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70篇 |
免费 | 2004篇 |
国内免费 | 11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1篇 |
儿科学 | 327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1282篇 |
口腔科学 | 356篇 |
临床医学 | 2428篇 |
内科学 | 1897篇 |
皮肤病学 | 177篇 |
神经病学 | 332篇 |
特种医学 | 916篇 |
外科学 | 1779篇 |
综合类 | 5683篇 |
现状与发展 | 11篇 |
预防医学 | 2447篇 |
眼科学 | 178篇 |
药学 | 2361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2103篇 |
肿瘤学 | 9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250篇 |
2022年 | 620篇 |
2021年 | 745篇 |
2020年 | 676篇 |
2019年 | 407篇 |
2018年 | 427篇 |
2017年 | 611篇 |
2016年 | 462篇 |
2015年 | 767篇 |
2014年 | 976篇 |
2013年 | 1258篇 |
2012年 | 1955篇 |
2011年 | 2091篇 |
2010年 | 1897篇 |
2009年 | 1660篇 |
2008年 | 1680篇 |
2007年 | 1514篇 |
2006年 | 1432篇 |
2005年 | 1140篇 |
2004年 | 787篇 |
2003年 | 653篇 |
2002年 | 473篇 |
2001年 | 424篇 |
2000年 | 320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脑力苏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力苏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1.25g· kg-1·d-1),喜得镇组(剂量为0.6mg·kg-1·d-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V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法检测VD大鼠学习、记忆改善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HIF-1α阳性细胞数.[结果]脑力苏高、低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P<0.01),海马HIF-1α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力苏胶囊治疗VD的作用与其能降低海马HIF-1α表达,提高缺血脑组织细胞内氧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1993年3月至2008年11月的17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术前确诊,均在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其中黏液腺癌6例,类癌9例,恶性淋巴瘤2例。3例术中快速病理回报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3例患者术后3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6 例接受超声引导微创多通道PCNL 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鹿角型肾结石8 例,多发性肾结石38 例.部分残留结石行二期或三期手术取石.结果 双通道取石40 例,三通道6 例;一期取净率76.1%,总结石取尽率为95.6%;一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 h.手术平均出血量240 ml.结论 超声引导多通道PCNL 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加强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认识,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彩超、泌尿系CT成像(CTurography,CTU)和输尿管镜检等诊断符合率情况,讨论术前检查方法的差异。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治疗,评估治疗后情况,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病检结果均为输尿管癌。比较术前彩超、CTU和输尿管镜检等检查结果表明,CTU和输尿管镜检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和输尿管镜检对输尿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期输尿管癌患者尽早手术,术后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对于输尿管肿瘤患者,应联合进行CTU和输尿管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采取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条件许可时,可采用组合腔镜技术。术后规律随访并膀胱灌注腔内化疗,有利于预防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癌复发,改善输尿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比较经第11肋骨和第12肋骨两种手术入路对L1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置钉的角度,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对置钉和术后侧方成角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经前路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108例L1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21~64岁,平均38.22岁。根据手术入路平面分为经第11肋骨入路组(A组,51例)和经第12肋骨入路组(B组,57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区疼痛持续时间及随访时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SF-368个维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角,术后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37个月,平均23个月。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区疼痛持续时间均较B组少(P<0.05);两组患者的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VAS疼痛评分、SF-368个维度、神经功能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冠状面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种手术入路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夹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结论:经第11肋骨手术入路对椎体螺钉置钉的影响小,手术创伤较小,术后脊柱侧方成角较轻,是前路手术治疗L1椎体爆裂性骨折相对较好的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表达与肾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肾组织、肾癌石蜡组织标本中Tiam 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三种不同浓度2μmol/L(T1低浓度)、4μmol/L(T2中浓度)、8μmol/L(T3高浓度)的索坦干扰786-0细胞24h、48h、72h;同时设正常对照组T4(常规培养液)。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作用48h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Tiam 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Tiam 1阳性表达率63.2%(43/68),有淋巴结转移组Tiam 1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0例正常肾组织中Tiam 1表达均为阴性。Tiam 1基因在786-0细株中表达与肾癌组织中表达相一致。结论:Tiam 1表达与肾癌转移存在密切关系,Tiam 1表达可作为肾癌转移过程中一个有价值的指标;索坦可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的凋亡,可特异性抑制肾癌786-0细胞中Tiam 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管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2348例颈椎疾患患者资料,其中5例发生食管瘘,男3例,女2例;年龄14~48岁,平均34岁;颈椎外伤3例,颈椎病1例,颈椎结核1例。1例患者术中发现食管瘘,给予修补;另4例均为术后发现,行清创探查引流术,其中1例探查时发现食管瘘口遂给予修补,1例仅行清创探查术,1例清创探查术后二期行内固定取出术,1例清创探查术后二期行内固定取出及肌瓣填塞术。给予禁食、营养支持、伤口引流及抗生素治疗;定期吞服亚甲蓝,观察漏口情况。结果 经过9~61周治疗,所有患者食管瘘口愈合,恢复进食。随访6~48个月,无一例发生食管瘘复发、颈椎失稳及迟发感染;吞咽功能均良好;患者原有颈部疾患治疗效果均满意,颈椎外伤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级,颈椎病患者JOA评分由术前9分提高至术后15分。结论 采用食管瘘口修补、肌瓣填塞以及引流手术,并严格禁食禁水、营养支持,必要时取出内固定物,多数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管瘘的患者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术中仔细轻柔操作是预防食管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53例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施行的53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情况,分析受者死亡原因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原因.结果 3、5和8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0.1%、89.1%和80.0%,3、5和8年移植胰腺存活率分别为84.9%、84.8%和60.0%,3、5和8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0%、82.6%和53.3%.受者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4例)、移植肾功能丧失(2例)、心血管急症(1例)和脑卒中(1例).移植胰腺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带功能受者死亡、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和带功能受者死亡.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远期效果良好,感染、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是受者死亡和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