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31篇 |
免费 | 1444篇 |
国内免费 | 10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1篇 |
儿科学 | 382篇 |
妇产科学 | 169篇 |
基础医学 | 1047篇 |
口腔科学 | 367篇 |
临床医学 | 2040篇 |
内科学 | 1734篇 |
皮肤病学 | 147篇 |
神经病学 | 473篇 |
特种医学 | 54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632篇 |
综合类 | 4052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1595篇 |
眼科学 | 210篇 |
药学 | 1806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1328篇 |
肿瘤学 | 8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68篇 |
2022年 | 440篇 |
2021年 | 543篇 |
2020年 | 482篇 |
2019年 | 299篇 |
2018年 | 320篇 |
2017年 | 454篇 |
2016年 | 331篇 |
2015年 | 644篇 |
2014年 | 869篇 |
2013年 | 983篇 |
2012年 | 1372篇 |
2011年 | 1553篇 |
2010年 | 1294篇 |
2009年 | 1092篇 |
2008年 | 1164篇 |
2007年 | 1196篇 |
2006年 | 1101篇 |
2005年 | 893篇 |
2004年 | 653篇 |
2003年 | 655篇 |
2002年 | 477篇 |
2001年 | 432篇 |
2000年 | 344篇 |
1999年 | 191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植入电极法记录大鼠视觉诱发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植入式颅骨电极记录大鼠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的方法,同时应用于RCD大鼠及CSNB大鼠,看是否可行.方法:大鼠麻醉后,暴露颅骨表面,分别在前囟(bregma)前4mm和后8mm处钻孔,植入长2mm,直径1.2mm的不锈钢螺钉,分别作为参考和记录电极;接地电极接入尾部.记录暗适应和明适应下视觉诱发电位(刺激光强:0.011,0.035,0.11,0.35,1.1和3.5cd·s/m2,叠加100次,不同光强间隔2~5 min,刺激频率1Hz,时程300ms).1wk后,以同样条件再次记录暗适应和明适应下视觉诱发电位.结果:植入电极后的大鼠存活时间较长,能达数月.记录时基本无干扰,波形清晰,稳定.植入法记录的波形与传统方法记录(记录电极插于两耳连线中点,向前刺入1~1.5cm,保持电极与身体长轴平行;参考电极由不锈钢针制成,插入右侧颊部;接地电极也由不锈钢针制成,置于尾部,对侧眼遮盖.)的波形没有差异,但幅值明显增大.在视锥细胞缺失(RCD)及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SNB)大鼠中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结论:由于电极可以长期留置于大鼠上,有利于观察其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改变,对长期病程变化的研究也非常有利,同时记录和参考电极的位置固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无变化,可大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结果的可重复性及精确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价中药栓剂联合益肾通络清抗汤治疗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栓剂联合益肾通络清抗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两组均治疗12周,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收集治疗前后入组患者的精液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配偶受孕情况,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精子浓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顶体酶活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04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观察组53例,对照组5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Ab转阴率为62.26%(33/53),高于对照组的49.02%(25/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精子顶体酶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精子浓度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精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精子浓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精子顶体酶活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栓剂联合益肾通络清抗汤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性不育患者的AsAb转阴率,改善精液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或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美国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3年间收录的淋巴结转移或骨转移的647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单独骨转移非手术组129例,单独骨转移手术组129例,单独淋巴结转移非手术组131例以及单独淋巴结转移手术组131例,无转移非手术组1...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实验性脑缺血谷氨酸脱羧酶(GAD67)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GAD67mRNA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GAD67mRNA在脑组织中表达较弱。对照组和治疗组GAD67mRNA在脑缺血后6h即开始表达增强,在72h 达高峰,后逐渐下降,GAD67mRNA表达至第2周仍高于正常,治疗组GAD67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可以促进实验性脑缺血后GAD67mRNA的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6.
在我国肠造口多为结肠造口,是直肠肿瘤、外伤、炎症性疾病中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造口是将肠道直接引出腹壁而使肠内容物能排出体外的手术方式。良好的造口不仅有利于近期术后恢复及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而且有利于远期生活。掌握结肠造口的适应证及选择适当的造口方式十分重要。一、结肠造口的生理变化结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和电解质、储存粪便。肠内容物进入右半结肠时主要呈液体状,升结肠及近端横结肠造口将影响粪便的滞留时间及混合,进而影响结肠对水及电解质的吸收能力。因此近端结肠造口时粪便的量较多,水及钠的含量高,且排出无规律不… 相似文献
77.
胃癌病人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胃癌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的动态变化 ,了解IL 6含量与胃癌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双抗体夹心法 )动态检测 4 7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血清IL 6值的变化 ,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及相关分析 .[结果 ]胃癌病人血清IL 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而病人术后血清IL 6水平低于术前水平 .[结论 ]胃癌病人血清IL 6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价胃癌病人的病情与疗效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行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包括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436个移植周期的资料,按照胚胎移植时有无B超引导分为常规胚胎移植组(常规组)和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组(超声组),分别有110个周期和32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胚胎残留率、异位妊娠率,困难移植率及内外移植管血染率。结果常规组和超声引导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是36.4%(40/110)和40.5%(132/326),P〈0.05;胎种植率分别是16.4%(47/286)和23.5%(207/880),P〈0.05;困难移植率分别是7.3%(8/110)和2.1%(7/326),P〈0.05;内外移植管出血率7.3%(8/110)和4.6%(5/326),P〈0.05;胚胎残留率分别是3.6%(4/110)和2.6%(8/326),P〉0.05;异位妊娠率分别是2.2%(2/110)和1.5%(5/32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胚胎移植能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胚胎种植率,降低困难移植率及内外移植管血染率,能有助于改善临床妊娠率,是一种有效的胚胎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中南
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2016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行异基因HSCT的32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
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常见的症状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异基因HSCT 后
CNS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323 例行异基因HSCT的患者中,发生CNS并发症的有32
例,发生CNS 并发症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2( −1~584) d,常见的症状为意识障碍(78.1%)、抽搐(59.4%)、头痛
(1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中性粒细胞植活情况、血小板(platelet,PLT) 植活情况、血清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供者选择是影响
异基因HSCT后CNS并发症发生的相关临床因素(分别P=0.011,P<0.001,P=0.006,P<0.001,P=0.035)。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PLT 植活延迟或未植活、合并aGVHD为CNS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1 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和2 年OS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的患者(55%±9% vs 89%±
2%,37%±11% vs 85%±3%;均P<0.001);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1 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rate,DFS)和2
年DFS均明显低于未发生患者(55%±9% vs 88%±2%,29%±11% vs 83%±3%;均P<0.001);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1
年移植相关病死率(transplantation-related mortality,TRM)和2 年TRM 均明显高于未发生患者(45%±9% vs 8%±2%,
58%±11% vs 11%±2%;均P<0.001)。结论: PLT植活延迟或未植活、合并aGVHD为异基因HSCT后CNS并发症发生
的危险因素,提示当异基因HSCT患者PLT植活延迟或未植活,或是合并aGVHD时,需警惕CNS并发症的发生。与
未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相比,发生该并发症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