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2篇 |
免费 | 287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163篇 |
口腔科学 | 117篇 |
临床医学 | 346篇 |
内科学 | 239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109篇 |
特种医学 | 91篇 |
外科学 | 191篇 |
综合类 | 738篇 |
预防医学 | 302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36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48篇 |
肿瘤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238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219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193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求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 自2021年1―7月从CNKI、CBM、VIP、WANFANG中筛选关于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试验文献110篇,搜集组方用药后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中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 最终纳入104首中药复方,涉及125味中药,结果显示用药频次≥10的有27味中药,药物功效以补益为主,性味多甘温,主要归脾、胃、肺三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条;聚类分析结果选取出8组具有关联性的药组;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公因子11个。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便秘以养阴生津为主,同时结合消渴病的病机特点,灵活运用温阳、活血、理气类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估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21例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病人资料,其中男4例,女17例,平均年龄76岁(65~89岁);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天(3~8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21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人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其中11例病人随访超过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6~48个月)。21例病人肱骨大、小结节均愈合。术后6个月,21例病人的VAS评分为(1.24±1.22)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1.10±7.16)分,末次随访时进一步提高为(88.45±4.57)分。进一步研究发现,75岁以上病人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75岁以下病人[(0.73±0.90)分 vs. (1.80±1.32)分],Constant-Murley评分也显著低于75岁以下病人[(78.00±6.83)分 vs. (84.50±6.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西部战区总医院肾病内科住院肾性贫血患者蔗糖铁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旨在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调取西部战区总医院HIS系统中肾病内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使用蔗糖铁注射液的肾性贫血患者病历资料207份,从蔗糖铁注射液的适应症、溶媒、用法用量、重复用药、禁忌症用药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个人总用量301~600 g的患者最多,构成比为70.53%。血透患者135例,构成比为65.22%;非血透患者72例,构成比为34.78%。铁蛋白浓度≤ 100 μg/L的患者占43.96%。13例(6.28%)合并肺部感染。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为溶媒不适宜(17.87%)、用法用量不适宜(8.22%)、无适应症用药(4.83%)。结论 蔗糖铁注射液的不合理使用应引起药师和医生的重视,强化医嘱审核工作,促进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
The associ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dementia incidence: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下载免费PDF全文
Objectives To assess and synthesize th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published so far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nd dementia incidence. Methods We searched PubMed, Web of Scienc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for potential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previous to April 2018. Two independent reviewers screened the search results fo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repor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F and dementia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cognitive function at baseline and not suffering from an acute stroke.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The pooled hazard ratio (HR) of AF for dementia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software, version 2. Heterogeneity and publication bia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I2 test and funnel plot, respectively. Results We finally identified 11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overing 112,876 patients. All the included studies reported an adjusted HR obtained in multiple Cox regression models. The qualitie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ranged from moderate to high. In pooled analysis with a fixed-effects model, AF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incidence (HR = 1.34, 95% CI: 1.24–1.44). Subgroup analysis of studies considering anticoagulation as an important confounding factor achieved a similar result. Based on the I2 test and funnel plot, we did not detect obvious heterogeneity and publication bias in our study. Meta-regression on age did not find significant result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our meta-analysi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AF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baseline cognitive function not suffering from acute stroke. Screening for dementia in AF patients and including dementia as an independent outcome in large AF treatment trial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55.
【摘要】目的 探讨ICU老年患者术后负面情绪障碍的集束化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80例手术外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并入住ICU,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病情保证、获取信息、被接纳、支持、舒适 5个方面的护理舒适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对比观察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ADAPT)与常规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按照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分为ADAPT组(n=29)和支架组(常规支架取栓,n=25);比较2组术中透视时间、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摄影序列数和摄影帧数以及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DAPT组透视时间、AK、DAP、摄影序列数和摄影帧数均低于支架组(P均<0.05)。ADAPT组25例(25/29,86.21%)、支架组13例(13/25,52.00%)AK值<1.0 Gy,ADAPT组中AK值<1.0 Gy者占比高于支架组(P<0.01);ADAPT组22例(22/29,75.86%)、支架组11例(11/25,44.00%)DAP值<100 Gy·cm2,ADAPT组中DAP<100 Gy·cm2者占比高于支架组(P=0.01)。透视时间与DAP(r=0.60,P<0.01)、AK(r=0.69,P<0.01)均呈正相关,DAP与AK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 ADAP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支架取栓。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心通口服液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心通口服液,10~20 mL/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西雅图调查量表(SAQ)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心功能、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5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体血管阻力(SVR)和胸腔液体含量(TFC)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通口服液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59.
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在医学领域应用存在障碍的原因,提出电子病历自然语言处理测评的方法,介绍历年来有关电子病历自然语言处理测评内容及其发展情况,包括文本检索会议、医学自然语言处理测评、SHARe/CLEF测评、I2B2测评等。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6例诊断为不能手术切除HCC患者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每4周随访肝肾功能、甲胎蛋白水平,以mRECIST标准评价肿瘤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联合治疗后总体生存时间(O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联合治疗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结果本组联合治疗后中位OS 12.5个月,中位TTP 8个月。Child-Pugh分级A级的患者中位OS 15个月、B级的患者中位OS 10个月(2χ=0.07,P=0.05);肝脏单发病灶患者中位OS 18个月、多发病灶患者中位OS 10个月(2χ=4.16,P=0.04)。联合治疗后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24例,ORR 5.56%(2/36),DCR 33.33%(12/36)。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和腹泻。联合治疗前平均TACE次数3.3次,间隔时间平均45天,联合治疗后平均TACE次数2.1次,平均间隔120天。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有助于延长晚期HCC的总体生存时间,尤其对于肝脏单发病灶及肝功能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