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75篇 |
免费 | 1543篇 |
国内免费 | 8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0篇 |
儿科学 | 219篇 |
妇产科学 | 92篇 |
基础医学 | 831篇 |
口腔科学 | 531篇 |
临床医学 | 1768篇 |
内科学 | 1428篇 |
皮肤病学 | 93篇 |
神经病学 | 213篇 |
特种医学 | 740篇 |
外科学 | 1298篇 |
综合类 | 3963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1642篇 |
眼科学 | 171篇 |
药学 | 1791篇 |
25篇 | |
中国医学 | 1356篇 |
肿瘤学 | 5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474篇 |
2021年 | 628篇 |
2020年 | 508篇 |
2019年 | 308篇 |
2018年 | 286篇 |
2017年 | 415篇 |
2016年 | 276篇 |
2015年 | 592篇 |
2014年 | 761篇 |
2013年 | 933篇 |
2012年 | 1328篇 |
2011年 | 1452篇 |
2010年 | 1326篇 |
2009年 | 1142篇 |
2008年 | 1211篇 |
2007年 | 1077篇 |
2006年 | 941篇 |
2005年 | 740篇 |
2004年 | 496篇 |
2003年 | 488篇 |
2002年 | 324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241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构建肿瘤微环境响应释放的可变形金纳米颗粒载药体系。方法 利用直径5、13nm两种尺寸的金纳米颗粒、pH敏感的三链体脱氧核糖核酸(triplex DNA)以及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DOX),通过冷冻法组装出载药聚集体结构并对该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表征。结果 所组装的聚集体中有75%的颗粒的粒径(直径)在50~80nm,大小适宜,易于被细胞内吞,可有效载带药物,在pH=4.5时,载药聚集体发生解体,89.6%的颗粒直径为18~32nm,释放出相较于中性条件下3倍浓度的DOX(P<0.01)并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杀伤效果。结论 此可变形的金纳米载药聚集体结构成功的完成药物的载带与释放,达到了可控释药,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为新一代刺激响应型纳米载带系统地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水飞蓟宾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建立SH?SY5Y细胞的H2O2损伤模型。用水飞蓟宾预处理细胞后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用50和100 μmol/L水飞蓟宾预处理SH?SY5Y细胞3 h能明显减轻H2O2诱导的SH?SY5Y损伤,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 < 0.01)和减少凋亡(P < 0.05),减少细胞内ROS水平,稳定线粒体膜电位(P < 0.05),使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量下降。结论:水飞蓟宾可以保护SH?SY5Y细胞免受H2O2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水飞蓟宾的抗氧化性、保护线粒体膜电位和降低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VEGFR2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机制。[方法]通过19例新鲜分离的人脑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标本进行组织分离、细胞培养,然后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慢病毒转染后进行BALB/c(nu/nu)小鼠成瘤实验,并获得神经胶质细胞瘤样本(T556, T1966, T4121, T3691)。分别对分离的人GBM细胞和异种移植神经胶质细胞瘤样本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CD133干细胞分选及VEGFR2、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等分析、检测。[结果]CD133~+细胞表面VEGFR2的表达与CD133~-对照组相比富集(CD133~+阳性率19.6%而CD133~-对照的阳性率为4.7%;P<0.001 7);表面VEGFR2阳性的肿瘤细胞比例不同,从1.4%到25.9%(平均13.8±8.3%)不等。对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GBM细胞表面及细胞浆均有分布VEGFR2,而胞浆VEGFR2则较为显著。对人GBM活检冰冻切片进行的免疫荧光染色证实VEGFR2细胞群聚集靠近血管结构;进一步对标本进行免疫荧光定位、免疫共沉淀和细胞表面蛋白生物素化实验发现VEGFE、VEGFR2和NRP1及磷酸化p-VEGFR2和增值标记蛋白Neuropilin-1在恶性脑胶质瘤病灶和周围正常组织及脑小血管周围的差异表达。[结论]VEGFR2优先表达于CD133人胶质瘤干细胞(GSC)的细胞表面及恶性脑胶质瘤病灶小血管周围,其增殖、生长能力和致瘤性,可能部分依赖于通过VEGFR2-Neuropilin-1 (NRP1)的信号传递,可能在GBM的增殖和生长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胃三针结合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关,并口服健胃舒颗粒;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共治疗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症状积分、疗效指数、水负荷试验和生活质量(SF-36)得分的差异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有下降,水负荷试验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升高,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三针结合健胃舒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FD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oylglycine,DMOG)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DMOG作用于P4代MSCs,分为DMOG 0、20、40和80μmol·L~(-1)组,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迁移法和Real-time q PCR依次检测不同浓度的DMOG对MSCs增殖能力、细胞周期、迁移能力以及成骨、成脂、成软骨和成神经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DMOG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曲线均接近S型,与DMOG 0μmol·L~(-1)组比较,20μmol·L~(-1)对MSCs增殖能力具有促进作用,40μmol·L~(-1)促进作用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OG0μmol·L~(-1)组比较,DMOG处理可提高处于S期+G2/M期的MSCs细胞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OG 0μmol·L~(-1)组比较,DMOG20μmol·L~(-1)时促迁移作用显著(P0.05)。DMOG处理后,MSCs仍保留了原有的成骨、成脂、成软骨、成神经分化能力,DMOG 20μmol·L~(-1)可显著促进MSCs成骨和成软骨分化能力,抑制MSCs成脂分化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SCs成神经分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浓度DMOG处理后,MSCs仍保留了原有的多向分化能力,其中20μmol·L~(-1)DMOG可促进MSCs成骨和成软骨分化能力,抑制其成脂分化能力,对其成神经分化能力无显著影响,同时可显著提高MSCs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期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收集2000年至2002年期间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而后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4例58只眼,对2种手术前后的白内障,视力及眼压进行比较,并对2种手术间隔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品状体混浊程度加重、视力下降,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基本回复。短期内白内障手术未影响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压。抗青光眼手术与白内障手术间的间隔时间与患者年龄及青光眼术前眼压无相关性(P〉0.05)。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间隔时间短于原发性开角型青比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存选择下术治疗方式时须考虑白内障的影响。对于低视力患者,当需要进行滤过性手术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联合治疗可能优于分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7.
以唇动脉为蒂的唇瓣修复中度和重度唇全层缺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中、重度全层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在缺损一侧或两侧(若缺损较大,一侧唇瓣不够用时)设计以唇动脉为蒂的唇瓣向缺损区推进转移修复全层唇缺损.若缺损较大,单纯用缺损两侧口唇组织仍不足以修复时,可将一侧唇瓣向外侧延伸绕过口角至另一侧上或下唇(根据缺损是在下唇或上唇),形成包括上下唇组织在内的大型唇瓣向缺损区推进修复缺损.若缺损为单纯的红唇缺损,唇瓣切口应沿唇弓设计.结果临床应用于67例,其中上唇38例,下唇29例.缺损最大水平宽度3.5 cm,最小1.6 cm.单纯红唇瓣20例,红白唇瓣47例.单侧唇瓣10例,双侧57例.所有唇瓣均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修复后的口唇丰满,外形满意.结论唇动脉血管恒定,唇瓣血供可靠,本法不仅能用于单纯红唇缺损的修复,还可广泛用于红、白唇同时缺损的修复,因是用同类组织修复,且组织量丰富,故术后能完全恢复口唇所特有的红、白唇结构及功能,是修复中、重度全层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效果。方法 肱骨内上髁炎80例被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40例, 分别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小针刀治疗, 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VAS疼痛评分、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小针刀及体外冲击波疗法均能明显缓解肱骨内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的疼痛,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小针刀组治疗后[(1.07±0.66) vs (2.24±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HSS评分高于小针刀组治疗后[(92.06±8.07) vs (83.71±7.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疼痛和恢复功能方面, 体外冲击波疗法比小针刀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采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快速动眼睡眠障碍(R B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异常情况进行研究,探讨ASL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的研究包括经同步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证实的原发性RBD患者20例及年龄、性别与RBD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例。所有的被试均在GE Discovery MR750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ASL序列和3D-BRAVO序列的扫描。ASL的数据分析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在SPM8软件上进行。RBD组和对照组被试脑皮质灌注的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RBD患者皮质灌注增高的区域主要位于额叶、前扣带皮质、辅助运动区、壳核、海马旁回、楔前叶和脑桥等;皮质灌注降低的区域主要位于枕叶、舌叶、颞叶中部等。结论:ASL技术可以发现RBD患者的灌注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方便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自1999年12月-2004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止点撕脱骨折18例,术后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