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22篇
  免费   7430篇
  国内免费   4464篇
耳鼻咽喉   559篇
儿科学   1119篇
妇产科学   666篇
基础医学   5484篇
口腔科学   1467篇
临床医学   8921篇
内科学   7022篇
皮肤病学   823篇
神经病学   2314篇
特种医学   27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299篇
综合类   19169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7618篇
眼科学   995篇
药学   8328篇
  99篇
中国医学   7201篇
肿瘤学   4222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1070篇
  2022年   2451篇
  2021年   3469篇
  2020年   2922篇
  2019年   1827篇
  2018年   1889篇
  2017年   2210篇
  2016年   1767篇
  2015年   2884篇
  2014年   3808篇
  2013年   4135篇
  2012年   5927篇
  2011年   6205篇
  2010年   5154篇
  2009年   4537篇
  2008年   4606篇
  2007年   4878篇
  2006年   4321篇
  2005年   3513篇
  2004年   3220篇
  2003年   3561篇
  2002年   2938篇
  2001年   2571篇
  2000年   1602篇
  1999年   848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41.
目的:探讨术前减轻黄疸对壶腹部癌患者行Whipple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45例在Whipple手术术前行减轻黄疸治疗的壶腹部癌患者(减轻黄疸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4例行Whipple手术术前未行减轻黄疸治疗的壶腹部癌患者(未减轻黄疸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减轻黄疸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 0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黄疸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优于未减轻黄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黄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漏发生率和胆漏发生率少于未减轻黄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壶腹部癌患者行Whipple手术术前彻底减轻黄疸,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以Buswell提出的垃圾好氧降解反应方程式为基础,建立了计算通风量的化学计量模型;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计算通风压力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封场垃圾填埋场原位好氧治理工程的计算,验证了2个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理论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3.
冯方  刘英  彭毅  张晗 《西部医学》2020,32(6):845-848
目的 探讨膝骨美节炎(KOA)患者美节滑液中IL 17的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KOA 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5。例膝骨美节炎患者作 为实验组,同时纳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釆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膝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膝关 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价膝关节的功能及采用Kellgren Lawrence (KL)分级系统评价膝关节X线严重程度,通过 ELISA试验检测两组膝关节滑液中IL17的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OA患者关节滑液中IL 17水平与膝关节 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X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关节滑液中IL17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IL 17水平在滕美节炎KL分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 05)。IL 17的水平与膝关节VAS评分呈正相关 (P=0. 914,P<0.01),IL 17的水平与KSS呈负相关(P=—0. 847,P<0. 01), IL 17的水平与KL分级无相关性(r = 0.050,P= 0.545)。结论 IL 17可反应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损伤程度,但不能反映疾病的X线严重程度。 IL 17可作为一个生化指标反应膝关节炎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临床通过减少关节滑液中IL 17,可能会减轻膝骨关 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4.
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已探索出以医院为平台的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以健身场所为平台的体育俱乐部健康指导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监测中心模式和以体医融合健康产业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4种运行模式。但总体来说我国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优化体医融合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医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体医融合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存在专门人才缺失严重、认证体系有待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精心布局优化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引导完善体医融合舆论宣传体系,标准引领健全体医融合职业标准等优化路径,以期实现体医融合专门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治疗中的成功使得该疾病的免疫治疗得以重视。然而,失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患者仅占结肠癌患者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将免疫治疗应用到疾病的早期阶段,包括辅助一线治疗,以及检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然而,哪些患者能够从该免疫治疗中获益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自身免疫毒性。PD-1的配体之一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作为一种检测生物标记物,其检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实现。但其免疫组化的检测存在一些混杂因素,包括应用不同的检测抗体、不同的免疫组化临界值、肿瘤组织的采集准备方式不同、处理过程的不同、原发与继发的活检标本、肿瘤源性或诱导的PD-L1表达,以及肿瘤与免疫细胞的染色等。目前的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过表达PD-L1的患者在接受抗PD-L1治疗时临床效果更理想,而有些低表达的肿瘤也对该治疗有所缓解,这使PD-L1的分析中存在复杂性。阐明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则能够更好地解释针对PD-L1药物是否让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46.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角质形成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转录组是特定条件下细胞内全部转录产物的总和,包括编码mRNA和非编码RNA。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鳞癌细胞在基因转录水平和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具有不同转录表达谱。微小RNA(miRNA)可通过抑制转录产物的翻译,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影响cSCC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作为cSCC诊断、预测预后和治疗靶点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回顾分析cSCC的miRNA表达谱,主要对其中经实验证实表达上调和下调的miRNAs在cSC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385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等。根据T值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233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51例),比较三组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随着骨密度的降低,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P1NP、BG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25(OH)D_3与骨密度呈现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骨折风险并及时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48.
There is very little evidence on the value of giving corticoids in cases of seawater drowning 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LI/ARD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can attenuate seawater instillation-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rabbits. Seawater (4 ml/kg body weight) was instilled into the lower trachea of ventilated, anesthetized rabbits. Then these rabbi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20 min later to receiv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1mg/kg body weight of dexamethasone (dissolving in 2 ml of normal saline) or 2 ml of normal saline. All animals demonstrated immediate drops in arterial oxygen tension (PaO2) and the total thoracic compliance,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2 h of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markedly attenuated lung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alveolar hemorrhage and 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on with evidence of decreasing of myeloperoxidase (MPO) activity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 concentration in lung tissue. In addition,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reduced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and lung epithelial-endothelial barrier permeability,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surfactant protein-A (SP-A) and alpha-epithelial Na+ channel, and increased Na+/K+-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Na+/K+-ATPase) activity and Na+/K+-ATPase-alpha1 protein abundance. Thu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might be of benefit in patients with seawater aspiration-induced ALI.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单侧液压脑损伤(FPI)对大鼠双侧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和CA1区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模型,脑标本分为对照组(包括正常对照和假手术对照)、FPI损伤同侧组和FPI损伤对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水平切片GFAP表达,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FPI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门区和CA1区GFAP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强。FPI损伤同侧组兴奋性输入-输出关系曲线的斜率比其他两组显著增大(P<0.05);FPI损伤同侧组和对侧组双脉冲易化(PPF)比值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幅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FPI损伤同侧组和对侧组双脉冲抑制(PPD)比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对双侧海马均可产生影响,导致双侧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传递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减弱。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后再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2例单侧PVP术后症状再次加重的PD患者实施STN-DBS手术,其中4例行毁损灶对侧的STN-DBS,8例行双侧STN-DBS。结果STN-DBS对本组12例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双侧STN-DBS的效果尤为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中电生理记录显示毁损灶同侧的细胞放电明显低于正常情况。结论曾行单侧PVP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最好,可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