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1篇
  免费   2773篇
  国内免费   1845篇
耳鼻咽喉   251篇
儿科学   538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1500篇
口腔科学   663篇
临床医学   3802篇
内科学   2542篇
皮肤病学   488篇
神经病学   461篇
特种医学   1364篇
外科学   3017篇
综合类   8250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445篇
眼科学   307篇
药学   3391篇
  29篇
中国医学   2661篇
肿瘤学   1263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813篇
  2021年   1027篇
  2020年   936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788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1039篇
  2014年   1446篇
  2013年   1922篇
  2012年   2659篇
  2011年   2919篇
  2010年   2648篇
  2009年   2417篇
  2008年   2480篇
  2007年   2358篇
  2006年   2134篇
  2005年   1638篇
  2004年   1214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75篇
  2001年   769篇
  2000年   655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谷丽娟  刘建萍 《山东医药》2012,52(33):15-17
目的检测不同严重程度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并分析其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及血肌酐值将4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常规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钙、血磷等指标,计算肌酐清除率。结果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与血肌酐值呈负相关(P<0.05),与肌酐清除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MLE)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80只,采用Zea-Longa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成模大鼠共5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 10 g/(kg·d)]、VMLE高剂量组[10g/(kg·d)]、VMLE低剂量组[5 g/(kg·d)]和假手术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d,48 h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能力.结果 VMLE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并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均<0.05);尼莫地平组能增强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影响.结论 预防性应用VMLE可改善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首诊于我院的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山莨菪碱组(ANI)和对照组(CON)。采集患者入院时及PCI后24、48、72小时肘静脉血检测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水平。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结果累计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177例,其中ANI组88例,CON组89例。ANI组患者CIN发生率(18/88)明显低于CON组(30/89)。ANI组患者PCI术后肾功能优于CON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和心功能不全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应用山莨菪碱进行预防是CIN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69,95%CI0.171~0.794,P=0.01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直接PCI术前和术后应用山莨菪碱可以有效降低STEMI患者CIN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九江市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九江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截至2011年底,全市现有血吸虫病人34 974人,其中晚期病人2 326人(当年发现106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市实有钉螺面积24 454.78 hm2,其中湖沼地区23 045.70 hm2,山丘型地区1 409.08 hm2,分别占总有螺面积的94.24%和5.76%。全市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现有存栏耕牛25 601头,较2010年增加0.60%;耕牛血吸虫感染率(0.97%)较2010年(3.52%)明显下降,全市耕牛化疗覆盖率(76.00%)较2010年(50.85%)明显提高(P<0.05)。结论九江市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疫情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家畜数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仍然存在。大力推进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是实现血吸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目标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复式PCR方法在疟疾诊断中的现场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疟原虫18 S rRNA基因序列,合成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特异性DNA片段的疟疾诊断方法,并评价其现场应用价值。结果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经过复式PCR后,分别扩增出1 451 bp和833 bp的特异性条带,而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及健康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用该反应体系可检出原虫血症为1.1×10-6和5.6×10-7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与镜检法相比,复式PCR检测119份现场样本,112份与镜检结果相同,阳性率为54%,漏诊率为0.8%,误诊率为0,而镜检法依次分别为53%、1.7%和3.4%。结论复式PCR方法检测疟原虫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在疑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兔氧化应激的变化,并探讨室性心律失常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40只日本长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1、Sham 2)组、心肌肥厚(LVH)组、心力衰竭(HF)组,每组10只。LVH组和HF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制备LVH与HF模型,Sham 1组和Sham 2组仅游离腹主动脉不进行缩窄术。Sham 1组和LVH组喂养8周;Sham 2和HF组喂养20周。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心脏结构变化,检测兔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NT-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观察在异丙肾上腺素(2μmol/L)灌注下,快频率程序刺激各组触发活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的发生率。结果与Sham 1组比较,LVH组室间隔厚度(IVST)明显增厚(P<0.05),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增加,触发活动和室速或室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Sham 2组比较,HF组左室舒张末期(LVEDd)增大、IVST增厚、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降低、NT-proBNP和MDA浓度升高,触发活动和室速或室颤发生率增加(P<0.05)。与LVH组比较,HF组LVEDd增大、LVEF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降低、NT-proBNP和MDA浓度升高,触发活动和室速或室颤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在应激情况下,晚期HF中室速或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LVH,这种改变与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介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手术中所遇的问题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分析单中心CRT植入过程中所遇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应处理。结果共有4例患者出现问题或并发症,其中男3例、女1例。例1冠状静脉窦难以寻找,而改为右室双部位起搏;例2术中发生冠状静脉窦静脉夹层;例3术中突发急性左心衰竭,左室电极导线难以固定而留置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钢丝;例4左室电极导线置于心中静脉,在右房、右室电极植入时反复出现空气栓塞。结论 CRT术前应充分抗心力衰竭治疗,术中避免静脉夹层及空气栓塞,必要时右室双部位起搏,难以固定时留置PTCA钢丝于靶静脉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共计4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1.6±0.9)岁(6 d~3岁),平均体质量(7.2±2.5)kg(2.8~12kg)。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37例合并室间隔缺损,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7例同时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手术方法采用双切口I期纠治5例,正中切口I期纠治37例,其中锁骨下动脉翻转法(8例)、人工补片法(6例)、端端吻合法(15例)、端端吻合+补片法(13例)。结果:本组42例中,死亡1例,术后9 d死于肺部感染,病死率2.4%。术后均复查心脏彩超显示降主动脉血流通畅,无明显狭窄,3例提示降主动脉内仍存在20~40 mmHg(1 mmHg=0.133 kPa)压差,心脏彩超示吻合口处狭窄,血流速度增快。结论: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采用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方法经胸骨正中切口I期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疗效。彻底切除缩窄段及导管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背景:Notch信号通路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Notch与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促进胰腺癌进展.目的:明确Notch信号通路对胰腺癌侵袭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以Notch-1 siRNA下调其Notch-1表达,同时设置转染对照siRNA的阴性对照组和不予siRNA干扰的空白对照组.以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各组BxPC3细胞的侵袭能力,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NF-κB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tch-1、NF-κB 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经Notch-1 siRNA干扰、Notch-1表达下调的BxPC3细胞,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穿膜细胞数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26.5±1.3对78.5±2.4和76.7 ±2.2,P<0.01),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NF-κB p65、VEGF、MMP-9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Notch-1可通过激活NF-κB促进其下游基因VEGF、MMP-9表达,由此增强胰腺癌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Ghrelin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电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5)和心肌梗死组(n=50).假手术组开胸后剪开心包腔,不结扎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存活7d的大鼠随机分成Ghrelin干预组(n=17)和梗死对照组(n=17).Ghrelin干预组按Ghrelin 100 μg/kg的剂量皮下注射,2次/d.梗死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8 d后采用程控刺激进行在体电生理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Cx43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x43 mRNA表达.结果 与梗死对照组相比,Ghrelin能显著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诱发率(P<0.05),心律失常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梗死心肌内Cx43表达显著降低(P<0.05),Ghrelin干预使梗死周边心肌Cx43及其mRNA水平增加(P<0.05).结论 Ghrelin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的电生理学特性,增加心肌Cx43的表达,防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