对抗-HGV和(或)HGVRNA阳性者作3年随访研究。采用EIA法检测抗-HGV,包被抗原来自HGV不同功能区的合成肽。应用RT-PCR法检测HGVRNA,引物选自HGVNS3区。结果表明,抗-HCV阳性单采浆供血员HGVRNA阳性率为19.61%(20/102),抗-HGV阳性率为17.65%(18/102),HGV感染率(抗HGV和/或HGVRNA阳性)为24.51%(25/102),而对照组仅为0.94%(1/106)。提示单采血浆是HG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HGVRNA和抗-HGV的3年阴转率分别为35.00%(7/20)和11.11%(2/18),说明HGV感染有慢性携带趋势  相似文献   
105.
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不易控制眼压青光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板层下巩膜床双咬切、睫状体剥离合并睛状体上腔植入硅橡胶条的抗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不易控制眼压的青光眼46例52眼,其中继发性青光眼27眼,原发闭角青光眼10眼,原发开角青光眼6眼,先天、青少年型青光眼7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2眼。手术总有效率达94%。本术式具有小梁切除、睫状体剥离、睫状体扁平部引流的功能。作者认为用硅橡胶条作植入物,比异体或自体组织作植入物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6.
贺晓生  易声禹 《医学争鸣》1998,19(2):199-201
目的:探讨头颅瞬间旋转后脑干水肿的形成及超微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通过分析 3 0例急性单发性球形肺炎的临床与CT特点 ,提高与周围性肺癌的鉴别能力。方法 对 3 0例住院患者 ,入院后均行胸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痰涂片、痰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 痰细菌培养均为细菌感染 ,胸片、胸部CT显示病灶为贴近胸膜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占 70 .0 0 % ;分布在两肺下叶背段或后基底段占 60 .0 0 %。病灶直径 2 .0~ 4.5cm 2 4例 ,占 80 .0 0 % ,2 5例患者经抗炎治疗病灶完全吸收。结论 抗炎治疗是动态观察单发性球形肺炎病灶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设定对照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及亚低温组,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分为3个亚组。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相应时间点(P<0.01)。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少伤灶区白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应用SSP PCR(Sequencespecialprime polymerasechainreaction)基因检定技术对急性前葡萄膜炎 (a cuteanterioruveitis ,AAU)患者HLA B2 7基因进行检测 ,并且对HLA B2 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加以分析。方法 :采用SSP PCR基因检定技术检测 98例AAU患者及 82例正常人样本的HLA B2 7基因。并对HLA B2 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98例AAU患者样本中有 5 7例样本呈HLA B2 7阳性 ,82例正常人样本有 4例样本呈HLA B2 7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 5 8.2 %和 4 .9%。经 χ2 检验 ,χ2 =4 1.33,P <0 .0 0 5 ,二组间有显著差异。HLA B2 7阳性患者多见于男性 ,单眼多见 ,粉尘状KP ,发病时视力下降明显 ,易于复发 ,且并发症少为其特征 ,激素治疗效果佳。结论 :采用SSP PCR基因检定技术测定HLA B2 7快速、简单、准确性高、客观性强 ,值得推广和应用。HLA B2 7与急性前葡萄膜炎有着高度相关性。HLA B2 7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临床特征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To observe changes of hepatic hemodynamics and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after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06 to August 2007, thirty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caused by hepatitis B cirrhosis underwent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iarization. The PVPG (portal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 was measured by inductor continually during operation. The HAF (hepatic artery flow), PVF (portal venours flow) and hepatic arterial RI(resistant index) were measured with Doppler sonography. The EHBF(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 and ICGR15 (indocyanine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by indocyaninegreen clearanc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PVPG after laparotomy (19±4) mm Hg, ligating the splenic artery(14±4) mm Hg, splenectomy(14±3)mm Hg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12±4) mm Hg showed a tendency to decrease progressively. The PVF decreased [from (42±14) ml/s to (16±8) ml/s] and HAF increased in compensation after operation. The EHBF increased [from (0.48±0.10) L/min to (0.56±0.10) L/min], and the ICGR15 decreased (from 23%±8% to 18%±4%)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After splenectomy and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the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improves at least in a short term notwithstanding the decrease of PVPG and PV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