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0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593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834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1354篇
内科学   1111篇
皮肤病学   137篇
神经病学   394篇
特种医学   5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41篇
综合类   3277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207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1371篇
  17篇
中国医学   1073篇
肿瘤学   67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083篇
  2010年   905篇
  2009年   780篇
  2008年   844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后,VSM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骨桥蛋白基因转录的变化。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gax)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NGax蛋白表达的变化,以RT-PCR技术检测VSMC中MMP2 mRNA和骨桥蛋白mRNA的变化。结果:AdCMV-gax转染后:(1)VSMC中Gax蛋白的表达比转染前显著增高(P<0.01); (2)VSMC中MMP2 mRNA和骨桥蛋白mRNA 比未转染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增强gax基因表达可抑制MMP2和骨桥蛋白的转录。  相似文献   
992.
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131I治疗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为了缩短住院时间和有利于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内容,采用入院前、入院后、131I治疗前和出院前4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使每个患者知晓核素治疗的特点和要求,自觉遵守国家的放射防护法规,保护环境和家人,又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后(CPR)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生,探讨乌司他丁对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PR后存活〉48h的40名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于48h抽取外周血测定核因子kB(NF-kB)的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进行罹患SIRS的评估,检测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PR后两组患者外周血NF-kB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患者NF-KB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SIRS的发生率仅20%,对照组SIRS的发生率为65%。治疗组患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肌肝(C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抑制CPR后机体炎症反应并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青光眼手术患者31例34眼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发生时间、类型及处理方法,分析各类型青光眼和手术方式对术后浅前房的影响。结果: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率较高占23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易引起浅前房。27眼用保守治疗,7眼用手术治疗均恢复前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最高,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相似文献   
995.
32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胆囊结石患者,选择性地进行术前ERCP检查,成功率为93.7%。18例术前临床表现怀疑有胆总管结石存在,ERCP发现8例(44.4%)有胆总管结石;12例无胆总管结石依据,1例(8.3%)存在胆总管结石。另外,发现胆道变异1例。通过资料分析,认为LC术前选择性ERCP的适应证为:胆总管直径大于0.8cm,B超怀疑或发现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病史,胆源性胰腺炎病中及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96.
硝酸羟胺急性中毒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硝酸羟胺急性中毒病理变化特点 ,为硝酸羟胺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ICR雄性小鼠 ,体重 18~ 2 2g ,一次性腹腔注射 12 0mg/kg体重的硝酸羟胺 ,制作硝酸羟胺急性中毒小鼠模型 ,染毒 7d后处死 ,取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以肺、肝脏损伤较重 ,表现为肺泡及其间质广泛出血 ,肝细胞严重变性、弥漫性水肿和气球样变。结论 肝脏和肺是硝酸羟胺急性中毒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997.
急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的一个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在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形成中的卷入情况及不同转归病人的临床和CT特点。方法以收治本科未经急性期手术的ASDH病人为对象,记录来院时病人的症状、体征和CT变化参数,并CT复查(24h内密集实施)直至一个核定的转归。随访6个月。结果38例患者发生6种转归:再出血ASDH明显增大或脑内血肿增大手术2例,亚急性化手术6例,血肿区脑脊液渗入4例,血肿液化后逐渐吸收4例,数小时至数天内消散21例,慢性化1例。血肿自然消散的时间为2.5h-6d,约66.7%的病例1d内消散。较厚的血肿容易亚急性化,亚急性化手术多在伤后8~18d,平均第13天。血肿液化后部分病例体积稍增大但可以不手术,吸收时间在第13~45天,平均27.7d。慢性化1例,在伤后2.5个月时手术。4例血肿区脑脊液渗入者中,3例CT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另1例临床也支持。6个月时随访,2例死亡可能与CSDH相关,没有发现其他与原创疾病相关的手术或死亡病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亚急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但它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21例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比值(FIns/FBG)及口服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中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糖负荷后C-肽曲线下面积(AUCcp)、AUCi/AUCg、AUCcp/AUCg、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3、0 minC肽(CP30′)3、0 minC肽和血糖比值(CP30′/G30′)、HomaB功能指数、Homa IR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FBS、AUCg显著下降(P<0.01);FIns、AUCi、ΔI30′/ΔG30′明显上升(P<0.05);FIns/FBG、AUCcp、AUCi/AUCg、AUCcp/AUCg、CP30′、CP30′/G30′、HomaB功能指数显著上升(P<0.01);Homa IR下降(P<0.01)。结论对伴显著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 5 -氮胞苷 (5 -aza)浓度对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MSCs ;用 5 -aza对MSCs进行体外诱导转化 ,并使用心肌特异性抗体 (肌钙蛋白I和肌凝蛋白重链 )对诱导后的MSCs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分离培养后的MSCs生长密集 ,形态呈纺锤状 ,在 5 μmol/L和 10 μmol/L 5 -aza的诱导下分化成类心肌细胞 ,HE染色结果 :胞浆嗜酸性 ,免疫组化染色心肌特异性抗体阳性。电镜发现 :胞核居细胞中央 ,肌丝和幼稚肌结形成。结论  5 -aza是促进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有效诱导剂 ,以 5 μmol/L的 5 -aza对MSCs向心肌细胞转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00.
昼夜节律是生命体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生物特性,生物钟基因调节着生命体的节律,Bmal1、Clock、PERs、CRYs、Rev-erbα等生物钟基因及下游的钟控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细胞与骨细胞之间通过共同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免疫紊乱会导致骨代谢异常。骨免疫学的诞生有利于深入研究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骨免疫参与了许多骨科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生理状态下,生物钟基因通过调控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生物节律,在维持骨免疫的平衡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理状态下,生物钟基因功能异常不但导致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节律紊乱,进一步导致骨量丢失和免疫炎症反应,而且通过IL-1、IL-6、TNF-α、RANKL等骨免疫因子对骨代谢产生作用。反过来,免疫炎症反应也会对生物钟基因正常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骨代谢。根据生物钟基因和骨代谢自身的特点,认识生理病理状态下生物钟基因与骨免疫的相互作用,对骨骼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