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22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5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前,我国阻断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方法是用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筛选供血员,国产试剂盒所用NS3抗原质量不太理想,使得国产试剂对NS3抗体漏检较多,提高该试剂盒质量的当务之急是开发更好的14CV抗原,特别是非结构区抗原。为分析和比较不同长度和型别的NS3片段的抗原性,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5个不同长度和型别的HCV NS3抗原,并作为包被抗原,按间接ELISA原理检测抗HCV国家参考品血清及部分临床样本,比较其抗原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报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接受地西他滨(达珂)联合半剂量CAG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后并发严重感染,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1例老年MDS-RC-MD患者,接受2次达珂联合半剂量CAG方案化疗,2次化疗后均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发热及感染,且第2次化疗过程中感染更严重。治疗过程中均给予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治疗。结果患者感染好转,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上升,脱离了输血依赖。结论达珂治疗MDS血液学改善显著,但治疗过程中可并发严重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3.
目的鉴定65株耶氏菌,了解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抗原抗体与鼠疫菌的相关性,探讨疫源地的现状和性质。方法65株菌用3种致病性耶氏菌诊断血清,分别做玻片、试管凝集试验、生化试验、生长特性,挑选14株菌做毒力因子、毒力基因、致病性、交叉免疫原性、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药敏试验。结果 63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血清型42株O∶3、21株O∶9,中间型1株,假结核血清II型1株;VW+2株,VW±10株,VW-2株;14株菌F1Ag、F1Ab全阴;小肠结肠炎5株菌均有2个毒力基因(ail、ystA)阳性,VW+和VW±对小白鼠、家兔有致病性,动物感染一种耶氏菌后有交叉免疫力,抗原、活菌交叉吸收鼠疫抗血清后血清学IHA、RIHA没有交叉性,常用抗菌素敏感。结论目前动物感染小肠结肠炎菌普遍,猪感染最高,局部已爆发流行,假结核菌偏低,鼠疫处于静息期。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以高中一年级(成人组)和小学1~5年级(儿童组)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对甲、乙肝病毒均易感、只对甲肝病毒易感和只对乙肝病毒易感分为AB组、A组和B组,按0、1和6个月三剂程序分别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灭活甲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疫苗剂量成人组每剂含甲肝病毒抗原500U和(或)HBsAg10μg,儿童组减半。疫苗接种后72h内观察副反应,免疫后2、7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和抗-HBs。结果 儿童AB组和成人AB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8%(2/344)和2.56%(8/312),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8%(34/344)和5.45%(17/2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局部反应主要是轻度疼痛,全身反应主要是低热。免疫后7个月,两组抗-HAV阳转率均为100%,与A组相同;抗体滴度(GMT)分别为33 910mIU/ml和23 435 mIU/ml,显著高于A组;两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30%和96.63%;GMT为103 mIU/ml和102 mIU/ml,抗-HBs阳转率及GMT均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倍尔来福~(TM)甲、乙肝联合疫苗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单价重组乙肝疫苗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对胃癌术后病人应激性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外一科行胃癌根治术的Ⅰ ~ Ⅲ期胃癌病人142例,按1∶1∶1随机分,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人为肠内营养A组49例,肠内营养B组48例和肠外营养组45例,肠内营养A组术后给予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肠内营养B组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混悬液,肠外营养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三组病人术后1、3、7天IR状态,术后6d内血糖波动水平,术前ld和术后7d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等营养指标,术后切口愈合和感染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IR状态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评价,血糖波动水平采用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不稳定指数(GLI)进行评价.结果:肠外营养组病人术后各营养指标均低于肠内营养组,HOMA-IR指数,IR发生率、MAGE、GLI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术后3、7d肠内营养A组HOMA-IR指数、IR发生率均低于肠内营养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天内肠内营养A组MAGE和GLI均低于肠内营养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两肠内营养组病人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肠内营养A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5.7%,高于肠内营养B组的64.6%,肠内营养A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肠内营养B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有助于改善胃癌术后病人应激性血糖波动和IR状态,降低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和感染的发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6例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放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疗效满意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7.
对针刺手法量化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在针刺手法量化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提出在目前情况下,针刺手法量化研究的方法、途径,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强调针刺手法量化研究在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2005-2012年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的各行政区抽取4个区(镇),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各区(镇)的梅毒发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结果2005-2012年珠海市4个区(镇)共报告梅毒486例,无死亡病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99/10万、4.10/10万、4.50/10万、9.30/10万、8.52/10万、18.25/10万、31.31/10万和33.8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9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分别占29.2l%(142例)、32.92%(160例)、1.03%(5例)、1.65%(8例)、35.19%(171例)。除胎传梅毒外,发病年龄从15岁开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76.95%(374例),t〉60岁年龄组占9.67%(47例);梅毒的发病以商业服务、家务及待业居多,其病例构成分别为:20.08%(96例)、18.41%(88例)。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2006年开始出现隐性梅毒超过I期梅毒,2010年起病例数增加迅猛,最高占当年总病例数的55.07%(38/69);各年发病职业构成不同(P〈0.01),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学生人群的构成逐年增多。I期梅毒以男性发病为多,占67.61%,而隐性梅毒则男女分别占51.46%和48.54%;隐性梅毒以家务及待业居多(占22.01%),而I期梅毒则以商业服务居多(占22.05%)。结论珠海市被调查地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隐性梅毒的发病率超过I期梅毒,且普通人群发病有增多趋势,说明该市的梅毒防治工作应深入到各行各业和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79.
80.
应用MS96A型光谱分析仪测定艾条灸、隔姜片灸、隔蒜片灸、隔附片灸时辐射的近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艾条灸光谱相对较离散,可出现数个波峰;隔姜片灸、隔蒜片灸和隔附片灸都各自形成一个特定的波峰且相对较稳定.不同的隔物灸能产生各自的红外辐射光谱,并可对机体有着相应的生理、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