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12篇 |
免费 | 4766篇 |
国内免费 | 24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9篇 |
儿科学 | 604篇 |
妇产科学 | 274篇 |
基础医学 | 2745篇 |
口腔科学 | 784篇 |
临床医学 | 5789篇 |
内科学 | 3717篇 |
皮肤病学 | 424篇 |
神经病学 | 991篇 |
特种医学 | 17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909篇 |
综合类 | 13300篇 |
现状与发展 | 9篇 |
预防医学 | 5737篇 |
眼科学 | 562篇 |
药学 | 6430篇 |
67篇 | |
中国医学 | 5087篇 |
肿瘤学 | 22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1篇 |
2023年 | 676篇 |
2022年 | 1649篇 |
2021年 | 1930篇 |
2020年 | 1766篇 |
2019年 | 930篇 |
2018年 | 911篇 |
2017年 | 1340篇 |
2016年 | 976篇 |
2015年 | 1856篇 |
2014年 | 2479篇 |
2013年 | 3225篇 |
2012年 | 4524篇 |
2011年 | 4573篇 |
2010年 | 4236篇 |
2009年 | 3803篇 |
2008年 | 3746篇 |
2007年 | 3653篇 |
2006年 | 3160篇 |
2005年 | 2501篇 |
2004年 | 1944篇 |
2003年 | 1366篇 |
2002年 | 990篇 |
2001年 | 967篇 |
2000年 | 667篇 |
1999年 | 317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9篇 |
1964年 | 8篇 |
1963年 | 10篇 |
1962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9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尿液中痕量纤维蛋白肽A、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尿液中反应体内微血栓形成的特异分子标志物纤维蛋白肽A(FPA)和纤维蛋白肽B(FPB)的方法.方法 采用25 cm×50 μm涂层毛细管柱,0.1 mol/L pH2.5的磷酸缓冲液,27.58 kPa压力进样,190nm紫外检测.用比FPB多一个酪氨酸的合成肽(FPB-Tyr)作内标,加内标后的尿样用Sep-Pak C18柱预处理.结果 采用本法,尿样中的FPA、FPB和内标可在16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三者的迁移时间分别为:7.28、14.31、15.22min;将内标和一系列浓度的FPA、FPB标准品加入空白尿样,用Sep-Pak C18柱预处理后,毛细管电泳进样分析,在FPA和FPB浓度为0-40 mg/L的范围内,用FPA(FPB)同内标的校正峰面积比值对添加的相应的FPA(FPB)浓度得到校正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未预处理的尿样中FPA、FPB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30μg/L、40μg/L(信噪比为3:1);本法FPA和FPB测定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好,平均回收率高.结论 本方法可靠,特异性好,可为开展纤维蛋白肽类及其它的痕量肽类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99mTc-tetrofosmin(99mTc-TF)平面显像、断层显像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并与超声检查做比较.方法 50例女性受检者均行99mTc-TF平面显像、断层显像及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并比较99mTc-TF平面显像、断层显像及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99mTc-TF平面、断层显像和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4.2%、93.5%、87.1%,特异性为66.7%、73.3%、80%.结论 99mTc-TF显像尤其是断层显像是一种新的有效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可与超声检查相媲美.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基于影像学特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术椎椎体再发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急性OVCF并行PVP后的病人93例。所有病人均行X线及MRI检查,根据椎体再发骨折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再发骨折组(48例)和无再发骨折组(45例)。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其校准曲线。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应用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再发骨折组的椎体高度恢复率、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椎体内裂隙(IVC)、骨水泥周围积液及骨水泥-终板未接触(NPEC)与无再发骨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伸至终板的骨折线[优势比(OR)=3.232]、存在IVC(OR=27.117)和NPEC(OR=1.993)及较高的椎体高度恢复率(OR=2.943)为同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生物电刺激乳房护理在产后乳腺疏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保健科收治的产后出现乳房胀痛需要乳腺疏通的4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手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手法,两组产妇在乳房疏通按摩过程中,均辅助低频脉冲生物电刺激。护理干预3 d后,比较两组产妇乳腺疏通效果及护理疗效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 d后,观察组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也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 d后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与生物电刺激相结合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产妇产后乳腺管疏通度,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5.
96.
97.
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睾酮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和睾酮 (T)与肿瘤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EPO和T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及化疗前后比较。结果 肿瘤性贫血病人血清EPO含量 (2 78± 0 73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1 6 0± 0 5 6 μg/ml) ,P <0 0 1,于化疗后升高更显著 ;而血清睾酮的水平 (16 6± 7 86n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19 18± 9 6 9nmol/L) ,且化疗后降低更明显。结论 肿瘤性贫血病人内源性EPO水平升高 ,睾酮水平下降 ,化疗和雄性激素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EPO对肿瘤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豨莶通栓胶囊联合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饭后0.5 h口服长春西汀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0.5 h口服豨莶通栓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流变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降低,平均血流速度(Vm)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豨莶通栓胶囊联合长春西汀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脑神经功能缺损,进一步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液流变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精神病患者人工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重度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44例COPD伴重度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的精神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完全随机分为2组各22例,对照组:咪唑安定静脉注射10—20mg;丙泊酚组:丙泊酚静脉注射泵持续输注0.5~2.0mg/(kg·h),比较治疗0.5、1h后,2组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峰值气道压力(Pmax)、平台压(Ppalt)以及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组的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在治疗后PaCO2显著降低,pH值在治疗后0.5h回到正常范围内,恢复较迅速(P〈0.05或P〈0.01);治疗后0.5h的PaO2、PaO2/FiO2也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丙泊酚组在治疗后的Pmax、Ppalt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EF、FEV1/FVC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丙泊酚进行镇静在COPD伴重度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氧合功能,减少精神病患者的人机对抗。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