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28篇 |
免费 | 2235篇 |
国内免费 | 12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8篇 |
儿科学 | 283篇 |
妇产科学 | 129篇 |
基础医学 | 1325篇 |
口腔科学 | 257篇 |
临床医学 | 2746篇 |
内科学 | 1945篇 |
皮肤病学 | 180篇 |
神经病学 | 332篇 |
特种医学 | 882篇 |
外科学 | 1931篇 |
综合类 | 6236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2700篇 |
眼科学 | 265篇 |
药学 | 2721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2357篇 |
肿瘤学 | 10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307篇 |
2022年 | 719篇 |
2021年 | 885篇 |
2020年 | 768篇 |
2019年 | 422篇 |
2018年 | 460篇 |
2017年 | 628篇 |
2016年 | 503篇 |
2015年 | 819篇 |
2014年 | 1174篇 |
2013年 | 1430篇 |
2012年 | 1978篇 |
2011年 | 2100篇 |
2010年 | 1992篇 |
2009年 | 1796篇 |
2008年 | 1815篇 |
2007年 | 1783篇 |
2006年 | 1553篇 |
2005年 | 1136篇 |
2004年 | 806篇 |
2003年 | 730篇 |
2002年 | 508篇 |
2001年 | 508篇 |
2000年 | 388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MK)的mRNA及其蛋白在胰腺癌(PC)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PC、12例慢性胰腺炎及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K mRNA及蛋白的定位与表达水平。结果MK mRNA及蛋白水平在PC组织均呈过度表达,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2%和73.1%,都定位于PC细胞质,有淋巴结转移和Ⅱ-Ⅳ期的患者,M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期患者(P<0.01)。在PC细胞外组织中也有MK表达,尤其在血管密集处明显。而在慢性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组织中MK表达阴性。结论 MK mR-NA及其蛋白在PC组织中呈过度表达,并可能与促进PC血管生成和转移有关。检测MK表达情况可作为PC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2.
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致病基因PKD2突变的方法,分析中国汉族人PKD2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中国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48例,用试剂盒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进行突变分析,对异常条带的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和方式。结果从48例中成功检测到4种突变,包括1种无义突变、1种移码突变、2种错义突变。第1种为外显子5的1249C→T,417位编码氨基酸发生无义突变。第2种为外显子13的第2401位碱基A缺失,造成编码氨基酸移码突变。第3种突变为外显子1的568G→A,编码氨基酸改变为190Ala→Thr;第4种为外显子5的1168G→A,编码氨基酸改变为390Gly→Ser。结论PCR-SSCP技术可用于PKD2的直接基因诊断,并从本组患者中检测到4种突变,丰富了PKD2基因突变谱,为今后开展ADPKD的直接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囊肿前诊断提供了一种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骺板软骨细胞复合三维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将骺板软骨细胞复合三维支架经体外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效果及其生物学特点. 方法将3周龄幼兔第1代骺板软骨细胞与液态的生物凝胶混合,接种于聚磷酸钙纤维/L-聚乳酸(CPPF/PLLA)三维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块,连续培养4周.行大体、倒置显微镜及组织学、Ⅰ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光镜观察,定量检测硫酸糖胺多糖(GAG)含量. 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块在培养过程中能保持其初始外形,种子细胞呈稳定的三维均相分布,外观逐渐呈乳白色、半透明,硬度亦不断增加.培养1周有软骨细胞陷窝形成,2周后形成富含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具有典型软骨组织结构的工程化软骨,且Ⅰ型胶原逐渐转为阴性.4周时构建软骨的组织结构与天然骺板软骨相类似,硫酸GAG含量平均为天然骺板软骨的34%以上. 结论骺板软骨细胞复合三维支架体外培养可生成典型软骨,且可形成类似天然骺板软骨的组织结构,能满足修复骺板缺损的基本要求.体外培养1~2周可能是植入体内修复骺板缺损的较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4.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法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治疗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无法手术切除恶性梗阻性黄疸住院病人233例。常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后,放置外引流管或内外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留置,用以解除胆管梗阻。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BUN等生化指标改变,并观察生存时间、引流有效时间。结果全部病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手术成功。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492±1556mmol/L降至1789±1412mmol/L(t=1790,P=0000)。术前合并感染62例,术后控制23例,术后新发胆道感染27例,胸部感染2例,术后存在感染68例。30d内死亡30例,死亡组与非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胆红素差异显著,年龄差异显著,并与蛋白相关,与术后ALT、Cr相关、与HBDH、BUN相关,术后51例出现再梗阻,7例引流管脱落。全组生存中位时间73个月,通畅中位时间140个月。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可有效缓解黄疸,改善由于梗阻性黄疸引起的各种症状。对于老年人或身体状况较差的病人应慎重,术后应及时控制感染,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放置支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成骨细胞株 ( 3T3 E1)在新型纳米氧化锆强韧化高孔隙率人工骨支架 (下文简称人工骨支架 )材料上生长情况。方法 :成骨细胞株 ( 3T3 -E1)与人工骨支架联合培养 ,通过光镜观察和细胞计数的方法了解成骨细胞与支架结合能力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的情况。结果 :新型强韧化纳米人工骨材料与建株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结合能力 ,成骨细胞株 ( 3T3 E1)在人工骨材料上生长良好。结论 :纳米骨支架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成骨细胞复合支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on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pathway in polycystic kidney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Methods The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PKD cells) from human polycystic kidney were treated with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 inhibitor GW9662 (10 μmol/L),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GW9662 (10 μmol/L), p38MAPK specific inhibitor SB203580 (10 μmol/L), SB203580 (10 μmol/L)+ rosiglitazone(10 μmol/L) for 2 hours followed b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stimulation. Protein expressions of p38, phuspho-p38 (p-p38)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p38 mRNA was examined by RT-PCR. Expression of c-fos and c-jun was observ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Results (1) EGF markedly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s of p38, p-p38, PCNA, c-fos anti c-ju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2) Compared with EGF treated group, rosiglitazon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38 activation and mRNA expression (P<0.01, respectively). Rosiglitazone, rosiglitazone+SB203580 coul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p-p38, PCNA, c-fos and c-jun expression (P<0.01,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3) GW9662 partially reversed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Conclusions Rosiglitazone can inhibit proliferation of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partially through down-regulating p38 activation and reducing c-fos, c-jun and PCNA expression. The above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is in part PPARγ-independcnt.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腰骶管其他疾病的漏诊和误诊原因,提出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996年3月至2001年10月157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现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发有腰骶管其他疾病,其中漏诊2例,误诊1例。结果6例患者均以腰椎间盘突出收入院,其中合并神经根脓肿者1例,合并神经鞘瘤者2例,合并骶管囊肿者3例。均经CT和MRI检查得以确诊(1例例外)。6例患者均在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的同时或以后,处理了并发的其他疾病。结论CT及MRI检查是正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并发腰骶管其他疾病的有力手段;同时处理突出的髓核和并发的其他疾病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 IL - 4和 IL - 10在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反应细胞为 BAL B/c小鼠脾淋巴细胞 ,刺激细胞为新西兰白兔血淋巴细胞 ,刺激抗原为兔骨上清液。采用经典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及骨上清液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作为异种骨移植的体外实验模型。在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IL - 4、IL - 10及两者联合应用 ,通过测定其 3H- Td R掺入率 ,观察不同细胞因子对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无论在细胞刺激组还是骨上清液刺激组 ,IL- 4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P<0 .0 0 1和 P<0 .0 5 ) ,IL- 10未表现出抑制作用 (P>0 .0 5 )。在两组 IL- 4和 IL - 10联合应用均产生比 IL - 4单独应用更为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P<0 .0 0 1和 P<0 .0 5 )。结论 IL - 4对由细胞或骨上清液刺激产生的淋巴细胞增殖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IL- 10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 ;IL- 4与 IL- 10联合应用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肺动脉分叉切面在诊断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5例AOPA,总结AOPA在该切面声像图特点,结合随访病理解剖和其他影像学复查情况与产前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例患儿中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弓(AOLPA)4例,右肺动脉异位起源主动脉弓(AORPA)1例,同时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2例,远端型4例,近端型1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弓的重要方法,三血管气管-肺动脉分叉切面有其特殊的声像图表现,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介绍第1跖列稳定联合第2-5跖骨头切除术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的手术方式并对中短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晚期RA前足畸形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88例;单足65例,双足32例;年龄36~67岁,平均54岁;病程6~32年,平均17年。所有病例存在严重的拇外翻同时合并第1跖跗关节不稳,第2-5跖趾关节脱位及僵硬。采用第1跖列稳定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对其进行治疗。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并采用JSSF(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Foot)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97例患者中失访5例(7足),平均随访37个月(6~52个月),其中1例术后1年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术前JSSF评分(33.2±8.2)分,末次随访时改善至(67.3±3.1)分(P<0.01);HVA由术前(50.0±11.8)°纠正至术后(21.2±3.2)°(P<0.01);IMA由术前(15.5±3.6)°纠正至术后(9.7±6.6)°(P<0.01)。发生跖趾关节骨不连4足;术后8~11月摄片发现第1楔骨内高密度改变3足;出现拇内侧切口延迟愈合9足;跖趾关节内固定感染2足;跖跗关节内固定感染1足;第2-5跖趾关节术后16足畸形复发。结论:晚期RA患者的前足病变涉及范围广,畸形严重。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Lapidus术式重建第1跖列的外形及稳定性,跖骨头切除术纠正第2-5跖趾关节畸形的方式重建前足疗效可靠。该术式适用于重度拇外翻合并IMA增大及第1跖跗关节不稳,同时存在第2-5跖趾关节僵硬性半脱位的患者。 相似文献