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07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手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为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固定标本进行第三脑室的解剖观察和测量 ,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经室间孔入路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室间孔长径、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中间块长径、宽径为 (6.8± 2 .3 )mm、(3 .8± 1.0 )mm ,前后联合间距 (2 1.8± 2 .1)mm ,前、后联合到中间块为 (6.3± 0 .8)mm、(8.8± 1.3 )mm ,前后联合中点处第三脑室高度 (13 .8± 1.4)mm ,室间孔下、后联合前及中间块上、下第三脑室宽度分别为 (6.3±2 .2 )mm、(4 .9± 1.8)mm、(3 .4± 1.6)mm和 (4 .3± 1.8)mm ,中间块上、下最小高度为 (4 .4± 1.3 )mm和(4 .3± 1.3 )mm。内窥镜可较清晰显示第三脑室内结构 ,但中间块可影响显露。结论 :内窥镜下经室间孔入路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rALR对HBsAg及BSA免疫大鼠产生抗体、细胞因子和对脾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甲醇诱导表达rALR,测定活性并进行以下研究.①rALR对HBsAg免疫的影响:实验分为:生理盐水、HBsAg20 μg/只、HBsAg20 μg rALR100 μg/kg、HBsAg20 μg rALR 25 μg*kg、HBsAg20 v pPIC9K表达上清、HBsAg20 μg CsA10mg/kg,共6组;②rALR对BSA免疫的影响:实验分为:生理盐水、BSA25 μg/只、BSA25 μg rALR100 μg/kg、BSA25 μg pPIC9K表达上清、BSA25 μg CsA10 mg/kg,共5组.以上均皮下注射免疫大鼠,1次/周×4次,ELISA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IL-2和IFN-γ.③rALR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Wisar大鼠先皮下注射HBsAg(20 μg/只)1次,2周后处死,分离脾单核细胞,种板,再加HBsAg 1 μg/孔和/或相应处理因素(rALR、空质粒表达产物等),48h后加3H-TdR,12 h后收集细胞,检测cpm值.结果 rALR100 μg/kg HBsAg组的8只动物中,有2只出现抗HBs的抗体,空质粒对照组和单用HBs Ag组8只动物均出现抗HBs.rALR 100 μg/kg BSA组的8只动物中,有3只出现抗BSA抗体,空质粒对照组和单用BSA组8只动物均出现抗BSA的抗体.rALR 100μg/kg能明显抑制细胞因子IL2及IFN-γ的产生.rALR4μg体外能明显抑制脾细胞的增殖.结论 rALR能抑制HBsAg和BSA诱导大鼠产生相应抗体及IL-2、IFN-γ的产生;体外能抑制经体内致敏的脾细胞的增殖,说明rALR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未加和加入阿莫西林后格列美脲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4种浓度下,单用格列美脲时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4.2%、92.8%、91.4%、91.0%;与阿莫西林合用时,格列美脲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依次变为90.9%、89.0%、89.6%、90.0%。结论 与阿莫西林合用后,格列美脲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颈静脉球解剖变异对经内镜行岩斜坡区病变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颈静脉球的解剖变异对颞骨径路在内镜下行桥小脑角区病变手术的影响。方法 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内镜手术,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颈静脉球高度为左侧(7.39±2.11)mm,右侧(9.05±3.10)mm;宽度为左侧(6.28±1.25)mm,右侧(6.34±0.79)mm;颈静脉球顶距鼓室天盖、后半规管上、下缘、上半规管顶点、内淋巴囊上缘、面神经锥段中点、内听道下缘之间距离分别为:(16.05±3.34)mm、(8.73±3.11)mm、(3.13±1.83)mm、(14.63±3.33)mm、(5.01±2.88)mm、(3.70±3.36)mm、(5.03±3.19)mm。结论 高位颈静脉球对内镜手术有一定影响,但相对非内镜手术而言要小,高位颈静脉球的定义依不同的术式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半规管功能和听力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40侧国人成人尸头上模拟单纯后半规管切除及后、上半规管切除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 ,对暴露的范围进行解剖测量 ,比较相关数据。结果 岩上窦下缘至颈静脉球顶的垂直线距离为 (15.0 2± 3 .69)mm (7.80~ 2 1.3 0 ) ,乙状窦内侧至内淋巴管起始处的水平距离为 (10 .62± 2 .0 9)mm (6.2 0~ 16.80 ) ,颞骨岩部后硬脑膜至外半规管后壶腹后缘的水平距离为 (6.2 1± 1.78)mm (3 .80~ 10 .10 ) ,至后半规管中点后缘水平距离为 (4.0 7± 1.2 6)mm (2 .10~6.60 )。乙状窦内侧至内听道口后缘中点水平距离为 (19.89± 3 .10 )mm (14 .70~ 2 4.60 ) ,岩骨后硬脑膜至上半规管前壶腹后缘间水平距离为 (12 .60± 2 .73 )mm (8.2 0~ 19.10 )。结论 颞骨径路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同时保留听力和平衡功能是可能的 ,相对而言 ,后上半规管切除比单纯后半规管切除所得的术野大 ,暴露好且操作相对简单 ,不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枝穗大黄中 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一种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波长λS=290nm,参比波长λR=342nm。结果枝穗大黄中大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62%,平 均回收率为97.5%。结论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方法简单、灵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氟尿嘧啶/亚叶酸(5-FU/FA)联合奥沙利铂与5-FU/FA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FU/FA联合奥沙利铂组(A组)20例,70.0%为复治患者,5-FU/FA联合紫杉醇组(B组)20例,55.0%为复治患者,转移部位包括肝、淋巴结、腹腔、腹壁等。结果:两组患者各有20例可评价疗效,A组CR2例,PR7例,有效率(CR PR)45.0%,B组PR9例,有效率45.0%。A组有20例评价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B组有20例可评价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结论:5-FU/FA联合奥沙利铂与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当.毒性反应可耐受。两者相比,联合奥沙利铂具有用药方便,严重的毒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加替沙星制剂中加替沙星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测定的 RP- HPL C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 ODS柱 (15 0 mm× 4 .6 mm,5 μm) ,流动相为 1%三乙胺 (磷酸调节 p H至 4 .5 ) -乙腈 (82∶ 18,体积比 ) ,检测波长 32 5 nm。结果 加替沙星在 2 .32~ 4 6 .4 8μg/ 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日内及日间 RSD分别为 1.1%和 1.7%。平均回收率为 99.9% ,RSD为 0 .6 5 %。最低检测限为 0 .2 μg/ ml。结论 该方法简单 ,灵敏度高 ,结果准确 ,可用于加替沙星制剂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乌拉地尔缓释胶囊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乌拉地尔缓释胶囊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乌拉地尔血药浓度的变化。用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体外释放度采用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的转篮法。结果 单剂量试验乌拉地尔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37±13.77)%;两种制剂乌拉地尔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347.6±493.2),(2458.9±526.5 )ng·h·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17±0.28),(4.23±0.29)h;峰浓度(cmax)分别为:(325.6±40.3),(322.0±75.5 )ng·mL-1。多剂量试验乌拉地尔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99±16.24)%;两种制剂乌拉地尔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513.1±1372.7) ,(4549.7±1308.8)ng·h·mL-1;稳态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00± 0.49),(4.08±0.43)h;稳态峰浓度(cmax)分别是 :(544.5±147.1),(565.7±146.8)ng·mL-1;波动度DF分别是(91.22±14.07)%,(84.53±26.10)%。体外12h平均累积释放86.33%和87.35%。结论 对单剂量口服两种制剂后的lnAUC0→∞,lnAUC0→t,lncmax经双单侧t检验,tmax经秩和检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表明两者为生物等效制剂,且乌拉地尔缓释胶囊的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polo-like kinasel (PLK1) expression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tissue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PLK1 expression in 60 cancer tissu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noncancerous tissues from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as measured by both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 l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PLK1 protein expression in eighty-nine paraffin-embedded samples. Results The PLK1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in the 60 fresh cancer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cancerous tissues ( P 〈 0. 0001, P = 0. 031 respectively). In paraffin-embedded samples, apart from its increased expression level, PLK1 was found to be in both cytoplasm and nucleus, double-site location only occurred in poor-differentiated cancer, PLKI expression intensity was associated with tumor dif- ferentiation ( P = 0. 03), invasion ( P = 0. 032 ), TNM stage ( P = 0. 019) , ki67 expression ( P = 0. 011 ). Th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PLK1 expression had better survival rate than that with positive PLK1 expression ( P =0. 0292 ). Conclusion PLK1 may have clinicopathological value in tumor diagnosis, and may become another new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