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0篇
  免费   1541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230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980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1876篇
内科学   1302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396篇
特种医学   718篇
外科学   1287篇
综合类   447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906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1676篇
  33篇
中国医学   1923篇
肿瘤学   58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717篇
  2020年   651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1438篇
  2011年   1546篇
  2010年   1386篇
  2009年   1394篇
  2008年   1244篇
  2007年   1212篇
  2006年   1059篇
  2005年   789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71.
目的 观察比较早期采取高压氧与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 4 5例急性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纳洛酮组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高压氧组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给予高压氧治疗 ,纳洛酮组患者入院时即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 2组患者昏迷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脑电图 (EEG)变化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测定治疗前与完全清醒后动脉血气。结果  2组患者的昏迷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纳洛酮组EEG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压氧组 (P <0 .0 5 ) ,p(O2 )和Sa(O2 )上升值明显低于高压氧组 (P <0 .0 5 )。结论 高压氧和纳洛酮均可以有效缩短急性CO中毒患者的昏迷时间 ,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故在无条件进行高压氧治疗时 ,早期使用纳洛酮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2.
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勉之  段惠军  张大宁 《中草药》2004,35(3):302-304
目的 探讨依据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对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高、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肾间质病变的程度及角蛋白 (CK)、波形蛋白(Vim )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在肾间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肾间质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 (P<0 .0 1) ;Vim、α- SMA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 ,CK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 (P<0 .0 1)。结论 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使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减少 ,上皮细胞的表达增强 ,说明其抑制并逆转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阻止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3.
缓释bFGF-PLGA微球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质和生活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制备bFGF-PLGA微球,考察其一般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和微球中bFGF生物活性保存情况。方法 应用复乳干燥法制备缓释bFGF-PLGA微球(bFGF-PLGA-Ms),并考察其一般性质。采用ELISA法建立用于bFGF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和回归方程,模拟体内条件研究微球体外释药特性。将bFGF-PLGA-Ms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均匀度好,平均粒径为(1.552±0.015)μm,冻干粉剂为白色粉末状,再分散性良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4%,CH2Cl2残留量低于限量的1/10,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6.43±1.24)%和[(27.18±0.51)×10-3]%。微球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25.884 6t1/2-15.705 1(r=0.997 5),突释期内释放度仅为19.26%,11 d后其释放度达到72.47%。培养初期,bFGF组A值高于其余两组;培养中后期,PLGA微球组A值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q检验,P<0.05)。结论 bFGF-PLGA微球及其冻干粉剂制备工艺良好;微球中bFGF生物活性保存良好,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某钢铁企业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某钢铁企业近10年新发生119例肿瘤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性别、同年龄(上下不超过3岁)的同一工作场所和不同工作场所的健康人各119例作对照,共计238例,进行1:2配对对照研究.[结果]肿瘤的发病率为109.40/10万,以肺癌、上消化道癌为主.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接触毒害物质、吸烟、使用煤炉、肿瘤家族史、精神创伤、喜食烫的食物为肺癌、上消化道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食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有保护作用.[结论]该钢铁企业肿瘤发病呈较高水平,以肺癌、上消化道癌占多数.其危险因素与公认的肿瘤危险因素一致,应采取改善环境等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5.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马来酸替加色罗片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并对马来酸替加色罗片剂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Diamonsil(钻石)C18 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溶液(含0.95%冰醋酸)(56:44),检测波长为314 nm,流速:1 mL·min-1(有关物质考察),或2 mL·min-1(含量测定),柱温:40℃。结果:本法测定马来酸替加色罗在0.0001-0.12 mg·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A=28.93C-14.46(r=0.9999,n=6);日内精密度RSD<1.1%;日间精密度RSD<3.1%;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100.4%-103.8%之间;定量限为4.08 ng(S/N=10)。结论:本方法检测马来酸替加色罗及其有关物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替加色罗片剂应被储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 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成功栓塞183例188个动脉瘤,痊愈182例,死亡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7.
野马追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进一步对野马追地上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层析法分离野马追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波谱学分析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马追地上全草中得到六个化合物,即野马追内酯A eupalinolide A,1)、野马追内酯B(eupalinolide B,2)、蒲公英甾醇棕榈酸酯(3)、咖啡酸(4)、芦丁(5)、腺苷(6)。结论:野马追内酯A与野马追内酯B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8.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中细胞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探讨CD44蛋白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38例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蛋白的表达.结果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75%、35%.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27.8%、22.2%.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D44v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呈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44v5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较低,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同步试验法。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每次500mg,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每次400mg,均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7~14天。共入选病例251例,其中:试验组122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15例,安全性评价例数122例;对照组129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22例,安全性评价例数129例。结果 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98.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9%和98.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和9.35%。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0.
广西产尖吻蝮蛇蛇毒细胞毒素的纯化与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phadexG50,Source30Q及phenylsepharoseHP柱层析从广西五步蛇蛇毒分离纯化出一种电泳纯细胞毒素I3H3,分子质量为36ku。I3H3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有较强抑制和杀伤作用。用溴化二苯四偶氮盐比色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探索量效关系。其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鼻咽癌细胞株(KB)的抑制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作用24h的IC50分别为27.75,26.90和64.46μg/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