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891篇 |
免费 | 7528篇 |
国内免费 | 49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93篇 |
儿科学 | 1445篇 |
妇产科学 | 362篇 |
基础医学 | 4439篇 |
口腔科学 | 1393篇 |
临床医学 | 9803篇 |
内科学 | 6533篇 |
皮肤病学 | 817篇 |
神经病学 | 1935篇 |
特种医学 | 3120篇 |
外科学 | 7443篇 |
综合类 | 22084篇 |
现状与发展 | 26篇 |
预防医学 | 9962篇 |
眼科学 | 877篇 |
药学 | 9224篇 |
138篇 | |
中国医学 | 7528篇 |
肿瘤学 | 3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8篇 |
2023年 | 955篇 |
2022年 | 2431篇 |
2021年 | 2984篇 |
2020年 | 2631篇 |
2019年 | 1421篇 |
2018年 | 1668篇 |
2017年 | 2117篇 |
2016年 | 1593篇 |
2015年 | 2947篇 |
2014年 | 3847篇 |
2013年 | 5087篇 |
2012年 | 7218篇 |
2011年 | 7607篇 |
2010年 | 7147篇 |
2009年 | 6338篇 |
2008年 | 6523篇 |
2007年 | 6352篇 |
2006年 | 5766篇 |
2005年 | 4613篇 |
2004年 | 3142篇 |
2003年 | 2522篇 |
2002年 | 1863篇 |
2001年 | 1747篇 |
2000年 | 1392篇 |
1999年 | 454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0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直径6 em以上大体积肾上腺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经腹腔途径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直径6 cm以上肾上腺肿瘤患者39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43-115分钟,平均67分钟,术中出血量42-180 ml,平均75 ml.术后住院时间5-9天,平均6.4天,所有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病理示嗜铬细胞瘤24例(61.5%),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2.56%),肾上腺髓质脂肪瘤3例(7.69%),肾上腺神经纤维瘤6例(15.38%),肾上腺囊肿2例(5.13%),肾上腺皮质癌2例(5.13%),肾上腺转移癌1例(2.56%).结论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直径6 cm以上大体积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适用于腹腔镜技术成熟的泌尿外科开展. 相似文献
992.
吴元兵|朱云峰|葛红卫|朱永斌|姜云飞|符伟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2):1493-1496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一期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SA)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2年1月76例胸主动脉病变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主动脉夹层56例,壁间血肿6例,胸主动脉瘤5例,外伤性胸主动脉破裂9例。腔内修复术中一期覆盖LSA 32例,部分覆盖9例,保留35例。观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1.3%),死于急性脑梗死。32例覆盖LSA的患者中,发生脑血管意外3例(9.4%),左锁骨下动脉窃血1例(3.1%),左上肢乏力4例(12.5%),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32);9例部分覆盖LSA患者和35例LSA未覆盖患者中,发生脑血管意外各1例。随访3~40个月,死亡1例,I型内漏2例,均再次手术干预获得成功。结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有选择性地一期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髋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常规髋外侧入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经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弧形切口加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改良组),27例采用常规髋外侧切口加DHS固定(常规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Evans分型、合并症、受伤至入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引流量、住院时间及负重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改良组和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4±1.28)周和(12.29±1.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P=0.15)。术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愈合、主钉切出股骨头、内固定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充分暴露,并能减少肌肉损伤,降低手术风险,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5(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因多节段颈脊髓病变分别接受椎管成形术的患者27例(A组):男21例,女6例;年龄33~80岁,平均60.4岁;减压3~6个节段.同期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术的患者41例(B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22~77岁,平均58.7岁;减压3-6个节段.术后随访12~46个月(平均22个月);两组手术前后以Cobb法测量颈椎前凸角度,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并记录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比较B组中9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B1组)与32例无C5神经根麻痹患者(B2组)的手术前后颈椎前凸角度及CCI.结果 A组C5神经麻痹发生率为3.7%( 1/27),B组发生率为22.0%(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 0.05),10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平均于术后14个月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B1组手术前后CCI改变率为38.07%±18.03%,B2组为22.81%±12.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5).结论 相比颈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C5神经根麻痹可能与颈后路术后颈椎前凸增加有关,神经根拴系效应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RNA干扰RelB基因对鼠RM-1前列腺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靶向RelB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Lentilox-sh-RelB),脂质体介导转染RM-1细胞后进行放射(2,4,6,和8Gy剂量)处理培养,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RelB的mRNA和蛋白表达,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及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转染后放射处理培养,siRelB-RM-1组Rel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Vector-RM-1组和nontrans-RM-1组(P<0.05);放射处理培养后siRelB-RM-1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siVector-RM-1组和nontrans-RM-1组(P<0.05);培养后siRelB-RM-1组细胞Mn-SOD活力下降,放射增敏比为5.13。结论:RNA干扰RelB基因可增强鼠RM-1前列腺癌细胞株放射后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RNA干扰RelB基因,抑制细胞增殖,降低Mn-SOD活力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92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和病理结果,探讨钙化、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和边缘环状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单发结节伴钙化和多发结节伴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组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结果 甲状腺良性疾病钙化和微小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2.05%和6.50%,甲状腺癌则为80.07%和51.53%,甲状腺癌钙化和微小钙化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P<0.01);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伴钙化的恶性率分别为53.31%和22.16%,伴微小钙化的恶性率则分别为74.12%和47.92%,单发结节伴钙化和伴微小钙化的恶性率均要高于多发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岁患者钙化的恶性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P<0.05);微小钙化的恶性率在44岁及以下年龄组>44岁以上年龄组(P<0.01).结论 钙化和微小钙化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单发结节和年轻患者的钙化和微小钙化的恶性率更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监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表达浓度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13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及术后24个月等各时间点的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分析CK19浓度变化与乳腺癌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3个时间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的CK19 mRNA的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个月CK19 mRNA水平较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未复发组的外周血中CK19 mRNA浓度持续维持在低水平,而复发转移组的CK19 mRNA表达浓度在下降后再次升高(P<0.01).②CK19 mRNA的表达与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和Ki67表达无明确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高危因素指标相关,复发转移时其浓度升高,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PCNL出血的风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21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1例,女87例.年龄19 ~70岁,平均48岁.其中鹿角形结石146例.7例有开放或PCNL手术史.合并糖尿病41例,高血压病89例.本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伴随疾病、结石类型、穿刺肾盏、通道数量、通道大小、手术时间及术者经验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回归分析. 结果 207例手术获得成功,11例因通道建立失败改开放或终止手术.采用单通道碎石176例,多通道碎石31例.采用18 F通道163例,24 F通道44例.平均手术时间78.4 min.输血16例,输血率为7.7%,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例行肾脏切除.单变量分析中,鹿角形结石(P =0.034)、合并糖尿病(P =0.030)、通道数量(P=0.019)、通道大小(P =0.008)及手术时间(P=0.001)是影响输血率的主要因素.平均血红蛋白下降11.2 g/L.其中鹿角形结石患者平均血红蛋白下降(12.4±4.6)g/L,非鹿角形结石患者(8.3±3.3)g/L;单通道碎石(10.8±3.2)g/L,多通道碎石(13.2±3.5)g/L;18F通道碎石(10.5±2.5)g/L,24 F通道碎石(13.2±4.4) g/L;糖尿病患者(12.7±5.3) g/L,非糖尿病患者(10.8±4.1)g/L.鹿角形结石(P <0.001)、合并糖尿病(P =0.015)、通道数量(P =0.016)、通道大小(P <0.001)及手术时间(P <0.001)是影响血红蛋白下降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穿刺位置、既往手术史及术者经验不是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多变量回归分析中,鹿角形结石( OR=1.92)、合并糖尿病(OR=1.75)、多通道(OR =2.45)、大通道(OR=1.32)及手术时间过长(OR=1.66)显著增加出血的风险. 结论 鹿角形结石、多通道、大通道、合并糖尿病及手术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PCNL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131I-Herceptin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荷人乳腺癌裸鼠的放射免疫显像特点.方法 以对数生长期的SK-BR-3乳腺癌细胞皮下接种BALB/c-neu裸鼠建立动物模型,对荷瘤小鼠模型进行SPECT连续显像.测量小鼠注药后的4、12、24、48 h各脏器每克组织每分钟的放射性计数(cpm/g),并计算T/NT以及每克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占注射剂量放射性计数的百分比(% ID/g).结果 (1)SK-BR-3细胞皮下接种BALB/c-neu裸鼠后成瘤率96%.(2)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显像对比明显;实验组T/NT以及肿瘤组织%I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131I-Herceptin在SK-BR-3乳腺癌裸鼠肿瘤组织中的浓聚明显,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在活体肝移植中利用受者胆囊管完成供肝多支胆管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利用受者胆囊管与供肝多支胆管中的一支进行吻合的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余供肝胆管与受者肝总管或右肝管相吻合,从而完成供肝多支胆道的重建.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所有受者均于术后2周和术后3个月时接受胆道造影检查.结果 术后2周时,5例受者的胆道造影均显示肝内、外胆道无明显狭窄及外漏.3例受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肝功能异常,术后3个月时接受胆道造影检查见肝内外胆道良好,无明显狭窄及外漏,胆道排空良好.1例受者术后肝功能持续正常,因未满3个月,尚未接受第2次胆道造影检查.1例受者术后早期恢复顺利,术后3个月时胆道造影检查见右前支胆管见胆囊管迂曲,吻合口狭窄,因肝功能正常,给予拔除T管;术后9个月时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胆红素及转氨酶的轻度升高,行胆道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发现胆总管中段管腔略窄,较前无明显变化,副右肝管近端较前扩张,将免疫抑制剂由他克莫司更换为西罗莫司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在活体肝移植中,如果供肝具有多支胆管开口,利用受者胆囊管进行吻合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