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237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725篇
预防医学   28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68篇
  2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16例大中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肿瘤均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14例(87.5%),术后面神经功能依据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MRI增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减少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保护面听神经功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某院门诊妊娠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促进妊娠患者的安全及合理用药。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某院门诊临床诊断涉及"妊娠"但不包括"正常妊娠监督"和"未确认妊娠"的处方,按照药品说明书,对处方中的用药医嘱分别从适应证、禁忌证、给药途径、给药频次、给药剂量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判断其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分析。结果:共抽取2 872份门诊处方,用药医嘱3 926条,用药品种88种。其中,涉及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共689张(23.99%)、用药医嘱827条(21.06%)及药物品种15种(17.04%)。主要的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为超剂量用药(60.67%)、超适用人群用药(19.98%)和超禁忌证用药(18.61%)。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前3位的药物种类依次为女性生殖系统用药(61.91%),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23.82%)和中成药(12.82%)。结论:妊娠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应积极推进妊娠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的循证研究、建立超说明书用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确保妊娠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利用GSP分析仪检测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的指标——血17羟孕酮(17-OHP),分析GSP性能,并比较GSP与AutoDELFIA 1235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评估GSP分析仪及检测方法应用于新生儿CAH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1)检测GSP 17-OHP测定试剂盒3305-0010自带质控品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发放的17-OHP室间质评标本,通过计算不精密度、正确度和线性评估GSP筛查CAH的性能;2)收集用AutoDELFIA 1235检测出的可疑阳性样本108例及未检测的新筛样本2 180例,分别用GSP和AutoDELFIA 1235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并比对GSP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3)通过百分位法统计分析确定初始的切值(cut off值)。结果 1)GSP检测17-OHP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35%~5.35% 和 3.07%~6.21%;正确度、线性符合要求;2)GSP和AutoDELFIA 1235筛查CAH的阳性、阴性和总的一致性分别为59.7%、99.8%和97.7%,GSP检测CA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6.93%;(3)GSP筛查CAH时17-OHP的初始cut off值设为12.0 nmol/L。结论 1)GSP分析仪的性能满足实验室要求,可应用于新生儿CAH的筛查。2)GSP检测17-OHP与AutoDELFIA 1235相比,其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更高,检测值更低,GSP应用于CAH筛查需要根据统计结果重新设定新的cut off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血浆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HOTTIP预测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40例T3~4aN;M0期胃癌患者和4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未行任何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胃癌患者采用CAPEOX化疗方案,2个疗程后再次检测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他临床项目并评估胃癌患者NAC治疗的效果,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归为客观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归为疾病控制。比较H19和HOTTIP在不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19和HOTTIP诊断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价值。结果 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NAC治疗后,T降期13例,T未降期27例;客观缓解25例,疾病控制35例。NAC治疗前,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H19:1.42比0.98,Z=–3.835,P<0.001;HOTTIP:2.15比1.04,Z=–5.062,P<0.001),且二者在T降期和疾病控制患者中均低于T未降期和疾病进展(5例)患者(T降期情况:H19:1.12比1.54,Z=–2.960,P=0.002;HOTTIP:1.49比2.30,Z=–2.310,P=0.019;疗效情况:H19:1.39比2.48,Z=–3.211,P<0.001;HOTTIP:1.96比3.25,Z=–2.393,P=0.014)。NAC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AC治疗前(H19:1.12比1.42,Z=–3.965,P<0.001;HOTTIP:1.30比2.15,Z=–4.839,P<0.001),但二者NAC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值在T降期和T未降期以及客观控制和疾病进展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19和HOTTIP无论单独或联合区分胃癌与胃良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均>0.7。结论血浆中H19和HOTTIP有可能是胃癌的一种潜在肿瘤标志物,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血浆中H19和HOTTIP表达水平较低的胃癌患者可能对NAC治疗较敏感。  相似文献   
75.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颅中窝底后缘相关解剖径线,探讨颅中窝底变异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人40例(80侧),在冠状位HRCT上测量颅中窝底后缘相关解剖径线并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成人颅中窝底后缘深径左侧为(4.09±2.26) mm,右侧为(4.75±2.14) mm,总体为(4.42±2.21) mm,双侧比较(P=0.14)无显著统计学差异;95%可信区间0.09~8.75 mm.男性颅中窝底后缘深径(4.75±2.07) mm,女性(4.80±2.05) mm,男女比较(P=0.927)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HRCT可以清晰显示颅中窝底后缘骨性解剖结构,当颅中窝底后缘深径大于8.75 mm时,规定为颅中窝底低位,应提示临床此种变异.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麻杏苡甘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分子靶标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从TCMSP以及BATMAN-TCM数据库中按照一定规定方法挑选出麻杏苡甘汤加味的活性成分及主要分子靶标.从OMIM及GeneCards中获得COVID-19的靶点.利用Bioinformatics&Evolutionary Genomics平台获得麻杏苡甘汤加味-COVID-19的共同靶点,然后将共同目标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网络模型,构建"有效成分-靶标"网络,并对共同目标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麻杏苡甘汤加味中有118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46个靶点发挥抗COVID-19作用,GO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麻杏苡甘汤加味在治疗COVID-19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影响脂多糖、细菌源分子、金属离子作用于氧化应激、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方中的有效活性物质主要通过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7等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因子与配体的有效结合、磷酸酶的生成、血红素集合等有关.结论:麻杏苡甘汤加味中有118种成分具有抗COVID-19的作用,这些分子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影响血管通透性及凝血组织因子基因的表达、抗病毒、抗炎,从而缓解新冠病毒所致的肺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微小血栓形成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患者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39% 与 75.76%,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较高(P<0.05),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明显较低(P<0.05),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8% 与 4.55%,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以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中3个阶段大鼠模型为切入点,从线粒体融合-分裂动态变化的角度探索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能量变化的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和模型组24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适应性喂养7 d后进行维生素D3(VitD3,30万 U·kg-1)灌胃,14 d后再予以VitD3灌胃(20万 U·kg-1),继续高脂饲料喂养21 d后,随机选择6只大鼠为血瘀证前期组,进行模型验证并同时取材;其余大鼠继续高脂饲养30 d后随机选择6只为亚血瘀证期组;剩下的大鼠为心血瘀阻证期组,继续高脂饲养的同时予以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 mg·kg-1)连续3 d,1周后记录心电图。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数量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动力学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相关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血瘀证前期组、亚血瘀证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血瘀证前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上调(P<0.05)。空白组主动脉三层膜结构完整;血瘀证前期组中膜开始出现明显的钙化现象,内膜少量炎性细胞附着;亚血瘀证组动脉内膜下及中膜平滑肌出现空腔结构;心血瘀阻证组动脉管壁三层结构均严重破坏。空白组心电图提示P波规律出现,QRS波波形规律,无宽大畸形,S-T段未见明显压低及抬高;血瘀证前期组心电图与空白组心电图对比未见明显异常;亚血瘀证期组心电图出现J点上抬趋势,S-T段有稍许抬高,但抬高程度≤0.1 mV;心血瘀阻证期心电图提示S-T段明显压低,压低程度>0.1 mV,J点压低>0.1 mV。空白组线粒体大小、形态正常,嵴清晰致密;血瘀证前期组线粒体呈梭形,嵴稀疏;亚血瘀证期组部分线粒体形态上显著拉长,甚至出现空泡样改变;心血瘀阻证期组线粒体呈现破碎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动力学相关蛋白1(Drp1),分裂蛋白1(Fis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血瘀证前期组比较,心血瘀阻证组Mfn2表达下调(P<0.05);与空白组及血瘀证前期组比较,亚血瘀证组、心血瘀阻证组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表达下调(P<0.05,P<0.01);与血瘀证前期组比较,亚血瘀证组Drp1,Fis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与亚血瘀证组比较,心血瘀阻证组Mfn2,Drp1表达下调(P<0.01)。与空白组比较,血瘀证前期组及亚血瘀证组Mfn2及OPA1在线粒体中广泛聚集,而在心血瘀阻证期Mfn2红染明显变少;Drp1/Fis1在空白组及血瘀证前期组荧光表现微弱,而在亚血瘀证组及心血瘀阻证组荧光强度明显。结论 心肌细胞线粒体动力学随着心肌细胞能量需求的改变而变化。Mfn2在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早期阶段以融合效应为主,随着病程的逐渐发展,Mfn2开始介导线粒体自噬过程;OPA1在内膜融合及嵴的完整性中发挥作用,OPA1表达量下降与冠心病血瘀证加速发展密切相关;Drp1与Fis1将受损的线粒体分离出来为线粒体自噬作准备的过程有利于缓解机体能量需求和供应失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对比观察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ADAPT)与常规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按照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分为ADAPT组(n=29)和支架组(常规支架取栓,n=25);比较2组术中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摄影序列数和摄影帧数以及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DAPT组透视时间、AK、DAP、摄影序列数和摄影帧数均低于支架组(P均<0.05)。ADAPT组25例(25/29,86.21%)、支架组13例(13/25,52.00%)AK值<1.0 Gy,ADAPT组中AK值<1.0 Gy者占比高于支架组(P<0.01);ADAPT组22例(22/29,75.86%)、支架组11例(11/25,44.00%)DAP值<100 Gy·cm2,ADAPT组中DAP<100 Gy·cm2者占比高于支架组(P=0.01)。透视时间与DAP(r=0.60,P<0.01)、AK(r=0.69,P<0.01)均呈正相关,DAP与AK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 ADAP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支架取栓。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升高,PaCO: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