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25篇
  免费   7808篇
  国内免费   4178篇
耳鼻咽喉   534篇
儿科学   1402篇
妇产科学   392篇
基础医学   4495篇
口腔科学   1529篇
临床医学   9974篇
内科学   6453篇
皮肤病学   829篇
神经病学   1307篇
特种医学   2996篇
外科学   6937篇
综合类   22323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9686篇
眼科学   669篇
药学   9618篇
  80篇
中国医学   7829篇
肿瘤学   3243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909篇
  2022年   2388篇
  2021年   3072篇
  2020年   2532篇
  2019年   1411篇
  2018年   1550篇
  2017年   2112篇
  2016年   1568篇
  2015年   3179篇
  2014年   4045篇
  2013年   5074篇
  2012年   7478篇
  2011年   7879篇
  2010年   7294篇
  2009年   6401篇
  2008年   6570篇
  2007年   6091篇
  2006年   5414篇
  2005年   4323篇
  2004年   2996篇
  2003年   2274篇
  2002年   1686篇
  2001年   1590篇
  2000年   1181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42.
28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颈内动脉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了动脉溶栓治疗.通过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情况。术后即刻和24h后分别行头颅CT扫描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ICH)。术后第90天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生活状态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经动脉溶栓治疗,堵塞血管再通18例,部分再通6例,未通4例;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死亡5例。术后第90天,生活状态优者14例,良者8例,差或者死亡6例。再通患者生活状态明显优于部分再通及未通患者。结论动脉溶栓具有较高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再通患者生活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43.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和10例肠系膜动脉标本(对照组),采用RT-PCR测定ABCA1 mRNA和视黄酸X受体α(RXRα)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BCA1及RXRα的蛋白表达水平.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按病理分级,比较病理组织为Ⅲ级和Ⅰ级动脉粥样硬化组织间ABCA1 mRNA、RXRα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ABCA1 mRNA(0.79±0.04)和RXRα mRNA(0.73±0.04)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A1 mRNA与RXRα mRNA增加水平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ABCA1蛋白表达(0.22±0.03)下调水平与对照组(0.53±0.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Ⅰ级动脉硬化斑块ABCA1mRNA、RXR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及RXRα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Surv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bcl-2蛋白在68例食管癌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食管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68例食管癌组织中,49例表达阳性,占72.1%。Survivin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36/38)和43.3%(13/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上调与Survivin的表达可能在食管癌变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5.
锐劲特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鑫  卢中秋 《医学综述》2006,12(19):1185-1186
锐劲特(regent)是一种中等毒性杀虫剂,其杀虫机制能可是由于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膜上的γ-GABA受体结合后阻断氯离子通道,破坏了γ-GABA的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导致中枢兴奋症状,人过量接触该农药后也可出现抽搐等中枢兴奋症状,并可出现胃肠道症状;目前无特效的锐劲特急性中毒解毒药,只能对症治疗,苯二氮卓艹类和(或)苯巴比妥类药物可拮抗中枢兴奋症状。  相似文献   
46.
心肺复苏后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分离现象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A组)和35例健康成年人(B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和ALD的含量。结果(1)A组的COR为(471.54±29.78)nmol/L、AⅡ(97.69±13.35)ng/L、ALD(261.03±34.13)pmol/L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的(411.52±21.94)nmol/L、(63.70±9.71)ng/L、(242.91±21.03)pmol/L(P<0.05)。(2)在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中,低ALD的发生率为35%(21/60),高ALD率为51.67%(31/60)。(3)低ALD组的平均动脉血压(42.26±11.93)mm Hg,非低ALD组(53.59±9.88)mm Hg(P<0.05);低ALD组器官衰竭个数(3.81±0.73)、病死率90.48%、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1.43%(16/21)、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61.91%(13/21),均分别高于非低ALD患者组[(2.55±0.69)、51.29%、46.16%和30.77%](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存在AⅡ-ALD分离现象并非罕见,而且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7.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61岁,平均47.5岁;受伤时间4~12d;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8例;受伤椎体:T112例,T122例,L15例,L23例;术前后突角11°~35°,平均24°;术前椎管占位率39%~85%,平均64.5%;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的47%。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后,人工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脊柱后突角平均恢复20°,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6%,椎管占位率平均恢复至7%。2例人工骨椎体内充填不足;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高度变低及生理弧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及2例D级患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椎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8.
上海市闵行区性病门诊本地和外来病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比较上海市闵行区性病门诊本地与外来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1~2004年上海市闵行区3家设有标准化性病门诊的公立医院进行门诊病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外来人口约占全部性病门诊病人的50%,其中女性病例占18.2%,未婚者占23.8%,均高于本地同类人员的比例;外来病人年龄偏低,多重感染者比例较高;男女外来病人与本地病人的首诊原因和症状排位相同,均以淋病感染为主;外来病人随访率(81.2%)较本地病人低(86.0%)。结论性病门诊本地和外来病人在人口学特征、诊疗行为上存在差异,防制措施应有所不同和侧重。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国产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进行动物的实验研究,以初步证明奥美定是安全的软组织填充剂。方法将5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实验组注射奥美定配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配制液,空白组不行任何注射。分别于注射后的第1、3、6、11、12个月做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同时将兔的内脏组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注射奥美定后1~6个月兔内脏的组织学观察有轻度改变,6个月后逐渐转为“正常”;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P>0.01),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初步认为奥美定是安全的软组织填充剂,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0.
扶正固本法对青少年哮喘患者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复方中药敏康片治疗青少年哮喘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20例青少年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另设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组(20例)和青少年正常组(19例)为对照。哮喘组和皮炎组口服敏康片,疗程为6个月,观察疗效、血清总IgE及FcεRIβ、IL-4Rα基因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哮喘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皮炎组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哮喘组IgE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皮炎组IgE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用Northern blot法检测FctRlt3、IL-4Rα基因,IL-4Rα吸光度值两组治疗前均较正常组高,哮喘组治疗后降低。FcεRIβ吸光度值两组治疗前均较正常组高,治疗后均降低。结论 复方中药可以调整青少年哮喘患者相关基因表达,改善患者过敏状态,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