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47篇
  免费   11294篇
  国内免费   7609篇
耳鼻咽喉   1203篇
儿科学   1824篇
妇产科学   841篇
基础医学   8522篇
口腔科学   1954篇
临床医学   14724篇
内科学   11478篇
皮肤病学   1194篇
神经病学   3388篇
特种医学   45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010篇
综合类   31199篇
现状与发展   2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2659篇
眼科学   1953篇
药学   14494篇
  162篇
中国医学   11486篇
肿瘤学   6123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1269篇
  2022年   3253篇
  2021年   4474篇
  2020年   3992篇
  2019年   2380篇
  2018年   2568篇
  2017年   3456篇
  2016年   2768篇
  2015年   4951篇
  2014年   6438篇
  2013年   7621篇
  2012年   10989篇
  2011年   11684篇
  2010年   10140篇
  2009年   8689篇
  2008年   9332篇
  2007年   8622篇
  2006年   8037篇
  2005年   6397篇
  2004年   4551篇
  2003年   4085篇
  2002年   3265篇
  2001年   2723篇
  2000年   2106篇
  1999年   1041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4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T细胞非特异性活化在CNS脱髓鞘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在体外与碱性髓鞘蛋白(MBP)共培养,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NO水平。结果经MBP刺激的PBMC产生IFN-γ[(43.83±6.06)pg/mL]和NO[(180.76±20.75)μmol/L]明显增加,与对照组产生的IFN-γ[(28.52±2.18)pg/mL]和NO[(95.61±13.09)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NS脱髓鞘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活化的T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致炎细胞因子和其他有害物质增多。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人食管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45例重度慢阻肺的病人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进行开胸食管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戒烟、胸部理疗、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解痉化痰、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和氧疗;术后硬膜外镇痛、早期锻炼、保持呼吸道通畅,部分病人予以呼吸支持。结果 术中3例出现低氧血症。术后所有病人Pa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6例出现肺部感染,6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2例通过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支持,2例行气管切开术,1例酸碱平衡紊乱使用盐酸精氨酸治疗。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重度慢阻肺病人并非开胸食管切除手术的绝对禁忌证,积极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术后管理可减少和控制术后急性发作,有助于确保此类病人的围手术期安全和康复。  相似文献   
103.
人胶质瘤干细胞内在自我更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胶质瘤干细胞内在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方法 观察原代胶质瘤细胞在单纯改良Eagle/F12培养液(DMEM/F12)中胶质瘤干细胞球的形成,并检测其CD13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MAP2)、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表达。通过二代球体形成、细胞增殖测定、分化实验分析其自我更新、增殖、多能分化能力。通过裸鼠移植瘤实验观察所分离细胞球细胞与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差异。结果 在单纯DMEM/F12培养液中形成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标记CD133,不表达分化标志GFAP、MAP2,少数细胞表达MBP。分离出的胶质瘤细胞球细胞可在单纯DMEM/F12培养基中增殖,并能形成CD133阳性的二代细胞球,可分化为GFAP、MAP2、MBP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裸鼠成瘤实验显示其成瘤能力显著高于原代胶质瘤细胞。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能在无血清、无外源性细胞因子培养基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胶质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不依赖于外源性生长因子,它可能拥有自我更新的自身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4.
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儿童及青少年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方法,并讨论肿瘤复发率、转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与关节功能。方法1995年12月至2003年1月,对33例儿童及青少年肢体原发性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进行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年龄8-16岁,平均12.2岁。股骨下端24例,胫骨上端9例;骨肉瘤23例,尤文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2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ⅠA期2例,ⅠB期2例,ⅡA期17例,ⅡB期12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术前2-4个周期、术后6个周期的化疗。采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并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将其与骨骺进行固定。结果29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7.6个月。3例复发,分别于术后1年在骨骺处复发、术后15个月和30个月在原肿瘤位置的股动、静脉周围复发,复发率为10.3%。对复发病例行截肢术。共9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57.9%。4例患者发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依据Enneking术后功能评价标准,优11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82.8%。结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肢体功能,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有效化疗的前提下,实施该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7年完成的1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护理.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06.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61岁,平均47.5岁;受伤时间4~12d;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8例;受伤椎体:T112例,T122例,L15例,L23例;术前后突角11°~35°,平均24°;术前椎管占位率39%~85%,平均64.5%;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的47%。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后,人工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脊柱后突角平均恢复20°,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6%,椎管占位率平均恢复至7%。2例人工骨椎体内充填不足;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高度变低及生理弧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及2例D级患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椎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排斥反应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肾移植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观察移植肾的结构及体积、肾皮质厚度、肾动脉内径、血流灌注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术后随访最长者达4年,45例移植肾功能正常,未发生排斥反应者,其移植肾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为边界清晰,肾内结构清楚,皮、髓质界限分明,血流丰富。1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可见移植肾明显肿大,肾实质血流信号稀少,叶间动脉呈断续闪烁状,弓形动脉几乎无血流信号。10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可见移植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肾皮质与肾髓质界限不清,肾内血管分枝稀疏,血管树不连续,弓形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往往不显示,为低速高阻血流。血流动力学参数显示,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肾动脉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明显增高,舒张期峰值流速减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者的肾动脉内径明显缩小,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峰值流速明显减低,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明显升高,与肾功能正常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独特的优点,无创、便捷,其所测得的移植肾形态学数据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排斥反应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肾移植术后的常规峪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8.
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术前规划和手术方法,比较导航技术辅助与单纯关节镜技术中股骨、胫骨隧道位置的优良率。方法根据术前标准正侧位X线片设计股骨、胫骨隧道的理想位置。术中“C”型臂X线机获得正侧位影像后输入计算机,形成虚拟工作界面。膝关节周围分别于股骨、胫骨侧安置“患者追踪器”。前十字韧带胫骨及股骨导向器上分别装配“工具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发射的信号,确定膝关节的位置,实时跟踪手术工具的位置和方向,并将隧道的虚拟路径叠加在工作界面上,供术者实时调整导向器的位置与方向,直至达到术前规划的要求。临床上完成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46例。对其中40例进行术后X线片测量,确定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并与同期进行的40例单纯关节镜下重建术隧道位置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5.35%±3.827%(37% ̄53%),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62.25%±5.610%(52% ̄73%);关节镜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1.05%±6.008%(25%~54%),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56.62%±7.316%(46% ̄77%)。导航组的股骨及胫骨隧道位置较关节镜组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组。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使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更偏后,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在大鼠梗阻性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肾脏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造模后7 d、14 d取肾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畔OPN和MCP-1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肾组织中OPN mRNA和MCP-1 mRNA的变化.结果:OPN、MCP-1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组织中OPN、MCP-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PN、MCP-1蛋白和mRNA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介导炎症过程,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0.
社区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干预组采取社区健康干预,如疾病防治知识讲解、自我保健训练及干预人员(志愿者)与患者结对提供帮助与督促等;对照组未采取社区健康干预.于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QOL)测评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及QOL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独居患者进行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