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2篇
  免费   1174篇
  国内免费   712篇
耳鼻咽喉   144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22篇
口腔科学   190篇
临床医学   1415篇
内科学   1023篇
皮肤病学   153篇
神经病学   351篇
特种医学   392篇
外科学   1031篇
综合类   314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177篇
眼科学   174篇
药学   1326篇
  19篇
中国医学   1462篇
肿瘤学   51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1059篇
  2011年   1169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996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318 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1.318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的损伤效应,确定损伤阈值并观察损伤修复情况。方法 以普通白色仔猪为实验动物,以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照射猪躯干两侧皮肤。损伤阈值实验时以肉眼可见红斑反应为判定标准,于照后即刻观察皮肤红斑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红斑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损伤修复观察实验所用激光剂量均高于损伤阈值,于照后即刻至49d观察皮肤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1.318μm激光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为9.2J/cm^2。随着激光剂量的提高,皮肤损伤反应依次表现为暂时性红斑反应、持续性红斑反应、白色凝固斑、淡褐色(炭化)凝固斑。损伤修复所需的时间依次为数分钟、数天、十余天、数十天。结论 1.318μm激光可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ED50为9.2J/cm^2。激光剂量越高,皮肤损伤越重,修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和T2WI上表现为正常的脑白质区(NAWM)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并探讨DTI和三维脑白质束示踪技术对MS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MS患者和32名与MS患者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进行头部DTI检查,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图(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图(FA),分别选取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正常人相应脑白质区测量ADC值和FA值,并使用示踪技术做出三维脑白质束图像。结果 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区、NAWM区和对照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233±0.119)、(0.973±0.098)、(0.748±0.089)×10^-3mm^2/s和(0.620±0.094)×10^-3mm^2/s,FA平均值分别为0.225±0.052、0.311±0.050、0.421±0.070和0.476±0.069。对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数据进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斑块、斑块旁脑白质、NAWM分别和对照组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三维脑白质束图像可以观察到MS斑块。结论 使用DTI检查生成的ADC图和FA图可以有助于评价MS中各部位脑白质的改变。通过三维脑白质束示踪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MS斑块区白质束的异常。  相似文献   
53.
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75例脊柱结核采用99Tcm—MDP(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核素全身骨显像,了解脊柱病灶的显影情况和全身其他骨关节是否并存病灶的情况。[结果]175例患者全部显像为阳性,其中伴有多节段椎体结核者146例,其中2个椎体者78例,3个椎体者26例,4个椎体以上者42例。伴有四肢骨关节结核者22例,伴骶髂关节结核者29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脊柱结核诊治中有重要价值,可以发现全身骨与关节多个结核病灶,对制定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
红斑狼疮皮损中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红斑狼疮皮损区T淋巴细胞亚群CD4 和CD8 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红斑狼疮皮损区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红斑狼疮患者皮损CD4 T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8 T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存在CD4 T细胞活性增强,CD8 T细胞功能抑制,从而导致免疫紊乱而发病。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伴淋巴结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梭形细胞肌上皮癌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例颌下腺梭形细胞肌上皮癌及颈清扫淋巴结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异型性明显,分裂相易见伴大片坏死及玻璃样变.经广泛取材,见到少许小管样结构及小灶状鳞状细胞癌成分.颈清扫淋巴结可见鳞状细胞癌转移.免疫组化显示,梭形肿瘤细胞:SMA、Desmin灶状阳性,p53强阳性,CK(AE1/AE3)、S-100、CD34、GFAP、CD10、HMB45均为阴性;淋巴结转移癌成分CK(AE1/AE3)阳性、SMA阴性.结论 肌上皮癌属于罕见的恶性肿瘤,梭形细胞为主的肌上皮癌,其淋巴结转移癌的形态可以与肿瘤主体细胞的形态截然不同.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6.
肝外伤157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0年9月至2002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57例肝外伤患者,包括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治疗125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32例,完全治愈28例,4例死亡。手术治疗125例,完全治愈107例,死亡18例,总治愈率85.9%(135/157),病死率14.1%(22/157),其中9例死于多发性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8例死于肝内大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5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肝外伤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积极抗休克,实行重症监护和防治并发症等非常重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7.
三种内固定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swan-likememoryconnector,SMC)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并与加压接骨板(dynamiccompressiveplate,DCP)和带锁髓内针(lockedintramedullarynail,LIN)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1997年8月~2001年8月入院的新鲜上肢长骨干骨折148例,分别采用SMC(49例)与DCP(50例)、LIN(49例)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常规抗炎治疗1周,定期拍片并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SM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LIN组与DCP组(P<0.05),三组伤口感染率无差异。SMC组骨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显著短于DCP组和LIN组(P<0.05),而术后功能优良率高于DCP组和LIN组。在SMC固定下,骨折愈合直接由解剖型或类解剖型的骨样骨板状直接替代连接,固定段无应力遮挡和骨质疏松。结论SMC是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优于DCP和LIN。SMC的几何构形和力学特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在本器固定下,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尚未被认知的骨折愈合方式。  相似文献   
58.
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等不同组织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方法从SD大鼠股骨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后1∶2传代,传至第5代后分为普通传代培养组、神经细胞诱导组、成骨细胞诱导组和脂肪细胞诱导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形态变化以及矿化结节和脂肪细胞的形成;流式细胞检测第5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31、CD34、CD4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普通传代培养组和神经细胞诱导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扩增至第5代时形态趋于一致,呈梭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99.83%)、CD44(99.77%)、CD90(99.86%)均呈阳性表达,CD31(0.83%)、CD34(1.78%)、CD45(2.90%)无表达。在体外,普通传代培养细胞仅巢蛋白呈阳性表达;由神经细胞诱导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且形态类似神经细胞;由成骨细胞诱导的细胞质内可见矿化结节形成;由脂肪细胞诱导的细胞质内出现多个猩红色呈簇状的脂肪滴。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提取、纯化和扩增,可于体外自发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并可通过诱导向神经细胞、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而且可能具有自发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CISH)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CISH患者 6 0例 (腹腔镜组 )与开腹子宫全切除术 6 0例 (开腹组 )为研究对象。术前B超检测两组子宫大小无明显差异 ,术后两组的病理诊断均为良性。结果 :腹腔镜组 6 0例均获成功 ,与开腹组相比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 ,术后最高体温低 ,术后用药少 ,患者痛苦小 ,住院时间短 ,术后发热率低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CISH具有很多微创手术的优点 ,适合良性子宫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bFGF )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t osteoblasts cultured in vitro. Methods: The osteoblasts isolated from a Sprague-Dawley rat and cultured in vitro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FGF ( 5-50 ng/ml) respectively. At 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was measured with immunocytochemistry,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 TGF-β1 )was detect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bFGF on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osteoblasts. Resu/ts: bFGF ( 5-50 ng/ml ) could obvious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osteoblasts. The intracellular expression of TGF-β1 mRN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intracellular ALP content decreased. Conclusions: bFGF can obviously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osteoblasts and promote the synthesis of TGF-β1, but cannot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osteobla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