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260篇 |
免费 | 45015篇 |
国内免费 | 2159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42篇 |
儿科学 | 6552篇 |
妇产科学 | 2335篇 |
基础医学 | 25106篇 |
口腔科学 | 7362篇 |
临床医学 | 48595篇 |
内科学 | 33168篇 |
皮肤病学 | 4930篇 |
神经病学 | 7621篇 |
特种医学 | 15614篇 |
外科学 | 33979篇 |
综合类 | 116573篇 |
现状与发展 | 93篇 |
预防医学 | 48485篇 |
眼科学 | 4773篇 |
药学 | 50545篇 |
669篇 | |
中国医学 | 45032篇 |
肿瘤学 | 174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7篇 |
2024年 | 6135篇 |
2023年 | 6912篇 |
2022年 | 13980篇 |
2021年 | 17088篇 |
2020年 | 15265篇 |
2019年 | 8397篇 |
2018年 | 8295篇 |
2017年 | 11575篇 |
2016年 | 8616篇 |
2015年 | 15925篇 |
2014年 | 20394篇 |
2013年 | 26005篇 |
2012年 | 37230篇 |
2011年 | 39893篇 |
2010年 | 36111篇 |
2009年 | 31654篇 |
2008年 | 32468篇 |
2007年 | 31224篇 |
2006年 | 27366篇 |
2005年 | 21439篇 |
2004年 | 15152篇 |
2003年 | 12184篇 |
2002年 | 9256篇 |
2001年 | 8403篇 |
2000年 | 6279篇 |
1999年 | 2248篇 |
1998年 | 504篇 |
1997年 | 398篇 |
1996年 | 381篇 |
1995年 | 322篇 |
1994年 | 321篇 |
1993年 | 179篇 |
1992年 | 151篇 |
1991年 | 123篇 |
1990年 | 96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99篇 |
1986年 | 100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46篇 |
1983年 | 47篇 |
1982年 | 51篇 |
1965年 | 16篇 |
1959年 | 27篇 |
1958年 | 36篇 |
1957年 | 36篇 |
1956年 | 23篇 |
1955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由于外伤原因摘除眼球后造成眶窝凹陷,采用义眼台植入和义眼修复是常规矫治方法[1].但对于合并大范围眶壁骨折者,即使眶内植入义眼台,配戴义眼后仍会出现上睑沟加深、眼窝凹陷、上睑退缩等畸形,即使加厚义眼也难以改善外观,被称为眶内容物缺失综合征[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通过一例眼球缺失伴眶壁骨折患者的病情分析、手术设计及疗效观察,对眼球缺失伴眶壁骨折患者眶壁重建的必要性、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2.
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中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肿瘤干细胞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法,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分裂、增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CC-2细胞表面CD44和CD24表达的差异性;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不同表型的ACC-2细胞后,以裸鼠成瘤试验了解不同表型ACC-2细胞的成瘤能力。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体外单细胞培养的ACC-2,仅有4.5%可持续分裂、增殖。CD44-和CD44 /CD24 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均无长期存活能力。不同表型的ACC-2动物成瘤试验结果显示,CD44 /CD24-亚群的ACC-2细胞最低成瘤接种细胞数显著低于常规ACC-2细胞,CD44-和CD44 /CD24 细胞则均无成瘤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44 /CD24-肿瘤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细胞表面抗原为CD44 CD24-的肿瘤细胞仅占ACC-2肿瘤细胞的极少部分,这些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ACC-2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成瘤能力源于CD44 / CD24-细胞亚群。未分离的ACC-2细胞与CD44 /CD24-ACC-2细胞在与细胞分化、凋亡、黏连、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基因上存在差异。提示ACC-2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而CD44 /CD24-是ACC-2肿瘤干细胞必须兼备的表面标志。 相似文献
123.
涎腺腺样囊性癌DNA甲基转移酶与抑癌基因甲基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通过对DNA甲基转移酶(DNM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表达的检测,分析DNMT与ACC抑癌基因甲基化、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探讨DNMT在A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ACC临床病理标本进行DNMT1、DNMT3b的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观察,将观察结果与p16、RASSFlA、DAPK、MGMT、E.cadherin多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况、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进行比较,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DNMT1在ACC中的阳性表达程度明显高于DNMT3b的阳性表达(P〈0.01)。②DNMT1阳性表达随发生甲基化的抑癌基因个数的增加而增加,DNMT1高、低表达组与抑癌基因高、低甲基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SSFlA基因的甲基化呈相关性(P〈0.01)。③DNMT1的阳性表达程度与ACC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1)呈正相关,实性成分越多、分期越晚,表达越高。④未发现DNMT3b与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况、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的相关性。结论DNMT1可能是ACC体内对维持抑癌基因甲基化起主导作用的甲基化酶,与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A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在AC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可能作为肿瘤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评价口腔癌术后近距离腔内照射控制复发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口腔癌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患者238例,其中143例单独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95例同时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和外照射.100例同期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作疗效对比.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结果: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或同时配合腔内及外照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是62%和22%,79%和62%以及71%和43%,3种治疗方法对肿瘤的5年和1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54%和52%,78%和76%以及72%和69%.UICC分期、病理分级、组织来源及肿瘤发生部位对生存率和局控率均有重要影响.结论:术后配合放疗可有效地控制口腔癌术后复发,尤以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更佳,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可望成为新的、常规的口腔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5.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等多学科治疗.由于原发灶范围、术者的熟练程度及患者是否为瘢痕体质等原因,部分喉癌患者术后存在喉气管狭窄的并发症.喉气管狭窄影响患者发声和呼吸等功能,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喉气管狭窄治疗方式较多,但仍是耳鼻咽喉科的棘手问题,准确地评估喉气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喉气管狭窄的治疗.现就喉癌术后喉气管狭窄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头孢哌酮的新方法.方法 在碱性介质中,头孢哌酮对铁氰化钾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头孢哌酮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方法学评价及对血浆头孢哌酮的测定,评估建立方法的性能.结果 在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该分析体系的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变化与头孢哌酮的浓度在0.2×10-5~5.2×10-5 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7.1×10-7 g/mL.对含3.0×10-5 g/mL和4.0×10-5 g/mL头孢哌酮的溶液分别平行测定11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9%和0.51%.结论 本方法分析成本低,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可用于血浆中头孢哌酮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重庆三峡库区16个区县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为先天性心脏病人群干预及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重庆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平台,收集、回访、调查、整理三峡库区所属区、县5433例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并从中筛选出4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与库区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 大渡口区、涪陵区、长寿区、沙坪坝区、巴南区、万州区等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奉节县等区县人群的患病率较低.4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室间隔缺损最多(44.7%),其他依次为房间隔缺损(10.8%)、动脉导管未闭(8.9%)、法洛四联征(7.7%)等.结论 室间隔缺损为重庆三峡库区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加大早期筛查力度,加强孕早期保健和防护,重视产前健康筛查,对预防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基于沙班类药物的抗栓方案与基于华法林的抗栓方案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C H 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录于PubMed、Cochrane、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沙班类药物与华法林比较治疗心房颤动合并CHD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大出血、临床相关非大出血(CRNMB)、卒中、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项研究,包括82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沙班类抗凝药与基于华法林的抗栓方案比较,沙班类药物组的IST H大出血[OR=0.68,95%CI(0.55,0.84),P=0.004],CRNMB[OR=0.73,95%CI(0.64,0.84),P<0.001]发生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两组全因死亡率、卒中、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沙班类抗凝药抗栓方案的出血发生率低于基于华法林的抗栓方案,而缺血事件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分析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不同时间点的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137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问卷(QLQ-C30)量表在化疗后即刻(T1)、化疗后1个月(T2)、化疗后3个月(T3)及化疗后6个月(T4)4个不同时间点进行动态调查.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在化疗期4个时间点的症状严重程度(F=76.31,P=0.00)、生活质量(F=117.65,P=0.00)均有差异.T3时间点的症状最严重、生活质量最差.T1时间点提取出4个症状群,分别为:病感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神经系统症状群及疼痛相关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多个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T3时间点提取出5个症状群,分别为:神经系统症状群、病感症状群、疼痛相关症状群、情感症状群及消化道症状群.以上症状群与QLQ-C30量表多个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化疗后即刻至化疗后3个月,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群越来越严重,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参数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病情程度、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SUI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并给予盆底肌训练.分析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旋转角度(θ)、膀胱颈下移距离(X)、膀胱颈移动度(Mu)、膀胱尿道后角(α)]与SUI问卷评分(SS)、肌纤维疲劳度的相关性,以及分析其预测SUI疗效不佳的价值.结果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分娩方式、会阴情况、流产次数和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既往分娩次数、新生儿体重、θ、Mu、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患者X与SS、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θ、Mu、α与SS评分、盆底肌纤维疲劳度呈正相关(P<0.05).疗效良好者θ、Mu、α低于疗效不佳者(P<0.05);θ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临界值37.35°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59.84%.结论 盆底超声参数中θ、Mu、α与SUI患者肌纤维疲劳度、病情程度存在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