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准确评估新疆昌吉州草原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制定有效的毒害草管控措施.对2009-2015年间,昌吉州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州天然草地常见的有毒植物有分属17科37属47种;草地常见的有害植物有22种,分属7科15属22种.在此基础上,提出昌吉州草原毒害草管控建议与对策.为有效防控毒害草灾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2018年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证实的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185例,回顾性分析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与临床分期、肿瘤最长径、体质量指数(BMI)有关(均P<0.05)。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越晚、最长径越大、BMI越高,CD+8T细胞越高,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越低;淋巴结转移者,CD+4T细胞减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最长径、BMI、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总生存(OS)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治疗方式、CD+4T细胞及肿瘤最长径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失调,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与宫颈癌FIGO分期、肿瘤最长径、BMI有关,CD+4T细胞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BMI、治疗方式、肿瘤最长径及CD+4T细胞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进行本科阶段实习的32名2015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6名,针对试验组采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教学方法,针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考...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细胞凋亡与放疗和放化疗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6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在宫颈癌组织中,单纯放疗(radiotherapy,RT)前和放疗10 Gy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33%和6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化疗(synchronal radiochemotherapy,CRT)组治疗前和先行一次化疗再放疗10 Gy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67%和93.3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组间对比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放化疗组凋亡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胞凋亡与近期临床疗效呈正相关(r=0.823,P〈0.05)。结论:化疗对放射线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细胞凋亡可作为宫颈癌放疗和放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ⅠB~ⅡB期宫颈鳞癌手术治疗后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规律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后出现颈部淋巴转移的18例宫颈鳞癌患者与同期术后未发现复发转移的72例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和Kaplan-Meier方法生存率分析。结果 546例ⅠB~ⅡB宫颈鳞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出现转移18例,转移率约为3.3%。治疗前肿瘤直径≥4cm、髂总淋巴结阳性、脉管有癌栓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2ng/L、宫颈浸润深度≥1/2和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4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9.
Background:The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 (CCAAs) is different between ethnic groups,but there is no report about Uyghur CCAA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inspection methods.Thi...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癌HLA-DRB1和HLA-DQB1的等位基因分布及其与IFN-γ、IL-2、IL-6、IL-10的关联性。方法采集经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明确诊断为宫颈癌Ⅱb~Ⅳb期39例患者治疗前的血标本(宫颈癌组),同时采集居住在新疆地区健康女性50例血标本(健康对照组)。测定HLA-DRB1和HLA-DQB1基因亚组分型,并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IL-6、IL-10的水平。对比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细胞因子的差异;根据患者HLA-DRB1和HLA-DQB1基因亚组分组,比较不同基因亚组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检出HLA-DRB1等位基因8个,检出HLA-DQB1等位基因4个,其中HLA-DRB1*07、HLA-DQB1*02、HLA-DQB1*03在新疆维吾尔族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癌组的构成比分别为44.74%、56.41%、35.90%;健康对照组与维吾尔族HPV16感染Ⅱb和Ⅲb期宫颈癌组IFN-γ、IL-2、IL-6、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之间IFN-γ、IL-2、IL-6、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RB1*07、HLA-DQB1*02、HLA-DQB1*03为新疆维吾尔族HPV16感染的中晚期宫颈癌优势表达基因;IFN-γ、IL-2、IL-6、IL-10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