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5篇
  免费   2477篇
  国内免费   1072篇
耳鼻咽喉   242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1855篇
口腔科学   712篇
临床医学   2856篇
内科学   3081篇
皮肤病学   276篇
神经病学   717篇
特种医学   10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85篇
综合类   458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2088篇
眼科学   396篇
药学   2787篇
  32篇
中国医学   1623篇
肿瘤学   119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781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797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616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921篇
  2014年   1192篇
  2013年   1409篇
  2012年   1953篇
  2011年   1998篇
  2010年   1692篇
  2009年   1442篇
  2008年   1611篇
  2007年   1524篇
  2006年   1353篇
  2005年   1135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853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葛勇胜  许戈良 《医学综述》2007,13(19):1443-1445
肝移植已成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选择合适的肝癌病例作为移植对象是决定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另外手术禁忌证及术后复发等问题也要慎重考虑。本文就肝癌肝移植治疗方面相关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靶抗体的检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ELISA方法 ,以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抗转铁蛋白抗体。 方法 :用转铁蛋白包被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转铁蛋白抗体。血清标本来自 96例正常体检女性 ,6 4例妊娠妇女 ,72例儿科女童 ,以及 2 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抗转铁蛋白抗体阳性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特异性为 99.0 % ,敏感度为 95 .8% ,准确性为 99.2 %。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抗转铁蛋白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抗转铁蛋白抗体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在小鼠NIH3T3细胞转染表达人天然GPI锚固型CD5 5和重组跨膜型CD5 5 TM分子 ,观察比较它们对人补体溶破异源细胞的抑制功能。方法 :将带有CD5 5cDNA、CD5 5 TMcDNA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质粒CD5 5 pLXSN、CD5 5TM pLXSN经脂质体法转染PA317细胞 ,用病毒上清感染小鼠成纤维母细胞NIH3T3。经G418加压筛选 ,利用FACS检测获得表达CD5 5和CD5 5 TM分子的阳性细胞克隆 ,通过MTT比色法比较两种分子对人血清补体溶破细胞的抑制功能有无差别。结果 :细胞转染筛选获得多个表达跨膜型人CD5 5分子的NIH3T3细胞克隆 ,补体杀伤试验证实其具有抑制人补体溶破的功能 ,且两种分子的补体抑制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稳定表达天然CD5 5、跨膜型CD5 5分子的小鼠NIH3T3细胞 ,证实其表达的GPI型CD5 5分子和CD5 5TM分子均具有抑制人补体溶破细胞的功能 ,为进一步探讨应用跨膜型的CD5 5分子对PNH进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以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的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新的以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的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方法:以3种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癸二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四(4-氯)苯硼钾为离子定域体制得了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测试了该类电极对钾离子的响应性能和对7种阳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结果:以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2-(乙氧基羰基)苄氧基]杯[4]芳烃为载体所制得的电极(电极Ⅰ)对钾离子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该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优于电极Ⅱ和Ⅲ。分别用电极Ⅰ,Ⅱ,Ⅲ对青霉素V钾中的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均与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结论:所制得的上述电极是一类新的钾离子选择电极,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86.
该文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经费的降低、自我保健意识的改变四个角度,论述了全面开展 生活方式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以社区为依托、以医院为基础、以生活方式为指导三个方面,探讨了生活方式教 育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otriosisEMs)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EMs患者30例、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进行检测,并以卵巢癌患者1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正常妇女血清30例做对照组。结果:EMs组与卵巢癌组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Ms组与卵巢癌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腹腔液中IL-6、IL-8异常增高是腹腔免疫内环境失衡,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药物治疗中血清IL-6、IL-8可作为EMs疗效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9.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uture material, calibre and tension on the end-to-end oesophageal anastomosis, the cervical oesophagus of the rat was resected for 2.5 mm, 7.5 mm and 12.5 mm respectively in three groups of 60 rats each. End-to-end 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 with either 6/0 silk, 6/0 polypropylene or 9/0 polypropylene sutures. 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leakage. Mortality was mainly due to hair bolus obstruction at the site of anastomosi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and anastomotic stenosis between groups with different resection lengths. Within each group, however, mortality and anastomotic stenos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ubgroup of rats with 6/0 silk suture than that in the subgroup with 6/0 polypropylene sutures, which also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rtality and anastomotic stenosis than the subgroup with 9/0 polypropylene suture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tenosed anastomosis showed disruption of muscle layers and submucosal thicken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use of fine calibre sutures of biologically inert material would be preferred for the end-to-end anastomosis of the oesophagus.  相似文献   
90.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