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639篇
  免费   45115篇
  国内免费   21614篇
耳鼻咽喉   3942篇
儿科学   6658篇
妇产科学   2367篇
基础医学   25240篇
口腔科学   7381篇
临床医学   48816篇
内科学   33269篇
皮肤病学   4816篇
神经病学   7621篇
特种医学   15634篇
外科学   34013篇
综合类   116942篇
现状与发展   93篇
预防医学   48698篇
眼科学   4792篇
药学   50782篇
  669篇
中国医学   45107篇
肿瘤学   17528篇
  2025年   57篇
  2024年   6135篇
  2023年   6920篇
  2022年   13996篇
  2021年   17116篇
  2020年   15291篇
  2019年   8404篇
  2018年   8307篇
  2017年   11592篇
  2016年   8628篇
  2015年   15975篇
  2014年   20450篇
  2013年   26067篇
  2012年   37382篇
  2011年   40023篇
  2010年   36297篇
  2009年   31753篇
  2008年   32606篇
  2007年   31353篇
  2006年   27491篇
  2005年   21551篇
  2004年   15192篇
  2003年   12222篇
  2002年   9268篇
  2001年   8421篇
  2000年   6297篇
  1999年   2250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65年   16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医发展至今,"师带徒"的教学模式一直是重中之重,笔者有幸跟从陈镜合教授临证侍诊,获益良多。对陈镜合教授的医术医德进行整理,浅述其"现代中医,中西互通;经方为基,精验灵活;脾胃为本,兼合疏肝;医养结合,心身同治"的诊疗风格以及"剑胆琴心,仁心仁术"的高尚医德。  相似文献   
32.
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中IL-6和TNF-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龈沟液中IL - 6和TNF -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人牙周炎位点 87个 ,用夹心ELISA法进行龈沟液IL - 6和TNF -α水平的检测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 ,然后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 6周再次检测观察牙的龈沟液IL - 6和TNF -α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 ,比较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 - 6、TNF -α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探诊深度 (PD)、附着丧失 (AL)及龈沟液中IL - 6、TNF -α水平都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龈沟液量、菌斑指数 (PL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 (mBI)有非常显著性改善 (P <0 .0 1)。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在降低各项临床指标的同时对龈沟液中IL - 6和TNF -α水平也有明显影响 ,确实有控制牙龈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比较总义齿 (completedenture ,CD )、覆盖义齿 (completeoverdenture ,COD )和种植覆盖义齿 (implant supportedoverdenture ,IOD)修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和下颌运动轨迹的差异。 方法 分别选取CD、COD和IOD修复后患者各 14名 ,在义齿正常戴用半年后测量患者的咀嚼效率和下颌运动轨迹。对下颌运动轨迹从规则程度、末端集中性、额状面的分型和咀嚼运动中的接触滑动4个方面进行评价 ,测试用食物为杏仁和小枣。结果 IOD组患者咀嚼枣和杏仁的效率均显著高于CD组 (P <0 0 1) ;COD组患者咀嚼杏仁的效率显著高于CD组 (P <0 0 1)。COD组患者咀嚼枣的效率高于CD组 ,且IOD组患者咀嚼枣和杏仁的效率高于COD组 ,但其间差异无显著性。IOD组患者下颌运动轨迹的规则程度显著优于CD组 (P <0 0 5 ) ,末端轨迹集中性也显著优于CD组 (P <0 0 1)。结论 IOD和COD修复有利于提高无牙颌患者或口内只保留个别残根患者的咀嚼效率。IOD修复患者较CD修复患者具有更加规则的下颌运动型。  相似文献   
34.
精氨酸-天冬氨酸抗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精氨酸-天冬氨酸(Arg-Asp,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lung metastation,SACC-LM)的作用。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时间RD灌胃对SACC-LM的影响。结果30mg/kg和120mg/kgRD灌胃可抑制SACC-LM的形成;7.5mg/kg、30mg/kg、120mg/kgRD灌胃均可延长SACC-LM鼠的生存期。结论 RD毒性小、可经口给药,具有抗SACC-LM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实时定量PCR检测氟对软骨细胞COLⅨA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中COLⅨA3基因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剂量氟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中COLⅨA3基因mRNA的表达影响,染氟剂量分别为0、5、10、20、40mg/L,染氟10d。结果: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各组均可检测到COLⅨA3mRNA,相对定量比由对照组到高剂量组约为:100:134:200:104:129,染氟实验组中5mg/L、10mg/L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40mg/L组,且以10mg/L组表达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倍。随着染氟剂量增加,软骨细胞COLⅨA3基因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不同剂量氟对软骨细胞中COLⅨA3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不同,低剂量氟可以促进COLⅨA3基因mRNA的表达,随剂量增加氟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部分先天性牙颌畸形及颌骨外伤后错位愈合所致咬合关系异常的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接受正畸或正颌外科矫正时,探讨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双牙列的美容修复,以改善其咀嚼功能及美观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可摘局部义齿对患者进行双牙列义齿修复,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经2~5年随访发现,利用此修复方式能较好的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面部的美观。结论采用可摘局部义齿对某些咬合关系异常的患者进行双牙列修复,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其制作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7.
上颌前磨牙颈部宽、厚、曲度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手工测量并获取自然上颌前磨牙颈部数据,为上颌前磨牙区种植美学基台研究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种植修复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精度游标卡尺测量608个离体上颌前磨牙(其中上颌第一前磨牙296个,上颌第二前磨牙312个)颈部宽度和厚度,牙颈曲度,釉牙骨质界(CEJ)下1.5mm颈宽、颈厚;运用SPSS 13.0软件对所测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测量并分析得出各指标的均值、标准差、上下四分位间距值。结论:所测数据是对西安地区人前磨牙颈部数据的进一步补充完善,为西安地区上颌前磨牙区牙颈部修复美学、种植体牙龈美学成型基台的设计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作矫正支抗和正颌手术配合矫正治疗后患者上前牙牙根吸收情况,了解牙根吸收率与牙齿移动距离和受力时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测量牙片中的牙根长度,计算牙根吸收率。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不同及相同牙位、拔牙组及非拔牙组的牙根吸收率,同时记录疗程长短。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率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治疗疗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率是一致的;牙根吸收率与牙齿移动距离和受力时间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9.
雌激素对牙周膜细胞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雌激素对体外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以探讨雌激素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SD大鼠来源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经传代培养至第四代,建立体外创伤模型,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雌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测量细胞迁移情况,运用MTT、酶联检测仪测定细胞的增殖速度,对细胞的ALP进行提取和测定。结果:MTT结果硅示加入雌激素对该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在含雌激素的培养基中成纤维细胞的迁移速度加快;同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ALP表达娃著提高。结论:雌激素能明显促进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促进其分化。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小鼠釉质发育过程中成釉器中间层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其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 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SALP)的表达,探讨中间层在釉质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出生后1、3、5、7、9、11、15d的BALB/c小鼠56只,解剖分离含下颌第一磨牙区的下颌骨,脱钙,制片,HE染色进行牙釉质发育情况的组织学观察,分别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V二步法观察中间层细胞的凋亡及检测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并对TNSALP进行组织学定位.通过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出生后1d.中间层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由比成釉细胞表达高的强阳性表达逐渐降低;至7d时,其表达为阴性,而且中间层细胞随釉质的发育逐渐凋亡.中间层细胞先于成釉细胞表达TNSALP,出生后5d时即呈现强阳性染色,而后其表达又逐步减弱;成釉细胞7d时开始出现阳性,且呈逐渐增强趋势.结论:中间层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及其TNSALP的表达与成釉细胞具有相关性,提示中间层细胞有可能参与成釉细胞的分化及釉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