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51篇 |
免费 | 816篇 |
国内免费 | 5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篇 |
儿科学 | 191篇 |
妇产科学 | 64篇 |
基础医学 | 506篇 |
口腔科学 | 171篇 |
临床医学 | 963篇 |
内科学 | 604篇 |
皮肤病学 | 104篇 |
神经病学 | 227篇 |
特种医学 | 453篇 |
外科学 | 687篇 |
综合类 | 2220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920篇 |
眼科学 | 71篇 |
药学 | 950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896篇 |
肿瘤学 | 4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302篇 |
2021年 | 380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206篇 |
2017年 | 252篇 |
2016年 | 184篇 |
2015年 | 345篇 |
2014年 | 420篇 |
2013年 | 520篇 |
2012年 | 777篇 |
2011年 | 890篇 |
2010年 | 764篇 |
2009年 | 674篇 |
2008年 | 613篇 |
2007年 | 563篇 |
2006年 | 553篇 |
2005年 | 426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240篇 |
2002年 | 143篇 |
2001年 | 155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估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1 200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5.4%(1 145/1 200),其中,第三腰椎下缘以上结石为75.7%(28/37),第三腰椎下缘至骶髂关节上缘结石为92.6%(486/525),骶髂关节段结石为98.9%(631/638)。3.6%(43/1 200)患者因碎石移位改行ESWL术。9例出现输尿管穿孔,除2例改开放手术外,7例成功留置双"J"管3月后再次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获成功。本组手术时间20~90min,平均(45.6±17.4)min,术中未发生大出血、输尿管撕脱、断裂等,术中输尿管黏膜撕裂4例,黏膜下假道形成8例,均顺利留置双"J"管,随访1~6月无尿囊肿和输尿管狭窄形成。术后患侧肾绞痛57例、腹部胀痛24例、发热28例,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2~3d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天数3~7d,平均(4.3±1.2)d。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微创、高效、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掌握一定输尿管镜技巧的基础上处理中上段输尿管结石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对L3水平以上且直径大于1.0cm的结石不建议使用输尿管镜处理。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相关基因1(GLi-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96例结肠癌组织中GLi-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肝转移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GLi-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79.2%vs30.8%,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C+D期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A+B期组(P〈0.05);GLi-1阳性表达在年龄、肿瘤大小、性别、分化程度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1阳性表达组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时间显著短于阴性表达组(20.46±6.32月vs 48.22±10.03月,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GLi-1异常表达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Cx43、CD105、VEGF在不同血清AFP(α-fetoprotein)浓度的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的关系以及Cx43的表达和RO切除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234例HBV相关HCC组织标本Cx43和CD105、VEGF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20例HBV相关HCC标本Cx43mRNA的表达,并分析在不同血清AFP浓度下与Cx43的表达与CD105、VEGF的表达的关联以及与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的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均检测到Cx43在HCC组织中表达,AFP< 400 μg/L的HBV相关HCC组织中Kaplan-Meier分析显示Cx43阳性表达者其1年复发、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Log Rank P =0.001,0.026,0.000),Cox回归分析表明Cx43阳性表达是HCC早期复发和预后(Log Rank P=0.049、0.035)的独立影响因子,Cx43阳性表达者CD105、VEGF低表达(P=0.018、0.023),并与组织分化程度(P =0.002),病灶数(P =0.033)血管癌栓(P =0.029)有关.结论 Cx43的表达与CD105、VEGF的表达相关,在AFP<400 μg/L的HBV相关HCC的患者中Cx43阴性表达预示早期复发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4.
灵芝孢子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灵芝孢子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和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灵芝孢子治疗),各40例。术后1d、3d、7d动态监测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PT)变化,比较灵芝孢子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出现较明显的肝功能损害。经1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明显改善(P=0.032),无一例出现肝功能不全,而对照组2例出现肝功能不全。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453、0.874)。结论灵芝孢子可以较好地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红花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红花(1.0、0.5 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红花1.0、0.5 g/L两组分别为2.80±0.36、2.52±0.32,而空白对照组为2.13 ±0.30.TIMP-1基因表达水平在红花1.0、0.5 g/L两组分别为1.66±0.23、2.04±0.30,而空白对照组为4.03±0.56.结论 红花可增强HSC-T6细胞MMP3的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HSC-T6细胞TIMP-1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56.
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用标准方案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存在部分患儿治疗无效的问题,此部分患儿形成冠脉瘤的风险增加,给予生物制剂或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经济压力及不良反应大,需要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第2次IVIG冲击治疗,观察组在第2次IVIG冲击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第2次IVIG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第2次IVIG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时冠状动脉损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1.2%(52/57),高于对照组的75.4%(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IVIG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冠状动脉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IVIG治疗后72 h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IVIG治疗后1、3个月时冠状动脉损伤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时两组冠状动脉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出现低体温、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3 d自行恢复正常。结论 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IVIG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性反应,促进损伤冠状动脉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腹募穴对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观察其对患儿肺功能、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12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所有患儿治疗前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每次1/3袋,每天3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背俞穴、腹募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血清免疫指标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6.79%,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和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表明两种疗法均能提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4~+、CD_4~+/CD_8~+升高,CD_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针刺俞募穴+玉屏风颗粒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优于单独玉屏风颗粒治疗。结论: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58.
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为膝骨关节炎中成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分析文献特征及中成药特征。结果文献类型以临床类文章最为常见,研究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杂志以中医药类和药学专业类杂志为主;研究主体多为各省市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涉及中成药以膏剂、胶囊剂、片剂为主;功能主治中有膝骨关节炎相关描述的约为三分之一;部分临床试验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多数中成药不良反应描述不详细。结论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整体上呈增长趋势,文献可信度较高。中成药品种丰富,临床认可度高,同时存在临床使用欠规范,适应症、功效描述比较宽泛,安全性问题及临床试验设计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从而推动膝骨关节炎中成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9.
外源性前列腺素E1对血吸虫病家兔肝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血吸虫病家兔肝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 B)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14只血吸虫病纤维化家兔模型,其中7只家兔在感染后6 0d开始给予PGE1( 2 5 μg/kg·d-1)至12 0d。RT 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肝组织PDGF BmRNA、PDGFR β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原位杂交观察内源性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s活化,PDGF BmRNA以及PDGFR β蛋白水平增高。外源性PGE1治疗后PDGFmRNA和受体β蛋白表达的增高趋势都受到明显抑制(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2 9 4 2±5 0 5和4 1 37±7 2 3,P <0 0 1;0 2 1±0 11和0 4 6±0 0 7,P <0 0 1)。αSMA表达强阳性视野从6 8下降到10个;而内源性IFN γ积分光密度从0 10 5±0 0 2 4升高到0 4 38±0 0 76 (P <0 0 1)。结论 PGE1可以降低血吸虫病家兔肝脏PDGF B基因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内源性IFN γ水平上调可能是这种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和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2ml/100g)的方法建立腹泻模型,药物组给予小儿腹泻外敷散贴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对腹泻大鼠小肠ICC超微结构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VIP-R1在腹泻大鼠小肠内的分布,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VIP-R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药物贴敷可使ICC形态和缝隙连接基本恢复正常。VIP-R1主要分布在小肠组织环形肌与纵形肌之间、小肠组织肌间神经丛处、结肠黏膜层上皮细胞及固有层细胞的周围。小儿腹泻外敷散可抑制VIP-R1分泌并下调VIP-R1 m RNA及蛋白表达。结论小儿腹泻外敷散可修复腹泻大鼠损伤的ICC细胞,同时可通过下调VIP-R1表达而治疗腹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