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05篇 |
免费 | 778篇 |
国内免费 | 3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篇 |
儿科学 | 108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504篇 |
口腔科学 | 126篇 |
临床医学 | 944篇 |
内科学 | 651篇 |
皮肤病学 | 173篇 |
神经病学 | 122篇 |
特种医学 | 225篇 |
外科学 | 556篇 |
综合类 | 2180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874篇 |
眼科学 | 50篇 |
药学 | 995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972篇 |
肿瘤学 | 2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347篇 |
2020年 | 258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217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388篇 |
2013年 | 461篇 |
2012年 | 691篇 |
2011年 | 752篇 |
2010年 | 725篇 |
2009年 | 592篇 |
2008年 | 571篇 |
2007年 | 505篇 |
2006年 | 465篇 |
2005年 | 367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8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但有学者认为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别,仍未超出四气范围。既然未超出寒热范围,那么为什么提出平性,并沿用至今呢?平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之处呢?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的性、味、归经、齐全523味药物为研究对象,尝试基于药性—功效知识元语义分析,探讨平性的药性定位,并与"寒、凉、温、热"四性进行比较,从而论述"平"性与四气中其他四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监测腹液中端粒酶活性(TA)用于诊断腹腔转移癌、评价腹腔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技术检测腹液中TA,分析腹腔转移癌患者腹腔化疗前后腹液中TA结果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腹腔转移癌腹液中TA的阳性结果(56/68)显著性高于良性腹水患者(2/33)(P<0.01),其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EA、细胞学检测结果(P<0.01);化疗有效者的阳性结果(10/37)明显低于化疗无效者(28/31) (P<0.01),且化疗后TA阳性者6~18个月的生存人数显著性低于指标阴性者(P<0.01或P<0.05).结论 检测腹腔化疗前后腹液中TA对协助诊断腹腔转移癌、评价腹腔化疗疗效及判断预后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水翁花黄酮类化合物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进的Sellins-Cohen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MC对SMMC-7721细胞DNA片段化的影响。用PCR-ELISA法测定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c-myc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及h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DMC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后,引起SMMC-7721细胞DNA片段化率增大,片段化率效果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1DMC处理48 h后,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下降了(66.2±2.1)%。c-myc和hTERT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67.3±2.1)%,(64.4±2.3)%,c-myc和hTERT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69.6±1.9)%,(71.3±2.4)%。结论:DMC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c-myc基因和hTERT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内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穴位对脑中枢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内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内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获得局部脑组织激活与否的试验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内关穴和非穴,对双侧顶叶、额叶、枕叶、颞叶、基底节区、扣带回、小脑、脑桥、脑岛等多个脑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从激活几率、激活数量和激活强度上看,针刺右侧内关穴以激活左侧顶叶、额叶、颞叶、枕叶为主,并且特异性激活左侧海马和双侧桥脑;尽管在脑区的激活上,有上述趋势,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和非穴激活的脑区有相对的差异性,针刺外周穴位能特异性的激活脑中枢。 相似文献
35.
脐带血有核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脐带血有核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疗效并探讨机制。方法采集新生儿脐带血,获取含干细胞的有核细胞混悬液,每份平均含有核细胞4.29×108个,通过腰椎穿刺,将其移植入蛛网膜下腔。结果移植后第5天患者单手握力较移植前平均增加1.68 kg;移植后第1个月94.46%患者病情好转;第2个月5.12%持续好转,73.04%保持稳定;第3个月36.06%保持稳定;第4个月18.85%保持稳定;第5个月10.61%保持稳定。结论脐带血有核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在一定时间内可有效缓解ALS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Gli抑制剂GANT61诱导人结肠腺癌细胞LOVO凋亡的机制。方法 对Lovo细胞分别应用(0、10、20)μmol/L等不同浓度的GANT61处理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处理结果,比较Gli1、Gli2、Fas和Bcl-2蛋白和细胞凋亡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ANT61可以显著下调LOVO细胞Gli1、Gli2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Fas蛋白表达;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MSO组(P<0.01),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DMSO组(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DMSO组(P<0.01)。结论 GANT61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特异性抑制LOVO细胞中Gli1、Gli2表达从而调节Fas、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糖尿病(DM)患者(男48例,女33例)的血清C-Ⅳ和LN含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9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16例,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用直线相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N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1例DM患者血清C-Ⅳ[(74.6±24.2μg/L]、LN[(137.1±29.5)μ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5.4±7.9)、(98.6±15.4)μg/L,P<0.01];DM各亚组患者血清C-Ⅳ、L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DM各组间血清C-Ⅳ、LN水平随尿白蛋白量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直线相关分折提示血清LN及C-Ⅳ水平均与BUN、Cr、HbA1C、UAER相关(P<0.05,P<0.01),血清C-Ⅳ、LN水平与FBG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Ⅳ、L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Ⅳ、LN、HbA1c、UAER可能更早、更全面地反映DN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8.
目的:总结48例马方综合征(旧译名马凡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与结果。方法:分析了48例马方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男性41例,女性7例,年龄分布20~73岁,平均(38±3)岁。马方综合征升主动脉瘤直径4.5~11.8cm,平均(6.9±2.5)cm,全部病人有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均由主动脉瓣及主动脉窦高度扩张所致。病理检查示主动脉壁中层均呈囊性坏死,弹力纤维断裂及平滑肌细胞退行性变。结果:4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Bental’s手术38例,Wheat’s手术3例。手术死亡3例。非手术组7例,其中死亡5例(心力衰竭死亡2例,动脉瘤破裂2例,恶性室颤1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马方综合征合并有升主动脉瘤及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均应及时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