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71篇
  免费   5281篇
  国内免费   3445篇
耳鼻咽喉   460篇
儿科学   486篇
妇产科学   390篇
基础医学   4725篇
口腔科学   757篇
临床医学   6040篇
内科学   6147篇
皮肤病学   591篇
神经病学   2102篇
特种医学   19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5528篇
综合类   9431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604篇
眼科学   1092篇
药学   5083篇
  38篇
中国医学   3241篇
肿瘤学   3281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925篇
  2022年   1945篇
  2021年   3048篇
  2020年   2349篇
  2019年   1796篇
  2018年   1802篇
  2017年   1769篇
  2016年   1578篇
  2015年   2420篇
  2014年   2899篇
  2013年   2989篇
  2012年   4057篇
  2011年   4281篇
  2010年   3039篇
  2009年   2482篇
  2008年   2770篇
  2007年   2690篇
  2006年   2377篇
  2005年   2123篇
  2004年   1396篇
  2003年   1158篇
  2002年   979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630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7篇
  197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青年人直肠癌误诊病例(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患者中行直肠癌根治术41例,占62.1%,姑息切除术25例,占37.9%,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化疗.术后随访57例,随访率为86.4%.根治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30.3%;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7.8%,且多发生在2年内.姑息切除术后生存2~15个月.结论 青年人直肠癌误诊率高,临床表现以黏液血便和便频为主,进展快,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根治率低,预后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CNA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脑膜瘤组织和18例正常脑膜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65.9%(6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ln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85.7%)和Ⅰ级(51、7%)之间、Ⅲ级(93.8%)和Ⅰ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蛋白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0%和55.7%(5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71.4%)和Ⅰ级(41、7%)之间,Ⅲ级(87.5%)同Ⅰ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与PCNA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640,P〈0.01)。结论 Survivin过度表达和脑膜瘤发生及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参与了脑膜瘤发生、增殖和发展。  相似文献   
93.
Comparative studies are made on the relative percentages of amino acid content and LDH isozyme by electrophoresis and Slab-PAGE in adult worms of Ascaris lumbricoides, Ascaris suum and Toxocara can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of Arg and His of 17 amino acids bet. ween Toxocara canis and human intestinal ascaris, human biliary ascaris and pig ascaris; there are also obvious differences of band positions of LDH isozyme electrophoretic patterns and band position and amount of slab-PAGE patterns among them, whereas no marked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these three indices in human intestinal ascaris, human biliary ascaris and pig ascaris.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以自体脾静脉重建门静脉系统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胰头癌病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移植的应用及其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门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52min、38min和30min。术后B超随访无脾肿大、腹水等情况,门静脉流量均正常(分别为1450ml/min、1200ml/min和1500ml/min),术后CTA复查显示重建的血管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或狭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黄疸消失,肝功能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自体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的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检测以质粒pIRES为载体构建的带有全序列癌胚抗原(CEA)基因的核苷酸疫苗对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激活效果。方法将CEA基因片段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IRES中,用肌肉注射方法接种核酸疫苗;检测CEA在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小鼠脾细胞CEA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激活效果。结果小鼠经肌肉注射质粒后,免疫组化证实该核酸疫苗可在体内有效表达CEA;分子免疫检测显示注射后小鼠特异性淋巴细胞增值反应明显并且伴有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显著增高。结论实验所构建的核酸疫苗pIRESCEA可在体外及小鼠体内高效表达并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女13例,男11例;年龄65~78岁,平均73.4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位线差,其中Garden分型为Ⅲ型10例,Ⅳ型14例,全部应用后路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0min,手术切口平均长8.0cm,平均输血300ml,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出现。按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UCLA评分由术前平均(11.0±3.8)分升至术后平均(24.3±4.5)分(P<0.01)。本组优17例,良4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后路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可获得与常规后路相同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7.
98.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99.
内眦赘皮与重睑成形同期手术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索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内眦赘皮深部眼轮匝肌结构上的异常特点,遵循内眦赘皮的上睑(倒向性内眦赘皮除外)内侧睑缘处皮肤短缺和尽量减少局部皮肤瘢痕的原则,设计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的新内眦赘皮矫正术(反Stallard法)。结果 临床应用86例,进行了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重睑为稳定性平行型重睑,内眦已完全或大部分开大,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此内眦赘皮矫正术能够充分矫正内眦部结构上的异常,而且适合与重睑成形术同期施行,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酚(EGCG)对异常蛋白β-淀粉样多肽(AB)损伤星形胶质细胞(AS)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新生1d大鼠皮质AS,细胞纯化后,加入Aβ进行处理,随后加入不同浓度(0.1、1、5、10、25、50umol/L)的EGCG培养24h,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进行细胞活性分析、AS中丙二醛(MDA)以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的检测;比较上述指标在损伤前后的变化。结果EGCG能够减轻Aβ对AS的损伤,抑制AS的MDA的产生,降低AS外液中LDH的含量,增强细胞的活性。结论EGCG能够抑制Aβ对AS的损伤作用,并且对其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β引起细胞过度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