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2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582篇
内科学   69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325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1145篇
预防医学   1284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394篇
中国医学   745篇
肿瘤学   17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708篇
  2003年   777篇
  2002年   561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 将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ND-1(mAb)的VR和VL基因进行重组,构建和表达ND-1scFv,并对其在体内外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采用RT-PCR技术,从能够分泌mAb ND-1的鼠杂交瘤细胞中扩增VH和RL基因,通过重叠延伸拼接PCR在VH和VL基因间引入连接短肽,体外构构建ND-1scFv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EY IF工IMPG-1scFv的免疫学活性。用^99Tc^m标记ND-1scFv后,将偶联物给予荷瘤裸鼠,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显像及生物学分布。结果 SDS-PAGEW显示,重组蛋白Mr为30000,同预期结果一致。IFA及ELISA检测表明,ND-1scFv保留了与亲本抗体相近的免疫学活性,对表达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具有行异结合活性。体内放射免疫实验显示,^99Tc^m-ND-1scFv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呈明显的肿瘤积聚趋向,注入体内1h血中T/NT即在2.61。结论 获得免疫学活性良好的ND-1scFv,对荷瘤动物体内肿瘤的定位快速,准确,可望成为有效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导向载体。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重组卡介苗(rBCG)和中药猪苓多糖(PPS),对荷瘤小鼠空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方法 将黑色素瘤细胞株B16接种于小鼠左大腿外侧皮下,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分别用rBCG-IL-2,rBCG-IL-2 PPSPPS进行局部治疗。于给药后第1,2,3和5wk处死小鼠,用NO酶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的水平,并观察不同实验组瘤体的变化。结果 rBCG-IL-2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的水平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较,PPS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的水平在第1wk与第2wk增高,第3wk起与对照组释放的NO水平没有差异。rBCG-IL-2组小鼠随给药时间的延长,皮下瘤体逐渐缩小。PPS组小鼠瘤体在给药后第1wk和第2wk生长缓慢,第3wk起瘤体生长速度明显增加。结论 rBCG-IL-2与PPS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的水平,rBCG-IL-2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3.
55对独生与多生子女MMPI配对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按同班、同性别、学号最邻近1:1配对原则从16~18岁青少年中选出55对(男34,女21)独生与多生子女作为被试。MMPI测试结果:各量表T值,男性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K量表独生组高于多生组,D和Si两量表独生组低于多生组,其余11项量表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总体上独生与多生子女间无显著个性差异,但独生女与多生女间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64.
迭代加权稀疏分解法是按照白噪声在小波的多分辨结构中的二尺度关系来确定求最小l1模优化问题时的加权系数,并通过一个迭代过程来逐步消除强噪声的影响。通过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单次提取的研究说明了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单次提取效果,其实验结果支持单次提取的视觉诱发电位是不相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5.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功能测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敏度的脑成像技术如CT、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发现了许多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体征或症状、体征与既往卒中史不相关的梗死灶 ,称之为无症状性脑梗死 (asymptomaticinfarct)或静止性脑梗死(silentcerebralinfarction ,SCI)。虽然这些病人经传统的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异常 ,但有学者认为他们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精细运动障碍及情感障碍等。本文对 38例SCI及 30例对照组进行了认知功能、记忆、精细运动、感知觉及情感等方面的评价 ,有利于SCI以及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防…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构建HPV 18 L1-E6,L1-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18 L1-E6和L1-E7基因,插入中介载体pGEMT-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突变L1-E6,L1-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分别与L1基因连接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L1 E6Mxx,L1E7Mxx。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CHO细胞,以抗HPV-18L1,抗E6和抗E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做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 ELISA检测显示,转染各种pVAX1-LIE6Mxx-L1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细胞提取物的P-N值均>2.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颗粒。结论 我建的pVAX1-L1E6Mxx-E7Mxx融合蛋白质表达质粒,可在转当细胞内表达相应的L1-E6Mxx和L1-E7Mxx蛋白,为今后进行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68.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112例、170例和113例新生儿脐血分作ANF、CG和β_2测定。结果:(1)早产儿和地期产儿ANF、CG和β_2-m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足月儿,与正常儿比较P值分别为:P<0.001、P<0.01、P<0.05。(2)高危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越低,脐血ANF、CG和β_2m的含量越高。Apgar评分0′~3′和4′~7′组脐血ANF、CG和β_2-m含量高于8′~10′组。(3)高危儿的转归不同,脐血ANF、CG和β_2-m含量差异也极为显著。抢救成活组、死亡组脐血ANF、CG和β_2-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成活组(P值均<0.01)。(4)本文经抢救和死亡高危儿共27例同时检测了上述三项指标ANF、CG、β_2-m的含量呈高度正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高危新生儿ANF、CG和β_2-m的含量越高,心、肝、肾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因此,脐血ANF、CG和β_2-m可客观而可靠地反映高危新生儿心、肝、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失眠的评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失眠是困扰许多人的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失眠引起白天困倦、疲劳、情绪烦恼、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可造成致命性的结果。虽然失眠发病率很高,但大多数失眠者并未被临床医生所识别。对失眠恰当的评估对患者非常重要。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对失眠评定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睡眠史、自评方法、心理评估,心理生理评估、医学评估、多导睡眠图及其它睡眠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0.
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人IL-18(rhIL-18)蛋白,制备具有高纯度、高活性的rhIL-18。方法:用IF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KK223-3/hIL-18进行蛋白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分离包含体,并对包含体进行洗涤、变性和复性处理,用DEAE-Sepharose CL-6B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复性的rhIL-18;以人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通过T细胞增殖实验、^125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量等方法,测定rhIL-18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诱导、表达了rhIL-18,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显示在分子量大约18.3kD处有一诱导蛋白带,Western blot证明表达产物与抗IL-18单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纯度达94%;表达的rhIL-18蛋白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合成IFN-γ的能力,基本上具有天然IL-18相同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为rhIL-18的获得及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并为将rhIL-18用于肿瘤的免疫生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