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95篇 |
免费 | 4032篇 |
国内免费 | 24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15篇 |
儿科学 | 704篇 |
妇产科学 | 286篇 |
基础医学 | 2697篇 |
口腔科学 | 908篇 |
临床医学 | 5350篇 |
内科学 | 3719篇 |
皮肤病学 | 601篇 |
神经病学 | 857篇 |
特种医学 | 1988篇 |
外科学 | 3793篇 |
综合类 | 11553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5006篇 |
眼科学 | 584篇 |
药学 | 4813篇 |
51篇 | |
中国医学 | 4496篇 |
肿瘤学 | 19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7篇 |
2023年 | 534篇 |
2022年 | 1284篇 |
2021年 | 1496篇 |
2020年 | 1394篇 |
2019年 | 744篇 |
2018年 | 811篇 |
2017年 | 1077篇 |
2016年 | 829篇 |
2015年 | 1491篇 |
2014年 | 2089篇 |
2013年 | 2592篇 |
2012年 | 4114篇 |
2011年 | 4365篇 |
2010年 | 3928篇 |
2009年 | 3604篇 |
2008年 | 3728篇 |
2007年 | 3721篇 |
2006年 | 3192篇 |
2005年 | 2405篇 |
2004年 | 1722篇 |
2003年 | 1320篇 |
2002年 | 1004篇 |
2001年 | 870篇 |
2000年 | 703篇 |
1999年 | 233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40年 | 2篇 |
1936年 | 2篇 |
193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肝衰竭病人营养支持中实施夜间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肝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日间组(41例)及夜间组(41例)。日间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日间营养干预,夜间组在日间组的基础上加强夜间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相关营养指标、Child-Pugh评分、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分、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夜间营养护理干预后,夜间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水平高于日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2周、4周后夜间组Child-Pugh评分均低于日间组,NRS-2002评分明显低于日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夜间组营养护理干预4周后生活质量GQOL-74量表评分高于日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衰竭病人住院期间加强实施夜间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意义。方法: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25例及正常膀胱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1 、AQP2和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QP1散在表达于正常膀胱组织中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大量表达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AQP1表达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主要表达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细胞间质中,两者表达强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3主要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膜,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1 、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AQP1、AQP3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编制灾害护理知信行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根据知信行理论模型编制灾害护理知信行量表。随机抽取500名护生实施问卷调查并进行因子分析及信效度评估,3周后,随机抽取200名护生检验重测信度。结果:灾害护理知信行量表包括知识、态度及行为3个维度,共30个条目,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6,0.92,0.95,0.96;分半信度为0.82,总量表及各维度重测信度分别为0.90,0.82,0.83,0.85。量表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3,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5~1.00。结论:灾害护理知信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护生灾害护理知信行水平的工具,可作为灾害护理教育的形成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CD34 细胞在卵白蛋白(OVA)致敏小鼠、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BUD)吸入对哮喘小鼠CD34 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致敏组、哮喘组、BUD干预组、正常对照组。用OVA进行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常规检测骨髓、外周血中有核细胞总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 细胞。结果致敏小鼠骨髓中CD34 细胞比例为(3.99±1.37)%,较正常小鼠[(2.33±1.27)%]明显增加;外周血中CD34 细胞比例为(1.58±0.63)%,与正常小鼠[(1.50±1.04)%]相比,未见明显变化。哮喘小鼠骨髓中CD34 细胞比例为(5.64±1.87)%,与致敏小鼠相比进一步升高;外周血中CD34 细胞比例为(2.91±1.27)%,与正常小鼠相比亦有明显增加;布地奈德吸入后,骨髓、外周血中CD34 细胞表达分别为(3.77±1.81)%和(1.76±1.06)%,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小鼠在OVA致敏状态下骨髓中CD34 细胞表达明显增强,OVA激发后哮喘状态下其表达进一步增强,同时,外周血中CD34 细胞比例也明显增高。布地奈德可以抑制哮喘小鼠骨髓、外周血中CD34 细胞的增殖表达。 相似文献
66.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有明显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0例。结果20例获2-24个月随访,患者术后14-35d负重行走,无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的发生。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下沉松动,无脱位,未出现髋内翻。Harris评分为75-92分。1例行走髋关节疼痛,1例9个月时X线片发现髋臼磨损。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等优点,有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对体外培养人毛囊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含有HIF—1α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瞬时转染成纤维细胞,应用反转录(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HIF-1α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同时通过ELISA检测转染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将该上清加至体外培养的人毛囊和细胞中,显微镜下测量毛囊的平均生长长度,并观察毛囊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加入转染上清的细胞活性。结果:成功地将HIF—1α真核表达载体HIF—1α pcDNA3.0瞬时转染了成纤维细胞,用RT-PCR、免疫组化染色可检测出细胞中HIF—1α的表达,MTT检测转染后细胞活性增强,并且该上清液可以检测出VEGF的表达。该上清可以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人毛囊生长.延缓其进入退行期。结论:应用脂质体能够成功地将外源性人HIF—1α基因转染成纤维细胞,并进行有效表达,其表达的HIF—1α可增强细胞活性,且可诱导转染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在体外具有促进人毛囊生长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69.
阅读疗法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奉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2):139-141
目的观察用阅读疗法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用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找出需要关注的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阅读辅导,阅读辅导前后用scl-90测查,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辅导前后10项因子中有8项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对照组第2次各因子与第1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第2次测查结果比较,有4项统计有意义(P<0.05),分别是:强迫症状、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项。结论阅读疗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有效。 相似文献
7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与年龄、职业、外伤、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症状多见腰痛、一侧或双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仍多采用保守治疗,合谷刺法具有解痉止痛、激发经气的作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应用广泛。本文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合谷刺法理论基础、应用合谷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进展3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合谷刺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