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4篇
  免费   3450篇
  国内免费   2061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491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2040篇
口腔科学   502篇
临床医学   3372篇
内科学   3054篇
皮肤病学   282篇
神经病学   928篇
特种医学   1245篇
外科学   2710篇
综合类   8033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378篇
眼科学   358篇
药学   3509篇
  38篇
中国医学   3500篇
肿瘤学   1333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1045篇
  2021年   1413篇
  2020年   1264篇
  2019年   673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889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1572篇
  2013年   2004篇
  2012年   2885篇
  2011年   2991篇
  2010年   2591篇
  2009年   2152篇
  2008年   2219篇
  2007年   2088篇
  2006年   1807篇
  2005年   1522篇
  2004年   1010篇
  2003年   1006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3篇
  196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T细胞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SYFPEITHI软件预测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副肌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候选表位分别命名为P20、P21、P22、P23、P24。设计并合成候选表位的编码核苷酸,定向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T-32c( ),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出重组克隆。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Ni^2 -NTA柱亲和层析及透析纯化。纯化后的硫氧还蛋白(Trx)融合蛋白体外刺激C3H/HeJ及C57BL/6小鼠腹股沟淋巴结或脾脏单个核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其增殖。结果候选表位中P20、P21、P22、P23能有效刺激C3H鼠致敏淋巴细胞细胞增殖,P20、P22能刺激C57鼠致敏淋巴细胞增殖。结论P20和P22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通用性T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洛赛克对应激性溃疡进行防治与胃肠道感染几率增加之间的关系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存活30 d以上病人176例,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并分析防治应激性溃疡与发生胃肠道感染的相关性以及相应对策。结果在126例持续应用洛赛克的患者中,持续应用>7 d的患者胃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持续应用≤7 d的病人。其余50例间隔应用洛赛克患者与126例持续应用洛赛克患者相比,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间隔应用洛赛克患者胃肠道感染发生率较持续应用洛赛克>7 d的患者明显下降。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防治>7 d者,由于胃酸分泌严重抑制,增加胃肠道感染发生率。间隔性应用洛赛克治疗在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胃肠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凋亡状况 ,探讨CAA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 -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 39例CAA患者的骨髓CD3 4+ 细胞 ,用DNA末端原位标 (TUNEL)技术分析骨髓CD3 4+ 细胞原位凋亡状况。结果 CAA患者骨髓细胞的凋亡率为 (39.2 4± 12 .70 ) % ,健康对照组为 (8.5 0± 2 .30 ) %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凋亡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皱缩、凝聚 ,但未见到核碎裂现象及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 C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的过度凋亡是其质或 /和量缺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方法:459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SAILS患者,在确诊后至15d内均拍摄胸部X线片。对病灶大小、肺的累及程度及形态特征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单发病灶156例,多发病灶303例,单侧肺受累201例,双侧受累258例。肺内病变的基本征象为:局限性或大片状高密度实变272例、磨玻璃样改变55例、表现为网格状和细微索条状的间质性改变62例,上述征象的混合存在70例。分布于肺野周边区域的磨玻璃样改变是既往未曾见到的征象。结论:SARS肺部X线表现为多种基本X线征象的单独或混合存在。分布于肺野周边区域的磨玻璃样病灶,是SAILS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5.
脊髓前动脉损伤致脊髓缺血性损伤模型的MRI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经脊髓前动脉损伤,致脊髓缺血性损伤模型的高场强MRI信号表现特征。方法:选用12只家犬经颈前手术入路,切断脊髓前动脉,经高场强MRI扫描,对照病理分析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的MRI信号变化特征。结果: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MRI表现出异常T2WI高信号,且出现在脊髓前动脉损伤节段的前2/3,多表现为一例受累及或偏向一例。结论:MRI能确定脊髓缺血性损伤的部位及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热应激条件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进一步从DNA损伤后P5 3mRNA、P2 1mRNA表达改变角度探讨增殖调控的机理。方法 以建立的血管内皮细胞热应激 (4 3℃ ,2小时 )为实验模型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热应激后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 4的细胞周期变化 ,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观察热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DNA的损伤 ,RT PCR检测P5 3mRNA、P2 1mRNA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热应激可使血管内皮细胞DNA产生显著损伤 (P <0 .0 5 ) ,继而P5 3mRNA表达增高 ,并促进P2 1mRNA的上调表达 ,最终使细胞产生G1期阻滞。结论 热应激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DNA ,并通过P5 3、P2 1通路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7.
多价精子抗原表位肽的设计与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开发可供两性使用的多价合成嵌合肽疫苗。方法 选择小鼠精子/睾丸特异性抗原SP17、Cyritestin中特异性氨基酸序列与牛核糖核酸酶非限制性T细胞表位作为骨架,按一定连接方式设计、合成新抗原35肽,并与弗氏佐剂混悬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结果 在430A固相自动肽合成仪上成功地合成35肽,并经HPLC纯化、质谱鉴定证实其纯度达95%以上;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最高达1:6000,阴道粘膜冲洗液中特异性IgA抗体滴度最高达1:300;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达50%左右,淋巴细胞分泌的INF-γ和IL-4分别为60、108μg/ml;实验组BALB/c雌鼠妊娠率平均降至60%,每胎产仔数平均降低58%-71%。结论 含有两种特异性精子抗原中特异性氨基酸序列的新抗原可激发小鼠产生较理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粘膜免疫,并使小鼠受孕率下降,为研制适宜于两性的多价抗生育疫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s,HSC)中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2)表达的影响。从分子和蛋白水平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5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过程中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干预。应用RT-PCR才Western Blot技术,在分子和蛋白水平检测体外分离大鼠HSC中的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组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HSC中TIMP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干预可下调大鼠HSC中TIMP-1的表达,对实验性肝纤维化起到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9.
异体皮肤移植后MIP-3α的表达及其抗体延长存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异体皮肤移植后表皮MIP 3α的表达及其抗体延长移植皮肤存活的作用。方法 进行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 ,免疫组化测定移植皮肤组织内MIP 3α的表达 ;局部应用MIP 3α抗体 ,观察其对移植皮肤存活的影响。结果 移植术后表皮MIP 3α表达增加 ,分别于术后 2 4h及第五天出现两个高峰 ,真皮及其皮下组织未见MIP 3α的表达 ;异体皮肤平均存活时间为 (7 5± 0 9)d ,MIP 3α单抗局部注射 1μg/ml治疗组存活 (8 3± 1 2 )d ,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10 μg/ml组与 5 0 μg/ml组分别为 (15 3± 2 3 )d与 (2 1 8± 1 6)d ,二者均显著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P <0 0 1)。结论 异体皮肤移植后表皮MIP 3α分泌增加 ,促进郎格罕细胞的迁移以进行抗原递呈 ,是移植排斥反应启动与进展的重要因素 ;应用MIP 3α抗体可有效延长异体移植皮肤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0.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倾向于早睡早起(清晨型),而有的人倾向于晚睡晚起(夜晚型).他们也被形象地叫做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清晨型/夜晚型是日周期的重要特征,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1].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社会部门需要24h的连续运转,人们也逐渐脱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而清晨型/夜晚型对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有不同的适应性[2].我们将根据既往研究和我们自己的工作介绍清晨型和夜晚型的睡眠者的睡眠特征、心理特征、与季节的关系以及有关的测评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