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31篇 |
免费 | 2364篇 |
国内免费 | 139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3篇 |
儿科学 | 331篇 |
妇产科学 | 153篇 |
基础医学 | 1457篇 |
口腔科学 | 282篇 |
临床医学 | 2983篇 |
内科学 | 2039篇 |
皮肤病学 | 198篇 |
神经病学 | 340篇 |
特种医学 | 976篇 |
外科学 | 2050篇 |
综合类 | 6652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2874篇 |
眼科学 | 282篇 |
药学 | 2864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2586篇 |
肿瘤学 | 10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323篇 |
2022年 | 755篇 |
2021年 | 914篇 |
2020年 | 798篇 |
2019年 | 448篇 |
2018年 | 490篇 |
2017年 | 651篇 |
2016年 | 538篇 |
2015年 | 869篇 |
2014年 | 1261篇 |
2013年 | 1540篇 |
2012年 | 2129篇 |
2011年 | 2267篇 |
2010年 | 2162篇 |
2009年 | 1968篇 |
2008年 | 1976篇 |
2007年 | 1930篇 |
2006年 | 1674篇 |
2005年 | 1233篇 |
2004年 | 866篇 |
2003年 | 758篇 |
2002年 | 530篇 |
2001年 | 534篇 |
2000年 | 410篇 |
1999年 | 148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7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自从1998年拉米夫定(LAM)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以来,核苷(酸)类药物(NAs)的抗病毒作用和重要地位逐步得到认可[1].目前我国大陆上市的NAs除LAM外,还有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这些NAs的广泛使用大大促进了CHB的抗病毒治疗,但是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NAs长期使用导致耐药突变株产生的风险也日益突显.目前临床上HBV对NAs的耐药已成为CHB治疗的一大难点,因此,及时监测NAs相关耐药突变的发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NAs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突破的CHB患者体内HBV基因型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肺动脉分叉切面在诊断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5例AOPA,总结AOPA在该切面声像图特点,结合随访病理解剖和其他影像学复查情况与产前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例患儿中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弓(AOLPA)4例,右肺动脉异位起源主动脉弓(AORPA)1例,同时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2例,远端型4例,近端型1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弓的重要方法,三血管气管-肺动脉分叉切面有其特殊的声像图表现,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介绍第1跖列稳定联合第2-5跖骨头切除术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的手术方式并对中短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晚期RA前足畸形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88例;单足65例,双足32例;年龄36~67岁,平均54岁;病程6~32年,平均17年。所有病例存在严重的拇外翻同时合并第1跖跗关节不稳,第2-5跖趾关节脱位及僵硬。采用第1跖列稳定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并采用JSSF(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Foot)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97例患者中失访5例(7足),平均随访37个月(6~52个月),其中1例术后1年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术前JSSF评分(33.2±8.2)分,末次随访时改善至(67.3±3.1)分(P<0.01);HVA由术前(50.0±11.8)°纠正至术后(21.2±3.2)°(P<0.01);IMA由术前(15.5±3.6)°纠正至术后(9.7±6.6)°(P<0.01)。发生跖趾关节骨不连4足;术后8~11月摄片发现第1楔骨内高密度改变3足;出现拇内侧切口延迟愈合9足;跖趾关节内固定感染2足;跖跗关节内固定感染1足;第2-5跖趾关节术后16足畸形复发。结论:晚期RA患者的前足病变涉及范围广,畸形严重。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Lapidus术式重建第1跖列的外形及稳定性,跖骨头切除术纠正第2-5跖趾关节畸形的方式重建前足疗效可靠。该术式适用于重度拇外翻合并IMA增大及第1跖跗关节不稳,同时存在第2-5跖趾关节僵硬性半脱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hMLHl和hMSH2蛋白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间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15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同时期4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hMLH1和hMSH2蛋白检测,并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HNPCC患者发病年龄〈50岁的4人。在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上,10发生在右半结肠,5例发生在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上管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7例、混合癌5例。分化程度上高分化3例、中分化4例、低分化癌8例。HNPCC组中hMLH1/hMSH2蛋白阴性表达共9例,其中有8例癌灶位于右半结肠,7例病理为低分化。散发组中hMLH1/hMSH2蛋白阴性表达共6例。尚未发现hMLH1和hMSH2两种蛋白在同一病例中均为阴性表达者。结论:hMLH1和hMSH2的阴性表达与癌灶部位与病理分化高度相关;可作为HNPCC的临床初步筛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比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LC)术后切口的情况。方法 2011年1~6月,对40例施行SILC(SILC组)和同期配对施行CLC(CLC组)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天和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时检查切口情况,并填写问卷。结果术后第2天和术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切口明显程度、满意程度SILC组优于CLC组(P〈0.05)。术后1个月随访时,SILC组仍高于CL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切口满意程度均较术后第2天升高,但仅CLC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较常规腹腔镜手术具有瘢痕隐蔽及由此引起的切口满意度高的优势,但这些优势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就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而言,SILC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蛋白在人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SW1990中的表达,为克服胰腺癌获得性耐药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人胰腺癌SW1990耐药株,采用噻唑蓝法测定SW1990亲代与耐药细胞IC5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亲代与耐药细胞mRNA中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SMO、Gli-1的表达差异。Western印迹法检测亲代与耐药细胞中上述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人胰腺癌耐药株SW1990的IC50从亲代的(3.1±0.2)μmol/L提高到(232.2±12.3)μmol/L。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耐药株中Shh、Gli-1的表达提高了(12.07±1.71)倍和(4.15±0.42)倍。亲代SW1990中未检测到SMO表达,而耐药细胞中却可以检测到SMO的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同样显示,人胰腺癌SW1990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上述蛋白质。结论:人胰腺癌耐药株中高表达部分hedgehog信号通路蛋白。针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可能为克服胰腺癌耐药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总结BosniakⅠ型肾囊性占位病变发生癌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BosniakⅠ型肾囊性恶性病变的B超、CT、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42~72岁,平均54岁。患侧腰酸1例,体检发现4例。囊腔直径5.5~8.0cm。术前B超及CT均诊断为肾囊肿。结果:5例均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透明细胞癌,再次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随访6~33个月,4例无瘤存活,1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结论:重视BosniakⅠ型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术中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提高BosniakⅠ型囊性肾癌诊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2受体(EP受体)在前列腺素E2(PCE2)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H9c2心肌细胞,以4×104个/ml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瓶(每瓶3ml)、24孔(每孔1 ml)或6孔(每孔2 ml)培养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24):空白对照组(C组)不予任何处理,继续培养48 h;PGE2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2(终浓度1μmol/L);AH6809组(A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2(终浓度1μmol/L)和AH6809(EP1及EP2受体拮抗剂,终浓度10μmol/L);GW627368X组(G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2(终浓度1μmol/L)和GW627368X(EP4受体拮抗剂,终浓度10 μmol/L).孵育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心肌细胞形态,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直径,BCA法检测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胞浆ANP mRNA及BNP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PGE2组、A组和G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直径增加,胞浆ANPmRNA及BNPmRNA表达上调(P<0.05).与PGE2组比较,G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直径降低,胞浆ANP mRNA及BNP mRNA表达下调(P<0.05),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4受体介导了PGE2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效应,而该效应与EP1和EP2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强化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强化内固定治疗22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60~71岁,平均6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d,平均2.7d。均为单节段骨折,其中T112例,T125例,L111例,L24例。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性骨折6例,爆裂性骨折16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度评分系统评分(TLICS)4~9分,平均5.2分;Load-sharing评分为4~6分,平均5.4分。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7例,E级10例。通过侧位X线片对手术前后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百分比、椎体中央压缩百分比进行比较;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及ASIA标准对手术前后疼痛和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手术时间50~95min,平均60.8min;术中出血量50~130ml,平均84ml;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6个月。伤椎Cobb角由术前的(19.5±9.5)°矫正至术后的(4.3±4.1)°,末次随访时的(6.2±4.7)°;椎体前缘压缩百分比由术前的(52.3±10.3)%恢复至术后的(6.1±4.2)%,末次随访时的(6.8±5.4)%;椎体中央压缩百分比由术前的(38.9±11.2)%恢复至术后的(8.3±4.7)%,末次随访时的(9.4±4.5)%。VAS评分由术前的(8.56±0.88)分恢复至术后的(3.48±0.91)分,末次随访时的(3.20±0.92)分。脊髓神经功能除10例E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所有病例未发现内固定失效及腰背部疼痛症状。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经伤椎强化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明显减低了手术创伤导致的椎旁肌的退变和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维持矫正效果,大大降低内固定失效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一种更为有效实用的内眦赘皮的矫正方法.方法:采用内眦韧带释放矫治内眦赘皮联合重睑成形术共286例,获得完整随访的219例,其中女性193例,男性26例.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2年,术后受术者睑裂加长,内眦间距适中,外形美观.早期部分病例可见内眦部瘢痕增生,3~6个月后瘢痕增生消退,术后遗留瘢痕不明显.结论:本方法手术设计简单,手术操作容易,损伤较小,术后瘢痕不明显,术后内眦赘皮矫正彻底,内眦形态满意,是矫正单睑合并内眦赘皮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