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1篇
  免费   1190篇
  国内免费   753篇
耳鼻咽喉   318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819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348篇
内科学   853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184篇
特种医学   507篇
外科学   1089篇
综合类   3449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311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1330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32篇
肿瘤学   60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1115篇
  2011年   1245篇
  2010年   1001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938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治疗巨大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治疗难治性巨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肾镜结合EMSⅢ代碎行清石系统治疗36例复杂性巨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肾上盏6例,中盏10例,下盏3例,肾盂14例,输尿管上端3例。结石直径1.5~6.0cm,平均2.7cm,其中巨大鹿角状结石12例。结果:肾镜直视下一期取石32例,1周后二期取石2例。34例2周内结石全部排净,另外2例术后2个月有结石残留,残留结石直径均小于0.8cm,行一次体外碎石后排净。平均手术时间58min,术中估计出出量平均50ml,均无需输出,无肾切除、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经皮肾镜下使用EMSⅢ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使绝大多数患者避免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02.
肘关节前脱位在临床上较肘关节后脱位少见,由于尺骨鹰嘴与肱骨滑车关节面的解剖关系,使尺骨鹰嘴前脱位多合并有骨折,单纯肘关节脱位多见于壮年人,一旦发生,整复常比较困难,很多患者经受了切开复位之苦,我们自2000年以来,用屈曲位单人顶推法整复肘关节前脱位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肩胛盂骨折的分型、手术治疗指征和方法。方法对8例肩胛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改良Idebery肩胛盂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Ⅴ型2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1个月,平均14.2个月。根据美国肩肘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为55~100分,平均85.6分,优5例,良1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肩胛骨盂缘骨折块移位≥1 cm、前缘骨折块≥25%、后缘骨折块≥33%,或盂窝骨折肩关节面不平整≥5 mm及盂肱关节不稳定均需手术治疗。对肩胛盂骨折采用改良Idebery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手术治疗,且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4.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怀疑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和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PET检查,通过与CT比较及手术探查,评价PE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怀疑术后肝转移的18例患者,经PET显像确诊17例,其中14例同时伴有肝脏以外的其他脏器转移(肺转移2例、腹壁转移2例、骨转移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PET诊断阴性的1例患者,随访1年后仍无瘤存活。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经PET检查发现有结肠癌伴肝转移。结论 与CT相比,PET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的敏感度更高,对术后肝转移患者是否选择再次手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脂肪抽吸术后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抽吸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脂肪栓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主要措施为对重要脏器的保护、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在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应用酒精治疗。结果:经治疗3例脂肪栓塞的患者均治愈。结论:脂肪栓塞应早期诊断并积极组织抢救,酒精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与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动态平衡调控着骨重塑稳态,其平衡被打破将介导系列骨疾病发生与发展,如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硬化症等。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是一种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是骨吸收增强剂和骨形成抑制剂,可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 BMSCs)、OB和OC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及基因表达而减弱BMSCs成骨分化、抑制OB矿化和促进OC活化、增殖与成熟,导致骨形成和吸收之间动态失衡扰乱骨重建而促进OP的进展。因此,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TNF-α在OP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诱发多种脊柱疾患的病理基础,亦是腰痛发生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是诱发IVDD主要疾病之一。高糖生态位介导的椎间盘(IVD)细胞凋亡是糖尿病相关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高糖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促进IVDD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衰老、凋亡和炎症反应,亦通过诱导自噬和氧化应激,加速IVDD的病理进程。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综述高糖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IVDD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该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阐明高糖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IVDD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在临床应用中的手术体会。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12例13侧因各种原因需行全髋关节置换者接受了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采用Gibson切口,在头下位置将股骨头截断,保留完整的股骨颈。选择合适的外杯,55°外翻角装入。内杯为超高分子聚乙烯,超半径设计保持外翻45°。术前、术后及随访中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随访时摄X线片以了解假体的位置、松动情况及异位骨化。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4年的随访,13侧人工髋关节临床效果良好。人工髋关节的活动及功能良好,髋关节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1分;影像学检查显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结论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因各种原因需行全髋关节置换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主要适用于无骨质疏松且股骨颈完整者。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发生的并发症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2006年10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患者486例,共发生各类手术并发症45例,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早期手术并发症13例,包括切口感染5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6例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晚期并发症32例,包括椎弓根螺钉断裂20例、椎弓根螺钉松动4例、连接杆断裂3例、钉杆连接松动3例、神经减压不彻底2例。其中20例进行内固定翻修手术,更换椎弓根螺钉12例,更换连接杆3例,调整紧固钉杆连接装置3例,再次前路减压2例。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操作不当、忽视植骨融合的质与量以及手术方式选择错误有关,再次手术只要处理方法得当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0.
罗颖  晏洪波  孔生生  杨斌  徐凯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808-1809
目的:探讨倍频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太田痣、雀斑、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调Q开关Nd:YAG激光美容仪,治疗时根据不同的病变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参数。色素性病变患者180例,其中雀斑60例,太田痣60例,脂溢性角化60例。三个病种分别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雀斑、脂溢性角化病治疗组采用532nm激光治疗,太田痣治疗组采用1064nm治疗,各对照组均采用1064nm和532nm两种激光组合治疗;各组分别治疗4次后,每次间隔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雀斑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太田痣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5),脂溢性角化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Q开关Nd:YAG激光仪治疗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个性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