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45篇
  免费   3497篇
  国内免费   2044篇
耳鼻咽喉   455篇
儿科学   782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2182篇
口腔科学   689篇
临床医学   3807篇
内科学   3024篇
皮肤病学   273篇
神经病学   820篇
特种医学   14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74篇
综合类   1006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963篇
眼科学   457篇
药学   4055篇
  55篇
中国医学   3373篇
肿瘤学   1401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1192篇
  2021年   1455篇
  2020年   1284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672篇
  2017年   986篇
  2016年   752篇
  2015年   1363篇
  2014年   1750篇
  2013年   2219篇
  2012年   3231篇
  2011年   3290篇
  2010年   3043篇
  2009年   2789篇
  2008年   2867篇
  2007年   2624篇
  2006年   2374篇
  2005年   1880篇
  2004年   1348篇
  2003年   1121篇
  2002年   812篇
  2001年   720篇
  2000年   58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识别高风险区分布,为制定监测与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5年云南省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以村为单位的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和气候、地理及社会经济等13个环境变量数据,采用BIOCLIM、DOMAIN和MaxEnt等3种生态位模型构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探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精度。选择最佳模型分析环境变量的重要性,并预测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分布情况。结果构建的3种生态位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分布,其中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最高(AUC为0.96±0.01),其次为DOMAIN模型(AUC为0.93±0.04),再次为BIOCLIM模型(AUC为0.88±0.01),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xEn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吸虫病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为年平均降水量(贡献值为1.52),其次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密度(贡献值分别为1.06和1.03)。采用MaxEnt模型预测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分布结果显示,传播风险区占云南省面积的3.1%,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其中低风险区和中风险区占2.7%,高风险区面积占0.4%,主要分布在鹤庆县北部、洱源县东部、大理市中部、巍山彝族自治县东北部和弥渡县北部等地区。结论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分布是可行的。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存在,高风险区分布较为集中,需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93.
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是心脏正常功能和感受心脏应激和损伤的重要成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Fs不仅可以生成心肌细胞生存的基质,而且对于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收缩都有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CFs还在病理和生理的重构中担当重要角色。CFs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影响心肌细胞。因此,更好地了解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寻找诸如心衰这类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含量,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与患者病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13例缓解期(缓解期组)、47例活动期(活动期组)UC患者及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IF-1α含量,并对活动期组患者行肠镜检查,评价病情轻重程度。[结果]活动期组HIF-1α含量[(73.21±28.65)ng/L]显著高于缓解期组[(44.54±14.75)ng/L]与正常对照组[(42.83±15.49)ng/L],P0.05;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病情活动性、病情分型及内镜表现分级呈正相关。[结论]HIF-1α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可能在UC发病机制中充当重要角色,并可能作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95.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主要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近年来其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学者的关注。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肠道微生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参与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随着技术的飞跃发展,有关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肠道微生态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临床慢性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尿路感染(UTI)是老年患者住院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的一大主要原因,老年人本身具有的疾病特点使得UTI的诊断和治疗极为困难。抗生素是UTI的有效治疗方式,但长期不合理使用造成了细菌耐药性的增高,使得老年人UTI的病情更为复杂、预后不良。本文从老年人UTI的主要特点、目前临床推荐抗生素使用方案、目前病原菌耐药情况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四大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人UTI的诊断思路及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慢性或持续性疼痛定义为持续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的没有明显生物学价值的疼痛,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而关于慢性疼痛的管理,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包括非药物治疗等生物 心理 社会方法,治疗的重点从单纯的身体疼痛缓解转移到了在疼痛的情况下提高功能能力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研究新型结核病疫苗菌株(B/R菌株)对T细胞免疫记忆的建立及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别皮下接种PBS、BCG、H37Ra和B/R菌株,各组小鼠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FN-γ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央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CM)及效应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EM)的数量;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和肺脏组织中的菌落数(CFU),以及根据肺脏病理损伤程度评价B/R菌株的保护效果。结果 免疫小鼠8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中,产生了高于BCG组的IL-2(q=4.709,P<0.05)和IFN-γ(q=5.477,P<0.05),与H37Ra组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12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与BCG组和H37R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16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高于BCG组(q=4.243,P<0.05),与H37Ra组无统计学差异;B/R菌株组小鼠血清IL-2水平与BCG组和H37R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8、12、16周,与PBS组相比较,除12周时B/R菌株组的CD8+TCM水平有所降低外,B/R菌株组均可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CD4+TCM(F=5.178,P<0.05)、CD4+TEM(F=72.04,P<0.05)以及CD8+TCM(F=16.86,P<0.05)、CD8+TEM(F=27.93,P<0.05)。随免疫时间延长,即16周时,与BCG组相比较,B/R菌株组可维持更高水平的CD4+ TEM(q=31.55,P<0.05)和CD8+ TEM(q=16.08,P<0.05),TCM无统计学差异。BCG、H37Ra和B/R菌株免疫小鼠后,各组小鼠脏器病理损伤程度及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R菌株免疫小鼠后,可建立较高水平的T细胞免疫记忆,以TEM为主,其免疫记忆水平可维持近4月,并且与BCG免疫保护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西沙必利对HD和PD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4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治疗,对比血清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以及消化道症状、胃肠激素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HD组和PD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PD组在腹胀和便秘症状得分仍高于HD组;HD组和PD组治疗前后SS和VIP无显著变化(P>0.05),MOT显著下降(P<0.05);PD组和HD组治疗前后BUN、Scr、Hb和kt/v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PD组ALB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胃肠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透析患者都普遍存在消化道症状,且存在明显的胃肠激素蓄积,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可以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效果,同时降低患者血清胃动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 Meta分析评价保守治疗与早期阑尾切除术对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 PRISMA,检索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Wiley Online、EMBASE和Cochrane 图书馆中2000-2019 年收录的保守治疗与早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相关文献,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等13个指标 。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5篇相关文献,其中保守治疗(CT)组645例,早期阑尾切 除术(EA)组4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体重、白细胞、C反应蛋白、脓肿最大直径、再入院率和总住 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持保守治疗的结局指标是禁食时间(WMD=-1.21,95%CI:-1.85 ~-0.57,P=0.000 2)、并发症发生率(OR=0.08,95%CI:0.03~0.23,P<0.000 01)、脓肿复发率(OR=0.16, 95%CI:0.07~0.35),P<0.000 01)。支持早期阑尾切除的结局指标是病程(WMD=-1.61,95%CI:0.66~2.56, P=0.000 9)和阑尾炎复发率(OR=23.47,95%CI:5.72~96.32,P<0.000 1)。另外,择期手术比早期手术时间短( WMD=-19.06,95%CI:-33.61~-4.52,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6,95%CI:0.07~0.94,P=0.04),两 者的住院时间没有差异(WMD=0.91,95%CI:-5.85~7.68,P=0.79)。结论: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明显减少并发 症和脓肿复发的发生率,并且能明显缩短择期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后禁食时间,加速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