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93篇 |
免费 | 965篇 |
国内免费 | 3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7篇 |
儿科学 | 124篇 |
妇产科学 | 41篇 |
基础医学 | 656篇 |
口腔科学 | 150篇 |
临床医学 | 1193篇 |
内科学 | 844篇 |
皮肤病学 | 210篇 |
神经病学 | 150篇 |
特种医学 | 278篇 |
外科学 | 724篇 |
综合类 | 2706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1121篇 |
眼科学 | 67篇 |
药学 | 1234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203篇 |
肿瘤学 | 27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20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327篇 |
2021年 | 414篇 |
2020年 | 328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70篇 |
2017年 | 271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340篇 |
2014年 | 480篇 |
2013年 | 587篇 |
2012年 | 869篇 |
2011年 | 931篇 |
2010年 | 912篇 |
2009年 | 751篇 |
2008年 | 722篇 |
2007年 | 659篇 |
2006年 | 583篇 |
2005年 | 468篇 |
2004年 | 370篇 |
2003年 | 268篇 |
2002年 | 236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161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及其成骨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自行研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评估其成骨效应。方法 取南海澄黄滨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制成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人工骨,并将其与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几丁糖复合制成了三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mposite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人工骨,将此三种不同配型的复合人工骨和单纯CHA人工骨分别植入四组24只SD大白鼠肌肉内。手术后2、4、6、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计数高倍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和炎性细胞数量。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处理系统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期取材结果显示:B组(CHA rhBMP2)和D组(CHA rhBM2P 几丁糖)的单位视野内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单纯CHA)和C组(CHA 几丁糖):而C组和D组的单位视野内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组和B组。即D组人工骨的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多、炎性细胞少。结论 rhBMP2-几丁糖/CHA复合人工骨不但具有显著的成骨诱导作用,还具有炎症反应轻及持续的诱导成骨作用,是一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72.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150例PSA升高和 (或 )DRE异常和 (或 )TRUS异常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10针穿刺活检术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50例 ,第 1组在尖部及两侧的前列腺精囊连接部注射 2 %利多卡因 ,每点 3ml,第 2组注射生理盐水 ,第 3组为对照组 ;穿刺结束后即刻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 结果 利多卡因组疼痛评分 0~ 7.5分 ,平均 2 .0分 ;生理盐水组 0~ 9.1分 ,平均 4.0分 ;对照组 0~ 7.4分 ,平均 3 .7分。经方差分析检验 ,利多卡因组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利多卡因组疼痛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 150例患者观察 6~ 10d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 ,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的疼痛感觉 ,推荐为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常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透明帽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Cap)与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接受EMR—CaP治疗的30例(EMR—Cap组)及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接受MBM治疗的32例(MBM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技术的疗效、安全性及费用。结果EMR,Cap组平均病变切除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分别为26rain和43min.明显长于MBM组的10min和32min(P=0.036,P=0.038)。切除病变总厚度和黏膜下切除深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MR—Cap组平均治疗费用为(5466±354)元,明显高于MBM组的(4014±368)元(P=0.008)。EMR—Cap组出现术后狭窄1例,MBM组出现术中穿孔1例。术后随访17~42个月,无一例局部复发,EMR—Cap组m现1例淋巴结转移。结论EMR—Cap和MBM均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在保证相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与EMR—Cap相比,MBM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治疗成本低的优点,适宜广泛推广和开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男性型脱发患者头皮雄激素受体(andr ogen r ecept or,AR)表达情况。方法:对来自10例男性AGA患者和3例正常人的头皮,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男性型脱发患者头皮不同区域AR的表达。结果:患者不同部位总的AR表达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脱发区最强,且均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毛囊隆突部和毛囊漏斗部,脱发交界区及脱发区的AR表达强于枕部非脱发区及正常对照组(P<0.05);在表皮,枕部非脱发区、脱发交界区及脱发区AR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皮脂腺部位,各组的AR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男性型脱发患者不同区域头皮AR的表达是有区别的;毛囊隆突部和漏斗部,交界区及脱发区AR表达明显增强,可能是男性型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双酚A (BPA)对体外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增殖能力与闭锁蛋白Occludin (OCLN)表达的影响,探讨BPA对精子发生的损伤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雄性Wistar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实验分为BPA染毒组(25 μM、50 μM和100 μM分别处理细胞24h)、溶剂对照组(无血清DMEM/F12+DMSO+细胞悬液)和空白对照组(无血清DMEM/F 12).CCK-8法测支持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OCLN表达水平.结果 分离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纯度>90%.CCK-8实验结果显示:BPA对支持细胞增殖活性具有抑制作用,BPA浓度>103μM时,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OCLN蛋白表达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染毒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A可抑制睾丸支持细胞增殖活性和OCLN的表达,干扰支持细胞正常的生精过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结肠癌Rho解离抑制因子2(RhoGDI2)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结肠癌患者原发癌灶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RhoGDI2的表达及其与相应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18例配对结肠腺癌原发灶组织和癌旁5 cm正常结肠组织的RhoGDI2的表达.结果 RhoGDI2阳性率在结肠癌原发癌灶和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73.33%和33.33% (P<0.05);RhoGDI2阳性率与临床TNM分期相关(P<0.01),与原发灶T分期范围相关(P<0.05),与淋巴结N分期、远处转移M无明显相关(P>0.05).18例结肠癌RhoGDI2 Western blot灰度值高于正常组织的4.8倍(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癌灶组RhoGDI2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对照组(P <0.05);RhoGDI2表达阳性率与临床TNM分期明显相关(P<0.01),与原发灶T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 RhoGDI2在结肠癌中表达上调,与临床TNM分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观测肩峰的应用解剖学参数,分析锁骨钩状钢板与肩峰下表面形态的匹配性,为锁骨钩状钢板的临床应用及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西门子螺旋CT对61例国人行双肩薄层扫描并三维重建,男24例,女37例;年龄20~ 83岁,平均45.2岁.测量肩峰的厚度、长度及宽度,观察肩峰下表面的形态;并比较肩峰下表面形态与钩状钢板的匹配性. 结果 肩峰厚度平均为(0.85±0.1 3)cm,男性平均为(0.94±0.12) cm,女性平均为(0.79±0.10) 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2,P =0.020);肩峰长度平均为(2.08±0.20) cm,男性平均为(2.09±0.21) cm,女性平均为(2.06±0.18)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1,P=0.129);肩峰宽度平均为(3.81±0.52) cm,男性平均为(4.34±0.32) cm,女性平均为(3.47±0.25)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25). 结论 肩峰的形态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表现在肩峰厚度与宽度方面,现有锁骨钩状钢板的深度偏大,且形态与国人肩峰下表面形态匹配性欠佳,有必要根据性别差异改进器械,同时在使用时注意个体化塑形,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样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B)及组织蛋白酶D(CatD)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2例胆囊癌组织和20例胆囊良性病变(其中胆囊腺瘤样息肉10例,慢性胆囊炎10例)组织中CatB及CatD的表达.结果 CatB、CatD在胆囊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 (30/32)、90.63% (29/32),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样息肉组织(分别为60.00%、60.00%,P<0.05)和慢性胆囊炎组织(分别为60.00%、50.00%,P<0.05).CatB、CatD的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标本Nevin分期、病理学分级、病理学类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B与Cat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34,P <0.05).结论 CatB和CatD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作为胆囊癌组织学标志物.胆囊组织中CatB和CatD的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CatD与CatB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肾脏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尤因肉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特点. 方法 肾尤因肉瘤患者1例,男,33岁.体检发现左肾肿物3d.B超检查见左肾实质下部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其内血流信号丰富.CT检查示左肾下极类圆形肿块,5.1 cmu×4.7 cm大小,平扫中等密度,内见多个小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明显,考虑为肾癌.行后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手术顺利.检索相关文献复习讨论. 结果 病理报告:左肾下极直径4.0 cm灰白色肿物,部分坏死,瘤细胞小圆形,较均匀一致,成片分布,胞界不清,胞质稀疏,细胞核大小较一致,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99(+),PAS(+),WT-1(-).病理诊断为肾尤因肉瘤.术后化疗:短周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每天1次,连续2d),长周期(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每天1次,连续6d),长短周期交替进行,共6个周期,周期间隔21 d.随访14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肾尤因肉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生物学行为进展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加放、化疗为主,但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