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7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389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356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845篇
内科学   716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268篇
外科学   553篇
综合类   174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646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822篇
  7篇
中国医学   693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521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花建华 《药学教育》2005,21(3):59-60
根据国家对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具体探讨了医药院校进行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为发展医药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2.
抗肿瘤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内皮素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内皮素系统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并介绍若干用于肿瘤治疗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内皮素系统包括内皮素 (ET -1、ET -2、ET- 3)、内皮素受体 (ETA、ETB)及其信号传导通路 ,它在多种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参与血管收缩的调节、组织分化和发展及细胞增殖和激素的产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内皮素系统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包括促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凋亡、促进骨骼重塑和新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03.
HB-Ⅰa冻干脂质体粒径及其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降温速率、保护剂种类与浓度、复溶溶液对HB-Ⅰa冻干脂质体粒径的影响.由逆相蒸发法制得的HB-Ⅰa脂质体大多为大单室和多室脂质体,粒径主要分布在1~10μm之间.约20K/min的降温速率对HB-Ⅰa脂质体冻干较为有利;蔗糖的保护效果较优,甘露醇次之,PVP和甘氨酸相对较差,蔗糖和甘氨酸组成的二元保护剂保护效果较蔗糖更好;缓冲溶液较纯水或蔗糖溶液的复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伤痛酊擦剂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1 5 0例应用伤痛酊擦剂治疗 ,对照组 5 0例应用正红花油治疗。 2组均治疗 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 49.3% ,总显效率 90 .0 % ,对照组分别为 2 8.0 %、5 2 .0 % ,2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伤痛酊擦剂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总结伴IKZF1基因缺失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并观察提高化疗强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间确诊并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ALL 2008(CCLG-ALL 2008)方案规范治疗的ALL患儿共278例,根据有无IKZF1基因缺失将其分为IKZF1基因缺失组和IKZF1基因正常组,IKZF1基因缺失组均接受CCLG-ALL 2008高危(HR)方案治疗,IKZF1基因正常组则按临床危险度分型接受不同强度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无事件生存(EFS)率。结果 278例患儿中共24例(8.6%)检出IKZF1基因外显子大片段缺失。IKZF1基因缺失组初诊时WBC ≥ 50×109/L、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微小残留病≥ 10%、微小残留病-HR、临床危险度-HR所占比例均高于IKZF1基因正常组(P < 0.05)。IKZF1基因缺失组3年EFS率(76%±10%)低于IKZF1基因正常组(8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2);其中,IKZF1基因缺失组-非HR(实际按CCLG-ALL 2008 HR方案化疗)的预计3年EFS率为82%±12%,低于IKZF1基因正常组-非HR(8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6)。结论 伴IKZF1基因缺失的儿童ALL早期治疗反应更差,提高化疗强度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沿淮农田区钩端螺旋体(钩体)宿主动物发生特点和群落生态学特征.方法 以夹夜法在农田捕获小型兽类.采用Simpson指数为群落优势度指数,以Shannon-Wiener指数为多样性指数,以Pielou指数为均匀性指数,以Levins指数为生态位宽度指数,并通过以上指数来描述群落发生特点和生态位特征.结果 沿淮农田区宿主动物群落中黑线姬鼠占89.80%,灰麝鼩占6.51%,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共占3.69%,2006年宿主动物密度最低为5.54%,2010年最高为13.75%;沿淮农田区宿主动物多样性指数为0.4338,群落均匀性指数为0.2696,优势度集中指数为0.8111;黑线姬鼠和灰麝鼩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030和0.9353,但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很低在0.3912~0.4220之间,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除大仓鼠为0外,各宿主动物在0.9185~0.9979.结论 沿淮农田区钩体宿主动物有5种,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灰麝鼩为常见种;2005-2011年宿主动物密度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10年达到高峰;农田区宿主动物多样性低,群落均匀性也低,优势度集中指数高,其中黑线姬鼠和灰麝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对农田资源的利用能力也较强;群落内种间竞争不突出,容易发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暴发,故沿淮地区仍然是钩体病发生的高风险地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支气管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析海军安庆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29例,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下,以聚乙烯醇颗粒或明胶海绵行栓塞治疗,并对术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术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6.6%,治愈率为79.3%,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术后平均随访5.6个月(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支气管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可靠、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硬膜外镇痛、腰麻联合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因有妊娠合并症及计划外妊娠要求镇痛终止妊娠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I组为硬膜外镇痛组,II组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镇痛组,III组为静脉镇痛组,每组80例。同期非镇痛引产者228例作为对照组(D组)。于镇痛开始前及镇痛后0.5h时记录孕妇生命体征、VAS评分、孕妇满意度、引产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D组比较,其余3组引产时间缩短(P〈0.05);I、II和III组镇痛优良率均高达96%以上,优于D组(P〈0.05);各组间孕妇生命体征平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D组比较,其余3组并发症总数较多(P〈O.05);III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呼吸抑制和嗜睡发生率高(P〈0.05)。结论对于中期引产,硬膜外镇痛、腰麻联合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静脉镇痛具有创伤小、方便快捷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通过报告脓毒血症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加深认识,掌握该病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确诊的1例脓毒血症患者临床资料,报道患者由单一疾病恶化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多系统的典型动态病变过程,展示主要检验指标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病因、诊断及治疗过程,结合文献资料复习,将所涉及各个专科知识点汇总,将治疗重症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证及禁忌证等进行系统学习,同时介绍数种目前最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开阔视野。结果该患者经选用敏感及强效抗菌药物,康复出院,各器官功能逐渐恢复,无后遗症。结论脓毒血症是重症感染,重视源头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对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需联合各专科的力量,选用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调查国内永久起搏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现状.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于2012年1月至3月通过电子邮件将问卷发至各中心负责人.若回复的资料有疑问或不确定,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专门调查人上门等方式进行资料核对,获得准确信息.结果 共收到135个中心回复的有效调查表.112个中心(82.9%)在术前(含术中)预防性应用了抗生素,14个(10.4%)中心仅术后预防应用,9个中心(6.7%)术前术后均未预防应用抗生素.79.2%的中心选用头孢一代或二代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其余中心分别使用了头孢三代(6.7%)和喹诺酮类(2.2%)抗生素.74.1%的中心选择在术前0.5 ~2.0 h开始应用抗生素,3.7%在术中应用;其余中心分别在术前3~6 h(5.2%)和术后(10.3%)才开始应用.术后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也各不相同:7.9%仅术前应用1次,13.5%持续应用超过72 h,其余99个中心(78.6%)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在24 ~ 72 h.35.6%的中心术中应用抗生素液冲洗囊袋,其中大多数(81.3%)选择庆大霉素注射液稀释冲洗囊袋.结论 心脏起搏器围术期抗生素应用仍不规范,是否应用抗生素、抗生素选择种类、开始时机以及持续时间均因中心而不同.大多数中心都在术前预防性应用了抗生素,并选择抗菌谱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术后应用抗生素的持续时间和抗生素液冲洗囊袋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